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世界传奇女高音伊迪塔·格鲁贝罗娃于10月18日在瑞士苏黎世去世,享年74岁。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在10月19日凌晨的官方微博上致敬,称:"2019年10月,当新冠疫情尚未到来时,我们齐聚格鲁贝罗娃的歌声,拉开了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序幕。格鲁贝罗娃大师,给每一位观众留下惊喜和震撼。今天,我们向格鲁贝罗娃大师说再见,并祝愿她在天堂平安!"

捷克女高音伊迪塔·格鲁贝罗娃于1946年出生于今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1968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后,格鲁贝罗娃有机会演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是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邀请下登台演出。1974年,格鲁贝罗娃受指挥家卡拉扬的邀请,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这是她在萨尔茨堡的舞台上首次亮相,那是在莫扎特的《魔笛》中演出之后。卡拉扬称赞格鲁贝罗娃的精彩表演,尤其是她普通华丽的女高音所没有的音量和爆发力。从那时起,她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家卡尔·博姆(Carl Bohm)合作,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那里她在纳索斯岛的歌剧《阿里阿德涅》(Ariadne)中扮演泽比内塔。"
从那时起,她出现在世界级的舞台上,如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经常与卡拉扬,索尔蒂,卡尔·博姆,希丁克,卡洛斯·克莱伯,阿尔巴多,穆蒂,詹姆斯·莱文和小泽等指挥家合作。作为一名花腔女高音,格鲁贝罗娃的音色圆润而轻盈,从莫扎特歌剧《后宫逃生》和《唐璜》到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到《手拉》、《茶花女郎》等威尔第经典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都曾被格鲁贝罗娃成功挑战。
2019年3月,格鲁贝罗娃在慕尼黑以"Robert Defro"结束了她的歌剧生涯,观众们以50分钟的闭幕式向这位传奇歌手致敬。但格鲁贝罗娃的艺术生活依然闪耀,她依然保持着高密度的演唱会表演,向爱她的观众演唱。
格鲁贝罗娃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在中国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会,并与北京国际音乐节合作良好。2019年,格鲁贝罗娃首次来到北京,在第2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上演唱了《拉姆莫尔的露琪亚》、《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村里的琳达》、《茶花姑娘》等经典歌剧的咏叹调。在所有曲目都唱完后,格鲁贝罗娃四次回到球场欢呼,"好美茉莉"《蝙蝠》选段"笑歌"一次又一次地点亮了现场,最后一首又回到了现场,格鲁贝罗娃向歌迷们致敬,她动人的嗓音深深地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
图片/北京国际音乐节
温/北京青年报 记者 田万轩
编辑/崔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