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蛟河市通过“藏牛于户”和适度规模养殖两种模式,双轮驱动发展肉牛产业。他们在继续推进去年实施的分户饲养模式基础上,探索建立“2+2+2”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体系,打造“百头牛场、万头规模”肉牛产能增长区。
“2+2+2”体系就是,抓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肉牛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和基础母牛存栏量快速增加,促进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
去年,蛟河市在吉林地区率先利用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农户养殖基础母牛,推广“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肉牛发展模式,推行“12422”能繁母牛饲养体系,即每户利用好院内空间建设1间标准化圈舍,饲养2头能繁母牛,获得4万元免息贷款,年售2头商品牛,年收入2万元以上。
今年,蛟河市持续推广该模式,着力扩大基础母牛存栏量。目前,累计为3238户发放贷款1.29亿元,新增基础母牛6500头以上。预计到年底,可发放贷款近2亿元,新增基础母牛1万头以上,带动5000户肉牛养殖户整体增收1亿元以上。
同时,蛟河市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和建立合作社两种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全力打造肉牛产能增长区。
年初,他们针对蛟河市大部分耕地为基本农田、规划养殖用地稀缺的情况,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确定的非基本农田地块落位,核实出可利用土地103块,面积200多公顷,可作养殖用地。
有了养殖用地,蛟河市计划新建2个千头牛场和13个百头牛场。2个千头牛场——信霖牧业肉牛养殖基地和金星村肉牛养殖合作社均已开工建设。百头牛场开工了5个,剩余8个百头牛场正在进行土地备案、规划设计,预计年底前全部开工。
信霖牧业肉牛养殖项目,计划投资5500万元,一期占地3公顷,购买500头进口黑安格斯母牛;二期进行扩建,增加黑安格斯母牛数量,采取一个农场带动一个村庄模式,3年带动100户家庭农场。目前一期已经建成投产。
金星村肉牛养殖合作社项目,计划投资1300万元,占地4公顷,通过“繁殖+育肥”的方式饲养肉牛1000头,村民入股后通过分红方式获得收益。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牛舍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蛟河市已经与中矿联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肉牛养殖合作意向,建设高标准牛舍、引进智能化养殖设备、提升养殖技术,推动蛟河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预计到年底,蛟河市基础母牛存栏量可达到7.5万头,肉牛整体规模发展到18万头,出栏量实现6万头,产值达到12亿元。他们力争利用5年时间,让肉牛饲养量达到2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达到11.6万头,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蛟牛”品牌。
江城日报记者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