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看到野蛮人复活了!
2023年了,居然还有人拿低俗当有趣,热衷婚闹那一套。
9月20日,山东青岛两名伴娘刚下车,瞬间被一群男人提着灭火器狂喷。
女孩被拽倒在地哭喊惨叫,闹事者却嬉笑着高喊:“快来,快来!”
,时长00:15
视频中女孩们披着的雨衣被撕坏,浑身湿透,沾满泡沫,狼狈不堪。
据说最后是围观群众看不下去,伸手扶起伴娘才报的警。
肇事者的回应倒很轻松:
“闹着玩嘛,之前说好了,已经洗干净没事了。”
干粉灭火器的粉末接触皮肤,会因为一定的腐蚀性导致皮肤发痒。如果直接喷进眼睛里,可能会引起眼表结膜、角膜烧伤,甚至失明。
吸入喷出的粉尘,会引起肺部损伤,严重的话还可能造成窒息死亡。
能用“闹着玩”轻飘飘一笔带过吗?
以婚闹为幌子的犯罪行为,就应该按照故意伤害报警处理。
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法医刘良分享过一组数据。
恶俗的婚闹形式按频次从高往低排,分别是:
被绑、被辱打、扮丑、被游街、被摸、被迫裸体、玩低俗游戏。
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一搜一大把。
这个月月初,河南开封一婚闹现场,让人幻视古代游街示众。
新郎光着膀子被铁链捆在树上,身上刷满了油漆、辣椒油。一大桶臭豆腐混着酱油、鱼籽、鱼泡从头往下浇。还有人往新郎身上贴粘鼠贴,抱着西瓜狠狠朝头砸。
,时长00:14
今年年初,山东临沂兰陵县一对新人在村里举行婚礼。
多名婚闹者一拥而上叠罗汉,把新娘骑在身下。新娘被喷得满头白沫,在反抗中被粗暴拉扯,又人左右挟持、强行按头拜堂。
,时长00:11
网友辣评:什么原始部落?野人见了都得绕道走。
很多人应该对“包贝尔柳岩事件”还有印象。
2016年包贝尔在巴厘岛补办婚礼,伴郎团临时起意“闹伴娘”。
杜海涛、韩庚、王祖蓝等人把柳岩抬手抬脚,无视她的挣扎求救,准备把她扔进水池。
身着浅色低胸裙装,一旦湿身会是什么场面,成年人都心知肚明。
好在贾玲出面阻止,推开伴郎团,拦坐在柳岩和泳池中,成了根结实的“救命稻草”。
当年的舆论风向跟今天可不一样,事情爆出后,反而是柳岩被骂得最惨。
网友攻击她爱炒作、没下限,圈内部分好友疏远她,事业发展也因此事受阻。
王思聪更是直接点名,说她“没脑子,得罪一帮人”。
最荒诞的是,这事最后以受害者柳岩出面道歉收尾。
事情过去好几年,柳岩还困在“自证陷阱”里,不得不赌咒发毒誓:
“我如果有拿别人婚礼进行炒作,就不得好死。”
最近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也有关于“婚闹”的讨论。
节目嘉宾王睡睡和张硕是高中同桌、大学同校,毕业至今婚龄三年。
办了婚礼,也过着夫妻生活,却一直没有领结婚证。
因为女方心里有根刺:婚礼上男方伴郎对伴娘“婚闹”。
伴娘曾在婚礼前提出过担忧,王睡睡还承诺了一定不会出现婚闹。
结果伴郎团却对伴娘实施性骚扰,把婚礼闹得很不愉快。
王睡睡要求当事人道歉,碍于情面的张硕拒绝了,选择自己代替兄弟们向女生道歉。
一个人在婚闹事件中的立场,能一定程度反映他的三观。
夫妻二人的矛盾就在于:
一个想的是直面问题,勇敢割席。
一个想的是回避矛盾,维护表面和平。
王睡睡嘴上功夫了得,每次为这事争吵都单方面猛烈输出,怼的张硕哑口无言。
有网友说她犀利的讲话风格跟第二季的张婉婷很像,好奇这俩要是打起来,谁更强一点。
结果张婉婷主动跳出来认领“强者”称号:
“如果换成我,他兄弟早被我踢成废物了,婚礼就在派出所办。”
李艾也发微博评论了这件事:
敢闹伴娘,其实就是没把你当朋友。
他们不知道调戏伴娘不对?敢在老板的婚礼上调戏伴娘吗?
听到婚闹,正常人该有的反应be like:
黄执中:“给他一巴掌!”
