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avaWeb學習——會話跟蹤技術Cookie與Session(18)簡介CookieSession小結

簡介

會話:使用者打開浏覽器,通路Web資源,會話建立,直到有一方斷開連接配接,會話結束,在一次會話中可以包含多次請求和響應

會話跟蹤:一種維護浏覽器狀态的方法,伺服器需要識别多次請求是否來自同一浏覽器,以便在同一次會話多次請求間共享資料(例如登陸成功後展示的使用者名)

由于HTTP協定是無狀态的,每次浏覽器向伺服器送出請求時,伺服器都會将該請求視為新的請求,是以我們需要會話跟蹤技術來實作會話内的資料共享

實作方式:

用戶端會話跟蹤技術:Cookie

服務端會話跟蹤技術:Session

Cookie

Cookie:将部分資料儲存在用戶端,以後每次請求都攜帶Cookie資料進行通路

Cookie基本使用

發送Cookie與擷取Cookie

發送Cookie

以下兩步都是在servlet的do方法裡面

1,建立Cookie對象,設定資料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key”,”value”);

若Cookie要存儲中文,必須進行轉碼

String value = “張三”

value = URLEncoder.encode(value,”UTF-8”);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username”,value);

2,設定存活時間(可選)

預設情況下,當浏覽器關閉,Cookie随即被銷毀

cookie.setMaxAge(60*60*24*7)//存活一周

正數,到期自動删除;

負數,預設情況

零,删除對應Cookie

3,發送Cookie到用戶端:使用response對象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擷取Cookie

1,擷取用戶端所攜帶的所有Cookie,使用request對象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2,便利數組,擷取每一個cookie對象:for循環

for (Cookie cookie : cookies) {

String name = cookie.getName();

if(“username”.equals(name)){

String value = cookie.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name+“:”+value);

break;

}

}

3,使用Cookie對象方法擷取資料

cookie.getName();

cookie.getValue();

Session

Session基本使用

Session:服務端會話跟蹤技術,将資料庫儲存至服務端

JavaEE提供HttpSession接口,來實作一次會話的多次請求間資料共享功能

使用:

1,擷取Session對象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2,Session對象功能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Object o)

存儲資料到session域中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根據key,擷取值

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根據key,删除該鍵值對

Session的鈍化與活化

鈍化:在伺服器正常關閉後,Tomcat會自動将Session資料寫入硬碟的檔案中

活化:再次啟動伺服器後,從檔案中加載資料到Session中

是以,伺服器關掉也不影響session的消失與否

Session銷毀

預設情況下,無操作,30分鐘自動銷毀

<session-config>

<session-timeout>30</session-timeout>

</session-config>

調用Session對象的invalidate()方法

小結

cookie與session的差別

·存儲位置:Cookie是将資料存儲在用戶端,Session将資料存儲在服務端

·安全性:Cookie不安全,Session安全

·資料大小:Cooike最大3KB,Session大小無限制

·存儲時間:Cookie可以長期存儲,Session預設30分鐘

·伺服器性能:Cookie不占用伺服器資源,Session占用伺服器資源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可照现实,可照未来。以时间为轴,触摸历史肌理,与每一个平凡而不凡的一天惊喜相遇,红网推出【衡州·日记本】系列,记录衡阳历史上的今天,希望与你来一场与历史的邂逅,看看时间长河流过衡州大地的风物馆藏。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红网时刻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矗立江边。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朝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今日一看,仍古朴典雅。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朝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今日仍古朴典雅。

76年前,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这成为衡阳市民心中的一大憾事。

14年前,数以千计的市民联名给衡阳市委、市政府写信,要求重修石鼓书院。

2006年的今天,衡阳市委、市政府召开重修石鼓书院动员大会,石鼓书院重修工程正式启动。

今天,记者游赏石鼓书院,一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古韵雄姿。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石鼓书院仿照清朝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几立江中,蔚为壮观。在期间行走,依稀可见当时学者大儒神采飞扬地讲课、莘莘学子聚精会神聆听的情景。

广场上,紫花鸢尾,矮杆红花美人蕉等一批色彩明快的花草,拼绣出独具风格的园林绿化景点,用“美颜”春色惊艳市民。

目前,全国上下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为确保游客安全,核心景区对游客进行定点或随机体温测量,并要求游客配戴口罩、凭身份证实名制登记。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依次可游览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就是禹碑亭。

石鼓书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是中国四大书院中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和湖湘文化发祥地,石鼓书院鼎盛数千年,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比较高的地位。

14年前的4月16日,石鼓书院正式启动重修

石鼓书院一景——大观楼。

石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讲学风气甚浓。历代名师大儒,都相继来这里登台传道,使石鼓成为远至京师近至衡永郴桂道士子们向往和云集的学府,成为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讲学式”书院的楷模,对湖湘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中国一所最古老的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石鼓书院所造就的人才之多,实在是难以计数。

清乾隆衡阳县令陶易写有《石鼓书院》一诗,描绘了“英才荟萃”的景象,诗曰:“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一经开。”

王船山、李国相、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等高风亮节、博学多才者也出自石鼓书院。

像这样的栋梁之才,还有大清中兴名臣彭玉麟、衡阳第一个传胪彭述等,他们都是从石鼓书院走向中国大舞台,“各领风骚数百年”。

石鼓书院文化深厚,非简单介绍就可以描述尽的,要真正的了解石鼓书院,还要翻阅大量史料记载、典籍,才能加深对石鼓书院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船山故里,依旧国学飘香。

2010年以来,衡阳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优势,依托千年石鼓书院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创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先后邀请了余秋雨、于丹、纪连海、陈晋、梁文道、刘和平、唐浩明、王跃文等嘉宾论道解惑。

仿佛是石鼓书院重开“山门”,设坛讲学,世人得以再度同享文化盛宴。

千年时间流逝,湘江、蒸水、耒水三江水流至今奔流不息,千年石鼓,依旧宏亮发声。

此外,

1889年的这一天,喜剧大师卓别林诞辰;

1948年的这一天,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50年的这一天,解放海南岛战役开始;

1995年的这一天,新闻教育家顾执中逝世;

......

鸣谢:衡阳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