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旅顺船坞建厂140周年,4年前我曾发文赞颂袁保龄——旅顺的一座丰碑.。在140周年厂庆前夕,旧文略加修改重发,以示纪念。
两次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大清帝国的一统江山
为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
李鸿章奏请朝廷在旅顺建北洋海军基地
一座寂静的小渔村翻开了近代化的一页
建港之初
县令陆尔发第一任建港官员
昏庸无能瞎指挥问题堆积如山
李鸿章让其走人
第二任建港官员黄瑞兰
此人专横跋扈管理混乱激起民怨
弄虚作假从中牟利工程质量不过关
李鸿章将其撤换
周馥保举直隶候补道员袁保龄出山
临危受命出任旅顺港务总办军政一身兼
袁保龄获李鸿章点赞
"诸习戎械,博通经济,才具勤敏"的人选
袁保龄((1841~1889)
袁保龄初登白玉山
面对黄海
起伏的山峦
发出由衷的赞叹
万派朝宗,会归海若
两山排闼,形胜天然
这里进可战,退可守
西策津沽,北顾辽沈
这里是修建北洋水师基地的绝佳首选。
袁保龄上任伊始锐意改革
精兵简政裁减冗员
四百多个混饭吃的庸才被砸了饭碗
启用谙熟技术人员克难攻关
海防工程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883年夏天闷热少雨
塘澳中淤泥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袁保龄广办药材,煎熬成汤
招募医师为工人体检
黄瑞兰偷工减料坝底胶泥未曾挖净
豆腐渣工程坝体渗漏下陷
1883年10月28日
连日雷雨潮水大涨狂风巨澜
大坝两处裂缝塌陷
如不及时抢修整个大坝将毁于一旦
袁保龄率领工程局人员和民工奋力抢险
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他扔掉官帽,挽起官袍
泥里水里奋战在第一线
危难之际向驻军部队求援
提督宋庆派毅军3营
总兵王永胜派所部护军营1营3哨参与抢险会战
重新加固后的大坝经历住狂风巨浪的考验
袁保龄在大坝上奋战了40天
那道坚固的拦海大坝至今横亘在东澳边
“砖石之争”场面(绘画)
建港修坞聘请英、德、法工程技术人员
洋人个个都很傲慢
袁保龄与他们打交道,小事不纠缠,大事严把关
德国工程师德威主张建坞用泥土烧制的红砖
袁保龄坚持用山东石岛产的红色花岗岩
双方争执不下进行烧砖实验
德国工艺制成红砖吃水量远远超过国产的青砖
百分之二十的吃水量
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海水浸泡腐烂
投巨资修建的船坞就会变成泥潭
袁保龄的主张获得外国科学家的支持
4个月的坚持不退让
才有坚固如初的大坞百年红色烂漫
4个月的坚持不退让
才有百年大坞继续为海军建设做贡献
坚固如初的旅顺大坞
袁保龄秉公办事
合理处理前任工程局与当地业主在用地方面的争议
如数退还前任拖欠老百姓的钱款
他重视教育兴办学堂
现代化的教育取代几家私塾馆
他关心百姓生活
带领当地百姓种植桑树
自费教民养蚕
促进旅顺民众开化和经济发展
袁保龄主持港务局四五年
修炮台、固大坝、建工厂、造码头、开电报局、办医院、、、、、、
第一期工程全面完工
东方第一港蔚为壮观
由袁保龄禀请设立的旅顺水雷营
此时
袁保龄再度登上白玉上写下了白玉山行宫联
创四千年未有之规,愿成渤海屏藩,留都堂奥
环九万里无远弗届,漫谈昆明池水,汉武旌旗
纵观军港东西两岸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炮威将严。
袁保龄信笔写下黄金山炮台联
大海澜回,忆从前唐战辽征,往昔英雄垂信史;
高山天作,愿此后镐京丰水,中兴日月丽神州
假如你有机会站在黄金山上
高声朗诵袁保龄留下的联子
你会感受到
字字血,句句情,撼天地,壮河山
甲午战争前的旅顺港
为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建立北洋海军基地
袁保龄心力交瘁披肝沥胆
殚精竭虑夙夜忧叹
积劳成疾中风不起
他在病危中未能全面竣工深感遗憾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他向李鸿章建议
旅顺船坞对外招标
开启了国际招商的第一篇
1884年,
李鸿章看到海防营务建设成果,
赞赏道:"旅顺炮台营垒坚固可守,全赖保龄督饬之力"。
1886年4月,
醇亲王奕譞亲阅旅顺口,
认为旅顺口海防布置合宜,保龄尤为得力、、、、、、
病榻上袁保龄写下了一首诗
上相贤劳教水师,支离空复望旌旗。
愿言求艾七年病,好友徹桑三月时。
犹有贾生忧国泪,敢忘祖逖渡江辞。
丈夫未死龙泉在,他日终当斩郅支。
吟诵袁保龄的病中诗
我们感受到了
旅顺军港没有彻底竣工而自己病倒心有不甘
他告诫我们
寻找富国强兵的良药必须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要仿效古人
为国忧虑中流击楫誓死也要收复国土的决心
他希望后来者
要以坚固的旅顺军港来抵御侵略者保卫大清江山
就在旅顺海军基地竣工的前一年
光绪十五年七月二十日(1889年8月16日)
袁保龄病卒于旅顺任所终年48岁
经袁保龄手修港建坞的白银数百万
他严格管控精打细算
他正直无私克己奉公
没有中饱私囊一分公款
身后敛葬皆当世明达助济
腐败的政府尚有这样一位自律的清官
这样当今的贪官应感到汗颜
为褒奖东方第一军港建设者——袁保龄
朝廷赏赐国葬
光绪皇帝谕赐祭文
追授其“内阁学士”的职衔
他的生平事迹公开表彰列入国史列传
袁保龄5世孙袁启程夫妇来船坞敬献花篮
一座城市的历史需要传承,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
在旅顺口这片土地上碑塔林立
但找不到建港修坞第一功臣袁保龄的一块小小的石片
在我们自筹资金呼吁为袁保龄塑像时
有人竟然打听袁保龄是工厂哪个车间
有人在查询一个清政府官员身上有无污点
甚至有人竟然质疑他不是中共党员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愚昧
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痛心的遗憾
谁能相信
去北京故宫博物院,
查阅清史档案
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张袁保龄的单人照片
只有一张集体合影
他站在后排最左边没有睁眼
我们看到的单人照片那是运用了高科技手段
我们看到的塑像那双眼综合了袁氏近亲的方方面面
也许他是太忙了
忙得没有时间拍照留念
也许他是太累了
累得无力睁开双眼
后排左一为袁保龄
弘扬袁保龄精神
深圳晚报发文——旅顺欠袁保龄一座碑
军旅作家陈明福在《沧桑旅顺口》一书中
为袁保龄塑像呐喊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
在旅顺军港坝沿或船坞边
袁保龄手持建港蓝图的高大塑像
巍巍然矗立在海天之间
弘扬袁保龄精神
在旅顺这块土地上
我们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去续写旅顺建设的新诗篇
姜广祥塑造的袁保龄塑像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