而张硕和王睡睡两个人对这件事的反应,其实都有点不正常。
张硕没在事发当下出面指责那帮朋友,可能是三观不正,或者是懦弱、不擅长表达。
王睡睡也很矛盾,一边强调这事突破了自己的底线,一边又和张硕好了这么多年。
如果原则和底线充满弹性,那强烈的“正义感”也必然显得别扭。
所以在橘看来,这对夫妻的区别,有,但不多。
受害的伴娘当初没得到保护和道歉,现在节目播出,还要背负“破坏人家婚礼”的道德压力。
婚闹这事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汉代婚丧礼俗考》记载:
“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
古代的婚嫁制度,都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洞房花烛夜之前可能都没见过面。
为了打破尴尬的局面,就会通过一些游戏增进互动,让气氛喜庆热闹一点。
现代婚姻早就脱离了盲婚哑嫁的境况,但“婚闹”却延续至今,从习俗沦为恶俗。
赵丽颖的《幸福到万家》中也有婚闹情节。
何幸福成亲当日妹妹何幸运来送亲,结果喜事变成了灾难。
万传家拉着一群人堵门、按人,上手扒了何幸运的衣服,摸她大腿。
何幸福为了保护妹妹,动手打了万传家,还想为妹妹讨个说法。
结果婆婆劝她息事宁人,人家闹喜是给面子。↓
公公说她小题大做,怪她得罪了书记的儿子。↓
受害者的男朋友,第一反应不是同情和关心女友,而是质问:
为什么不闹别人就闹你?↓
办事的民警也不把婚闹当回事,“人家愿意闹你说明你人缘好”。↓
周边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既真实又令人窒息。
也揭露了婚闹让人尴尬不适,一直被大众吐槽,却又无法被根治的原因:
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存在庞大的灰色地带,在那里,人情味重于法律意识。
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时,鲜少有人愿意“撕破脸皮”,说的最多的就是“算了算了”。
由此形成一种思维惯性:
面对闹事者好色、暴力等劣根性,第一反应是道德审判,而非法律制裁。
想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的,反倒成了那个“上纲上线”的异类。
不想被指责“没事找事”,受害者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电影《喜宴》也刻画了热闹的婚宴场面,但聚焦的婚闹受害者是新郎新娘。
男主高伟同和女主顾葳葳在西方国家举办中式婚礼,曼哈顿餐厅里觥筹交错。
酒精腐蚀了“内敛”的外壳,置身其中的人们获得了短暂的“胡闹自由”。
褪去道德枷锁,打破传统文化束缚,隐秘地释放心中被禁锢许久的原始欲望。
宾客鼓动新人参与一系列带着情色意味的游戏:
起哄新郎新娘当众接吻↓
让两个人争咬同一个食物↓
男性宾客掀起新娘的裙底↓
轮流亲吻,让新娘猜新郎↓
这场“出格”的婚闹狂欢在夫妻二人被送入洞房时推向了高潮。
他们在新娘胸前铺满樱桃,让新郎蒙着眼挨个叼起。
要求新郎新娘当着众人的面,在被窝里脱光衣服,逐件扔出。
荒唐吗?
当然。
但依然有人这种落后腐朽的糟粕里乐此不疲。
婚礼称得上是人生最隆重的场合之一,宾客被默许在这个场合中拥有一种群体性的权利。
人人皆为共犯,以“祝福”的名义满足窥视欲、释放性欲望的行为便都能被合理化。
婚闹造成的影响有很多。
其一:部分婚闹现象严重的地区,政府部门都在推进婚俗改革。
其二:有的年轻人现在只领证不办婚宴,或者选择旅行结婚等形式。
其三:伴娘成为一种收费职业,市场需求量猛增。
婚庆公司提供的婚礼套餐中,职业伴娘已经成了常规选项。
她们需要承担化妆师、喝酒、替新娘挡住粗鲁的宾客等任务。
完成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所说的“情感工作”:
假笑、调动欢乐的气氛、参与很多人认为低俗的传统恶搞。
根据所提供服务的“困难”程度,收取200元至800元不等的报酬。
买方躲过被婚闹,卖方也能挣到钱,伴娘职业化这事看似皆大欢喜。但在橘看来,这件事不仅不值得庆幸,更应该引起警惕和反思。
一方面,它在强化“女性身体可出售”的观念,可能导致女性被物化的更严重。
另一方面,把伤害外包给雇来的伴娘,本质上还是女性互害,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通过花钱的手段嫁接婚闹的代价和后果,甚至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包庇和纵容。
对于那些落后腐朽、腥臭恶俗、肮脏邪恶的念头,我们要做的是斩草除根,而非移花接木。
最后一句
你对“婚闹”现象有什么感想呢?
欢迎和橘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