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紫贝赤稻 荒地上稻花香

紫贝赤稻 荒地上稻花香
紫贝赤稻 荒地上稻花香

大米和紫甲虫大米。摄影:李佳飞

紫贝赤稻 荒地上稻花香

收获紫甲虫米饭的乐趣。海南日报记者 袁伟

紫贝赤稻 荒地上稻花香

收获紫甲虫米饭。海南日报记者 袁伟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居世界第一。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对米饭并不陌生和新鲜。不过,在文昌市金山镇罗豆屋里,有一种叫"紫甲虫米"的谷物,看起来有点不一样,民间看上去像宝,通常的价格是普通米的几十倍。

是什么让它如此不同?

日前,记者来到文昌市金山镇,一探究竟。

数千年的民间栽培

雪已经过去,北方已经进入冬季,但南国椰子村的田地还是绿色的,刚刚收获的稻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农家院子里干金黄大米,收割农民笑得不能闭嘴,虽然水稻产量不高,但当地珍稀红米市场很好,价格逐年上涨。

紫米,在当地民间又称"虱子米",是一种自然生长的野生红米,颗粒小,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们喜欢对待药材一样重视它们,代代相传,延续到今天。

关于虱子水稻的成因,当地农民不能说,只知道金山、洛斗、三江的零星分布,据说在当地已经生长繁殖了1600多年。

康熙清代《文昌县志》有相关记载,称:"大米有大米、大米两种。白色的性是柔软的,红色的性是甜蜜的。"当地人认为这里的"红人"是指紫米,因为贝壳的颗粒是红色的,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产量非常低的野生红稻种子尚未得到广泛种植。但其药用价值早已被发现,有村民告诉记者,当地体弱多病,经常听从老人的建议,发现这种野生红米,长期食用可以改善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天然有机健康大米

红米又称糙米,相比普通的白米,米粒小,口感硬,不如白米软,但米饭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红米的健康价值。

2015年,一直在河南郑州工作的陆芳回到家乡金山,发现了红米。当时,受超强台风"卫家"的冲击,文昌金山、罗豆、翁达地区被海水淹没,数万亩的好田因盐碱化而荒废。为了振兴这片土地,陆芳决定和妻子一起回国创业,从改良土壤开始,引导当地农民开垦和种植紫甲虫水稻。

他们四处寻找并采集了这种野生稻的种子,从3亩试验场开始,慢慢探索紫甲虫水稻的最佳生长环境,同时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1万亩盐渍地土壤改良项目,注册成立海南億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为了找出野生红米的营养成分,毅公司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当地红米进行检测,发现它富含钾、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还有20多种氨基酸,健康价值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是谷物同源的天然药类食品。

"我的家乡有这么好的大米,为什么不去挖掘推广呢?"陆芳说,放弃了城市白领的工作,决定回国创业,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现在,他们已经分散在原来的紫稻中,将种植面积扩大到近3000亩,实现了紫稻种植的规模。

为了保证紫甲虫水稻的营养成分,陆芳坚持古老的种植方法,在改良当地土壤的基础上,减少人工干预,充分发挥其原有的抗盐碱、抗虫、抗病特性,种植过程中不使用肥料和农药,甚至很少使用天然肥料, 水稻一年只有两季,稻田在休耕期使用稻梗回填,以休息和休养。

盐碱地已恢复生机

53岁的村民吴庆光一直闲置在家,收入微薄,近年来与陆芳的公司一起种植紫米,越来越有动力。

"野生红米从未如此受欢迎!"吴庆光告诉记者,虽然紫米产量很低,平均亩只有两百斤,但一斤可以卖到100元,是普通大米的几十倍。

为了促进更多农民从辐射中受益,亿亿公司除了开垦标准化养殖种植基地外,还建设了文昌沂红米产业园,发展蒸米饭、婴儿米粉、米糠冲泡、方便大米等深加工,围绕农业生产、仓储等社会服务, 物流、电子商务,推动一两三生产一体化,初步构建了"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近日,在海南省政府公布的《2020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录》中,文昌奕红稻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春秋晚,来到金山,都能看到这里起伏的稻波,无论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都不再是咸咸的土地。"吴庆光高兴地说。

傍晚,走在乡下稻田旁的小路上,看到不远处几个勤劳的农民的身影,静谧的村庄,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让人仿佛嗅到了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产业交融的氛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人们期待。

来源:海南新浪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