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南召县云阳镇立足镇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咬定青山不放松,常年念好辛夷经”的产业思路,按照“特而强”的标准,大力发展以辛夷、山茱萸、杜仲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筑牢绿色发展之基,夯实富民强镇基础。至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年产值2.6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增彩。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日前,记者在云阳镇玉兰国际花木城看到,一株株盆景玉兰长势喜人。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玉兰除草、修枝,与普通玉兰树相比,这些矮化的盆栽玉兰小巧精致、惹人喜爱。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南召新旺玉兰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岩说:“截至目前,种植规模已突破五十余万株,产品更是远销上海、北京、新疆、海南、广州等省份,今年企业与上海民盟、上海园林绿化研究所实现战略合作,成为上海市花的唯一销售提供商,今年三月份更是与上海浦西区政府合作,举办了首届上海白玉兰节,仅节会期间就实现盆景销售五万余盆,销售收入一千二百余万元,实现利润三百余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和种植信心。”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云阳镇按照“建设基地,集中开发,连片种植,规模发展,壮大支柱,叫响品牌”的总体思路,全镇划分为北部辛夷发展区、东南部苗木花卉种植区、中东部品种桃培育区和中部玉兰繁育区。建成以东花园、西花园、李楼等13个村为主的辛夷精品种植基地,以唐庄等村为主的品种桃培育基地,以山头、朱坪、白行等7个村为主的苗木繁育基地,发展辛夷3.2万亩、品种桃8000余亩、玉兰2.8万亩、连翘等其它中药村1万亩。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该镇实施“生态优先、企业带动、利益共享、联农增收”新模式,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联合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连接成完整的产业经营闭环,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目前,全镇3.3万人依托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人均年增收达到8000-15000元,收入比重占家庭纯收入的80%以上。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实施‘生态优先、企业带动、利益共享、联农增收’新模式,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联合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连接成完整的产业经营闭环,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目前,全村一千八百余人依托苗木花卉、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人均年增收达到了8000-15000元,收入比重占家庭纯收入的 80%以上。”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云阳镇以辛夷基地、生态园区建设为载体,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中药体验等业态聚合起来,投入资金2900万元,着力建设东花园、西花园康养基地、唐庄万亩优质桃种植基地,高起点规划扩建玉兰生态园、国际花木城等特色玉兰生态示范园,依托国省道和乡村主干道打造百公里玉兰生态长廊,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

南召县云阳镇镇长彭帅表示:“下一步,云阳镇将继续发挥优势,创新机制,强化举措,着力完善‘四个平台’,持续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加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合作,完善中药材产品供应平台,构建长期稳定、优质可溯的辛夷、连翘等中药材供应体系。同时,完善交易平台。与安徽昊森药业合作,推进中药材仓储交易市场建设,在云阳镇南区规划占地100 亩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合理进行区域化布局,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化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逐步建成商品集散、信息汇聚、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伏牛山区中药材产业集群和交易集散地。”

全媒体记者:谢宛真 孙胜笛

南召县云阳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全力打造“辛夷之乡”“玉兰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