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具盲盒是惊喜还是陷阱 记者调查文具盲盒营销套路

来源:法治日报 - 法律网

目前,许多商场和中小学门文具店都有各种文具盲盒出售,价格通常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其中,部分文具盲箱有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手提商品与宣传不匹配、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

盲盒的中奖率或其他对购买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应在盲盒的介绍和宣传中表达出来。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盲箱市场操作秩序,打击文具盲箱违法经营行为。对于盲箱浑水鱼带来的售后问题,相关部门、反保护维权组织应主动介入,发挥积极作用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文具盲盒时要小心谨慎,检查产品是否标有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并妥善保管消费券,以便对后续质量问题负责。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清楚文具不是玩具,文具的购买应该是满足实际学习的导向,而不是与同学比较

□ 张守坤,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 陈磊,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上学一个月后,北京海淀区的家长张璀发现,二年级的孩子越来越"爱学习"——多次要求家长用零花钱买文具。张后来才知道,孩子正在买现在流行的文具盲盒,周围很多学生都在买和收藏。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商场和中小学门口文具店都有各种文具盲盒出售,其中有的印有各种图案的盲盒笔物品,有的就是基于此,尺子、笔袋等文具组合而成的文具盲盒袋, 价格一般几元到几十元。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店主告诉记者,盲袋里一件单件商品的价格加起来比一件买一件便宜得多。但有家长反映,内容物不值卖价,有的是"三不"产品质量很差,而且重复率高,买完全是浪费钱。社会上对文具盲盒的态度也褒贬不一。

文具盲盒是惊喜还是陷阱?

重复购买隐藏资金

价格不一定物有所值

"我买了很多次,这个系列还没收起来","老板,我要最后一支笔的第五行,这次肯定会抽到藏钱""我也要那一个右下角,买前已经抽了两次藏钱"......9月,几名新生在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的一家文具店里讨论。

记者发现,文具店门前位置显眼的全系列文具盲箱、著名名侦探柯南、航海之王、奥特曼等人气儿童动画人物,被印在文具盲盒的包装上。此外,还印有大大小小的问号和"惊喜开门"等字样。盲盒笔的价格是5元到10元,文具盲袋的价格是10元到35元。

"当然,它卖得很好,卖得不好,谁会得到那么多。当被问及文具盲盒的销售情况时,一位文具店老板王女士告诉记者,"每天给店员们没完没了,一盒36个盲文盒的笔立即售罄。30元盲袋剩1个,要我卖给你25元。"

除了校门,大大小小的商店和网上商店都不缺文具盲盒的身影。记者在一个购物平台上以"文具盲盒"为关键词搜索,该平台显示,多家门店月销售额已超过一千家。社交平台上也有许多博主的信纸盲盒开箱视频。盲盒的价格因地而异,也有几十元到100多元的"高价"文具盲袋。

文具盲盒以低廉的价格、流行的IP模式,成为今年学季的新宠。这些盲盒真的像许多店主宣传的那样"物有所值"吗?记者买了一个30元的盲袋,里面打开有一个笔袋、一个笔记本、一套尺子、2个便利贴纸和小玩具,而这些产品在店里以非盲盒的形式购买,其实只要20元左右。

安徽省济州市一年级学生的家长王女士向记者抱怨说,她的孩子们知道,买一整箱的盲箱笔就能合齐一套,开学后不到一个月就买了两整箱一共50支笔, 只是没用完,并说商家出来后就新款买。王女士不得不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据江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乐琪介绍,文具百叶窗吸引孩子不是因为便宜,更不是因为往往便宜。孩子们购买盲盒笔不仅仅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了拼凑一套,很多孩子往往会反复购买同一个文具盲盒,导致不理性消费。

采取盲盒营销的形式

三无文具不分青红皂白收费

当我提取隐藏的钱时,我需要购买多少个盲盒?对于这个问题,不仅经常买盲盒的人说不出来,连卖家自己也不清楚。

记者在网上咨询了一位品牌文具盲盒客服了解到,一般来说,如果买一整盒,一定能收一套,但是没有藏钱靠运气,有的顾客买了几个就抽出藏钱,有的顾客买3盒不一定抽。而记者咨询了这支盲盒笔,网上折扣价为24150元。

那么,文具盲盒应该公布聚在一起还是掏出藏钱的概率呢?

