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蛴螬:主要是幼虫在地下危害,蛴螬地下啃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根茎,致使全株死亡,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措施:在蛴螬发生较重的地块,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和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各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克,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
防治韭蛆幼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500倍液、1.1%苦参碱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月一次。当田间发生幼虫危害时,结合浇水,每亩地随水追施碳酸氢铵15~20公斤,据说可杀灭幼虫。
韭菜韭蛆: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一般一年发生4代,分别发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成虫产卵于韭株周围的土缝或土块下,幼虫孵化后,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引起幼茎腐烂,使韭菜叶枯黄,至腐烂而死,严重者韭菜整株死亡。
韭菜跳盲蝽:成、若虫刺吸韭菜,产生白色至浅褐色斑点,严重的每平方米有虫近千头。致全株叶片变黄枯萎。防治方法: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隔6~8天喷1次,连喷2-3次。
韭菜黄叶病:发病初期,从叶尖、叶缘产生向中脉扩展,半个叶片(纵向)变黄或整叶变黄,后期病斑变成深黄色水渍状,逐渐坏死,造成整叶枯死。
韭菜疫病:叶片受害出现边缘不明显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可达一半(横向)以上。病部组织失水后缢缩,呈蜂腰状,叶片黄化萎蔫。叶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叶剥离。花茎受害产生褐色病斑,后期枯萎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