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快到白露了,气温明显凉了下来,盛夏时节的闷热潮湿早已不见踪影。
对于中老年人,气温一波动,第一个受影响的就是心血管。
那么,在这个夏末初秋时节,中老年人该如何未病先防,保护好心脏和大脑呢?
01
脉络一堵
心梗、脑梗找上门
我们买菜的时候,最怕外皮看着新鲜,其实里面已经长了虫子。
我们身体也是一样,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病邪可能已经悄悄地在内部发生了。
中医认为,无论是心血管还是脑血管,病变的基础是差不多的。
经脉在人体内沟通上下、连接内外,为人体运送气血和养分。人的正气充盈时,就能顺利地推动气血运行,不会瘀堵。
而当人体因为年老或疾病,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气血津液的输布出现异常,蕴积成痰,化而为浊,叫做痰湿浊邪。
这些痰浊之邪随血入脉,瘀堵经络,导致血液不通、血瘀。
堵在心脏就是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堵在大脑就是脑中风。
02
对照自查:
你有心络/脑络不通的表现吗
专家告诉我们,当心络和脑络不通时,人体会各有三类症状表现,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心络不通的特点
①左侧胸部、左肩膀、左后背、左手臂疼痛,有的人还会有下颌骨痛和上腹痛,常误以为是牙齿痛或胃痛。
②受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后发作,或者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发作,比如上三层楼就疼,走一公里就疼。
③伴随有胸闷、气喘、气短、无力等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眼周发青发黑,和以往的自己不一样,建议到医院做检查。
2、脑络不通的特点
①经常有短暂的头晕、头痛。
②半身麻木无力。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持续不缓解的,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③说话说不清楚,想说什么却表达不出来。
3、自测脑络是否有瘀堵
任大为老师教我们一个简单动作,可以自测一下,自己的脑络有没有发生瘀堵:
身体站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手握拳,手臂向前平举,坚持20秒。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身体摇晃、站不稳,说明平衡功能可能不太好。
如果出现一只胳膊高、一只胳膊低的现象,说明可能存在肢体力量减弱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是脑络不畅的外在表现,建议要到医院神经内科或脑病科就诊。
03
一杯代茶饮
心脑同调
中医认为心和脑相连相近,杨主任带来一杯调理的代茶饮,帮我们通脉、化浊。
天山芪丹茶
组方:黄芪、丹参、山楂、天麻。
功效和方解:活血化瘀、通络降浊。其中黄芪是补足正气;丹参活血化瘀,是治心血管病的常用药;山楂化瘀降浊;天麻熄风通络。
适宜人群:既往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用于日常调理,预防复发。低血压人群饮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压。
禁忌:身体太虚弱、病情较为严重的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开方,光用代茶饮是不够的。
04
巧用天麻烧排骨
外焦里香
新鲜的天麻看起来像土豆,吃起来又有点像山药。炒着吃是脆的,炖着吃是面的。
除了天山芪丹茶之外,天麻还可以怎么吃呢?
下面就给你分享一道药膳干锅排骨!
主要食材:排骨、鲜天麻、葱、蒜、干辣椒、豆瓣酱、洋葱、白芝麻。
步骤:
①排骨事先煮到8成熟,然后下锅煎到两面金黄色。
②鲜天麻去皮切片,放进锅里也煎到两面金黄,让它充分吸收肉香味。
③放葱、蒜、干辣椒、辣酱(用量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洋葱,炒出香气。
④出锅前加盐和白芝麻,炒匀即可出锅。
最后,杨主任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衰老,身体功能会下降,心血管的保养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定要好好遵医嘱用药。
代茶饮和药膳仅供日常调理,不可代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