杜乐琪认为,目前商家采取盲盒营销的形式,虽然保密为卖点,但文具盲盒、宠物盲盒、玩具盲盒等本质上都是商品。因此,经营者以盲箱、彩票式有奖销售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促销行为管理条例暂行规定》中关于有奖销售的有关规定,公布相应彩票的概率。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教授任超认为,盲盒的销售应参照获奖销售规范,被认定为获奖销售。"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促销行为规范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获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为销售商品或获得竞争优势,包括抽奖、奖金等有奖销售等,向消费者提供奖金、物品或其他利益的行为。抽奖式中标销售是指经营者抽签、摇杆、游戏等方法具有偶然性或不确定性,判断消费者是否中奖的销售行为,盲盒销售方式类似。"任超说。

任超认为,以西装形式销售文具盲盒时,应遵守上述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促销、销售行为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真实准确地告知消费者盲盒娃娃的物质信息、标准和隐藏类型、数量或概率, 不得有欺骗性的销售行为。

在天津市河东区襄阳楼街的一家文具店里,记者看到一个盲袋,上面只印着"盲盒文具"字样。

"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感觉就像有一个笔袋,一个线圈书,还有运气。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他从正规渠道进来的,至于上面为什么没有其他迹象他不清楚。

当记者在店里买了两支10元的盲盒笔时,老板说:"10元盲盒笔质量不错。之前我打开两支5元的盲盒笔,供孩子根本无法使用,写了半天断了。"

但这家店叫质量好的盲盒笔,记者在公开场合发现,上面印刷的动画图案之一与包装完全不一致,原本可爱的动画人物因为印刷问题。

任超说,隐藏在盲盒中,"三不"文具既没有厂家的名字,也没有标签的材料成分,消费者无法判断产品中所含的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些产品更容易出现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过标准。此外,文具盲箱还有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手提商品与宣传不匹配、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

杜乐琪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知道盲箱中货物的具体情况,这就给了生产经营者在暗箱空间内操作,比如使用盲箱清点库存、处理残渣等。

"虽然盲盒销售对产品款式等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有关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如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使用、安全警示等,操作人员应充分告知,确保真相全面,不作虚假、夸大或误导性的宣传。杜说,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义务,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此外,经营者通过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盲箱销售文具,还可能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迫切需要规范市场秩序

压实企业的主要责任

为进一步规范盲盒市场运行秩序,打击文具盲箱非法经营,维护未成年人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自今年秋开学以来,许多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文具盲盒专项整改活动。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文具盲箱的销售情况进行专项整改。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销售商签订了《文具盲盒销售承诺书》,进一步规范文具盲箱经营行为。该承诺称,商家将向购买"文具百叶窗盒"的儿童发出消费者警报,以指导他们购买常规文具。

9月7日,河北省市场监督局发布《关于文具盲盒专项检查的通知》,决定在全市组织文具盲盒市场半个月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文具盲盒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文具盲盒的行为, 建立联合惩戒机制,从多个角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及时释放文具盲箱消费风险。

杜乐奇表示,盲箱本质上是一种营销商品的新方式,相关部门的监管应重点关注内置商品的生产、安全等产品质量信息标识,依法监管盲箱经营者和网上交易平台。盲箱中奖率或其他对购买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应在盲箱的介绍和宣传中明确说明,并公布盲箱中奖率的最低标准。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要联合管理,针对浑水鱼盲箱带来的售后问题,有关部门、反保护权利组织应主动介入,积极采取行动。

与一些父母不同,上海浦东的家长崔辉对孩子对文具盲盒的偏好并不感到头疼。"这就像小时候收集一张小浣熊卡,只是形式不同。我和我的孩子达成协议,当她完成学习作业,或者帮助她的父母做家务时,她可以有机会买一个文具盲盒,但不能更多。孩子们也知道文具盲盒是卖包装和款式的,普通文具也不例外。孩子的母亲通常更喜欢盲盒娃娃,他们既能理性地对待这一点,又能增强他们的关系。"

如何选择盲箱,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今年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儿童盲盒消费小贴士》,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购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文具盲箱时要小心谨慎,注意检查商品是否标有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储存条件、安全警示、价格、"三袋"等关键信息,并保留好消费者凭证,以便跟进质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清楚的是,文具不是玩具,文具的购买应该是满足实际学习的导向,而不是与同学比较。

"不可否认,文具盲盒和其他盲盒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繁荣,"杜先生说。要解决文具盲箱带来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除了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外,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尤为重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