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作者:太赫兹李霆

近年来,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报道,不绝于耳。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消息,充斥网络媒体。尤其是文科生,相比理工科毕业生,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理工科高等学府,中科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计算机等专业,都非常有名。不过少为人知的是,中科大也是有文科专业的,而且创立的很早。相对理工科,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中科大校方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么,中科大找到什么好办法解决文科生就业问题了吗?还别说,学校还真找到一个颇具中科大特色的就业秘方。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中国科技大学校园

这个就业秘方到底是什么呢,事情要从中科大历史上的那些文科专业说起。

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1959年,中科大合并了中国科学情报大学,成立了科技情报系。科技情报系是中科大的第一个文科系部。不过一年后的1960年,科技情报系就撤销了,学生并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科技大学

1969年,中科大下迁合肥,开始了艰苦的第二次创业。经历了一番凤凰涅槃,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科大在合肥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中国科技大学在这个科学的春天里面,做了很多事情,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有一件在当时看起来十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科大成立了外语系,并于几年后设置了科技英语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了。中科大也因此又重新有了文科专业了。

中科大外语系起源于外语教研室,以往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外语教学任务。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设置科技英语专业,并对外招收本科生,也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当时的中国处在对外开放的年代,各行各业都迫切的需要外语专业的人才。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对外交流的需求尤为迫切。传统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科技方面的专业词汇,往往很陌生,翻译过来常常词不达意。

中科大正是针对科技类外语翻译的需求,开设了科技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科技专业翻译、外文科技杂志编辑等工作。

中科大虽然是理工科名校,可是外语系的师资力量也不差,可谓名师荟萃。比如曾担任外语系主任的龚立教授,他是合肥望族“龚张李段”龚家的后裔,不但精通英语专业,而且旧学功底深厚,写得一手好诗。再比如号称中科大外语系灵魂人物的张光前教授,他出生于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父亲张致一院士回国。张光前教授是第一个把《牡丹亭》译成英文的中国学者。张教授不但专业水平高,人脉资源也很广,曾经一次把十几个外语系的毕业生带到中央电视台实习。

当时即便是一般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供不应求。更何况中科大这样的王牌院校,学校的金字招牌外加名师教诲,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就业问题。

可是,就在八十年代就业情况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中科大的领导和老师,却察觉到了外语系毕业生的就业隐忧。

这片乌云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带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邵逸夫慈善基金会代表邵逸夫先生,找到了中科大,提出了慈善捐赠意向。

按照传统,这笔捐款将在中科大盖一栋以邵逸夫先生命名的教学楼或者图书馆。但中科大校方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希望能用这笔善款购买先进通用信息处理设备,也就是计算机。邵逸夫先生尊重了中科大的选择,最终捐赠500万港币,用于购买计算设备,推动中科大信息学科的发展。

1988年9月,中科大利用邵逸夫先生的捐款,同时还自筹120万元人民币,购置了美国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公司当时非常先进的小型计算机系统VAX 8700。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大信息处理中心,面向校内外提供计算、咨询、合作研究和信息处理等专业服务。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中科大校长谷超豪院士和邵逸夫先生代表马临博士在新建成的中国科大信息处理中心

放在现在,VAX 8700的性能还不如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可在当时,这台计算机真的是解决了中科大教学和科研的燃眉之急。利用这台计算机,中科大在信息科学、软件技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工作。比如中科大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初的种子就是在这台VAX 8700上种下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台计算机的到来,中科大对于外语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忧虑。当翻译,靠的是记忆力。而计算机的记忆能力,远胜于人类。当时学校的领导与老师,虽然不可能精确预见到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机器翻译即将取代人工翻译;但对于未来计算机必将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特别是翻译的工作,还是能够看的出来的。

大学时代,正是人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能够考上中科大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级别的天之骄子。这样的人才,大学这几年只是背背单词,实在是太可惜了。学校要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任;教给学生的东西,不能只管几年十几年,要保障学生一辈子都有饭吃才行。

而且,中科大的学生,很多会在毕业以后,选择去国外深造就业。外语专业的学生到了国外,又靠什么立足呢?

中科大上下很快达成了共识,外语系的学生不能只学外语,还要再学点其他东西。可是到底教什么,才能让学生毕业后的几十年里,不被时代抛弃呢?几十年以后的事情,谁能未卜先知呢。

既然未来没法预测,那么不如给外语系的学生打个好基础。不管将来科技怎么发展,学生都可以跟上时代发展。

那么,学什么才能把基础打得牢靠呢?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中科大的传统优势学科——数学上来了。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数学肯定没错。

于是,中科大外语系的学生,除了学英语背单词外,数学也成为了必修课程!

当时给外语系学生开设的数学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等。这样的举措,中科大当时在国内估计也是唯一一家!当时中科大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数学课程,按难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外语系学的数学,是最难的甲等!

同时,学校还出台了其他配套措施,外语系的学生,可以在全校自由选课,并且要挑一个理工科专业作为辅修专业。有外语系校友回忆,自己有同学甚至选修了公认的天坑课程量子力学。

那么,中科大针对外语系施行的这些措施,特别是外语系学生学了这么难学的数学课程,对他们的未来有帮助吗?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中科大外语系校友合影

中科大外语系2006年以后,就不再招收本科生了。中科大外语系前后招收了二十多届,培养了三、四百名学生。那么这些毕业生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中科大外语系的这些毕业生们,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根据校友反馈,他们中有继续从事本专业方向的工作的,教英语、当翻译、作外交官。但更多的人,转入到了新的赛道,搞营销、搞金融、搞IT、搞投资,还有当企业家创业的,制药的,造酒的,制衣服。跨界最大的,应该是一位01届的校友,后来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上了历史系老师。

正是当初中科大给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让这些学生们有了跨界的能力。

文科生不好就业怎么办,中国科技大学出一奇招破解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暨历史系助理教授文欣,中科大外语系01级校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