天天看点

他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东吴败笔,这究竟为何?

此人出身贫民,青年投军,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兵败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

因为战功显赫,位列江表十二虎臣,更是在演义中大败荆州军。一举夺取荆州。但却是江表十二虎臣的败笔,更是东吴的败笔。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潘璋。而说他是败笔的原因有哪些?真实历史中的潘璋又是什么样的形象?

他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东吴败笔,这究竟为何?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参加过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兵败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之战中,更是率兵三千,打着曹军旗号前往汉阳接应董袭,斩断曹操西北退路。汉阳之战更是力战徐晃数合不分胜负,后董袭攻取汉阳后随即断曹操西北退路,连斩曹魏战将三名。

迫使曹操改变退军方位路线。在合肥之战中,由于李典张辽趁东吴大军没有防备,率领八百勇士突袭东吴大营。众将没有防备,陈武力战杀数十人后力竭战死,宋谦、徐盛都不敌而溃败逃走。

他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东吴败笔,这究竟为何?

当时,潘璋就在宋谦、徐盛等军队的后面,便驰马向前,在马上斩杀宋谦、徐盛军中的二个逃兵,怒吼后退者死!士兵见此,原本往后退的败军看到这种情形,尽皆回到自己岗位戮力死战。

虽然最后都要撤退,但孙权仍十分赞许他,拜为偏将军,领有百校,屯于半州。而夷陵之战更是潘璋带兵作战更为孙权倚重的时候,因为此时,江表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 陈武 甘宁、凌统相继离世,东吴人才逐渐凋零。

而丁奉徐盛此时在北方边境严防曹魏。因此,西部边境能用的将才只有了了数人,而潘璋就是其中的主要将领。在三国演义中,潘璋设计诱杀老将黄忠。后于猇亭战败,投宿于民宿时见到关兴,逃走时为关羽显圣所吓倒,被关兴斩杀。

他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东吴败笔,这究竟为何?

当然这是演义杜撰的,而真实历史中。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人马不过几千人,但所到之处常常可以起到上万兵力的作用。因此在夷陵之战时,更是率领所部在陆逊火烧连营后突袭刘备中军大营,接连斩七名蜀将。

数合斩刘备中军护军冯习。差点生擒刘备。而冯习何许人也。是刘备的护军,曾在讨伐张鲁之战时接连斩张鲁上将三名。一度逼得张鲁高挂免战牌,夷陵之战前期更是大破江东宗室名将孙桓,而潘璋数合斩之,可见其勇。既然潘璋有如此战绩,又为何说他是江表十二虎臣败笔,东吴败笔呢?

他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立下汗马功劳,却成东吴败笔,这究竟为何?

原因就在于潘璋人品低劣,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富有的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但是却使得东吴将士怨声载道。潘璋的品行东吴文武百官都看在眼里但因为战功显赫没办法处罚。

终于潘璋死后,其儿子潘平因个性无赖,毫无成就,再加上潘璋生前也品行不端,因此朝臣将其子潘平剔除爵位继承,并流放远地。如此可见,即便是战功显赫的将军,品行不端依旧不被看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