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时光流转,19世纪欧洲的人们对“东方”这个广泛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视之为从摩洛哥到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代名词,这片土地沉淀着多样的文明,与欧洲的兴盛相比,这些东方文明显得更为古老和落后。人们曾以有生命的方式来看待文明的兴衰,仿佛它们也有着生命的轨迹,经历着成长、繁荣、衰败。而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理解。
“中间期”被认为是历史的平淡阶段,似乎没有值得记述的事件。然而,在这段所谓平淡无奇的历史中,却有着埃及历史上重要的转折。这一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国家的形成需要稳定的人口和疆域,以及土地的合法统治者。于是,埃及历史被划分,起始于公元前8世纪,经历了漫长的间断。来自苏丹的库什人战胜了来自伊拉克的亚述军队,夺取了对埃及的控制权。接着,来自库什王国、亚述王国和古波斯帝国的国王相继统治埃及。这段时期,曾有声称自己是地道“埃及人”的反抗者短暂夺取政权,试图恢复古埃及法老的血脉。
公元前332年,拿破仑心中的偶像亚历山大大帝率军远征波斯和埃及。那时的埃及已成为古波斯帝国的卫星国,中央政府几乎成了傀儡。土著埃及人迎接亚历山大大帝的到来,加入希腊化的马其顿大军,反抗波斯帝国的统治。埃及由此进入托勒密王朝时代,标志着这片土地上新的统治者崛起,罗马人也在后来将埃及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时期被看作是埃及历史的“中断时期”,然而,它实质上是古埃及文化融合与延续的时代。
在古代,人类文明从未停止过交融。19世纪的历史学家尝试通过地理区域和特定特征来划分不同人群和民族。然而,这种划分方式充满偏见,影响了对世界的看法。人类文明的定义不应局限于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文明在规模、生活方式上都有差异。历史学家们曾将人类文明的发展看作一种线性进化,然而事实上,不同阶段的文明可能共存,且历史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直线。文明的兴衰,交融与共同记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
古埃及的文明源远流长,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在奈加代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他发现了古基墓地,揭示了早期埃及社会的复杂结构。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艺术也随之调整,彩陶和调色板被新的艺术风格所取代。至此,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崛起,拉开了埃及古代王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