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聆心智能CEO张逸嘉:没必要都做中国的OpenAI!

作者:搜狐科技
聆心智能CEO张逸嘉:没必要都做中国的OpenAI!

划重点:

01

大语言模型出现的事实性错误等问题,长期来看都能解决,要么通过工程化方法,要么直接通过模型来解决,但这需要一定时间,会有一定难度。

02

目前是最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刻,但大模型不一定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唯一路径,未来可能会围绕大模型等组合方式实现。

03

一个基座大模型很难满足所有需求,既需要基座大模型,也需要某个领域的模型,通过组合生态,更好地去和应用和用户需求形成闭环。

04

国内公司没必要都对标做中国的OpenAI,创业公司机遇更多在于有明确需求、并非共识的方向。

对话嘉宾介绍:

张逸嘉,聆心智能CEO,清华大学计算机本科,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士。谷歌语音助手创始团队,Android Auto创始团队,曾任职于谷歌,参与搜索、广告、支付、汽车、邮箱、企业项目管理工具等项目。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在国内大模型创业潮中,不少企业都带着高校的印记,其中清华可以说处在第一梯队。

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两轮融资的聆心智能,就孵化自清华计算机系,其由长聘副教授黄民烈创办,这家公司的CEO张逸嘉同样毕业自该系。

去年12月,聆心智能推出首个产品AI乌托邦,用户可通过其与定制AI角色对话。这背后是聆心智能自研的超拟人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张逸嘉近日在出席2023搜狐科技峰会时告诉搜狐科技,这一模型的能力已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普通人的水平,某些场景下甚至更好。

对于大语言模型出现的事实性错误等问题,张逸嘉表示,这些问题长期来看都能解决,但从拟人场景来看,并不绝对要求模型完全正确。“有时它的不确定性,反倒带来了一种娱乐性,才造就了很多场景应用下去的可行性。”

他介绍称,聆心智能对标的是国外的Character.AI,且在同样的中文内容方面并不逊色。Character.AI成立于2021年,用户可以创建用以娱乐、角色扮演或情感支持的定制AI伴侣,最新估值已达10亿美元。

关于AI伴侣,人类曾有很多想象。在科幻爱情电影《Her》中,名为“萨曼莎”的姑娘——一款AI操作系统,风趣幽默又善解人意,最终和男主发展成为爱情关系,但最终“萨曼莎”的离开让男主深陷悲伤。

在有关AI的未来中,AI是否会具备意识情感,以及人与AI的关系等一直被广泛关注讨论。

张逸嘉表示,聆心智能在模型训练中加入了很多共情、陪伴等语料,它能表现出来,但它是不是从逻辑层面或心理学层面能够理解,达到人所具备的情感,其实很难解释。他认为,AI要想达到《Her》中AI的状态,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不过,张逸嘉认为,目前确实是最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刻。“但大模型是不是唯一路径,我觉得不一定。”他认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可能会围绕大模型等组合方式实现。

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由于大模型被视为打开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把钥匙,才吸引了国内外科技巨头以及包括聆心智能等一批创业公司的入场。

张逸嘉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基座大模型达到通用人工智能,仅靠一个也很难满足所有的诉求。他认为,既需要基座大模型,也需要某个领域的模型,最终可能是通过组合生态,更好地去和应用和用户需求形成闭环。

“但是不是都要对标做中国的OpenAI,我觉得其实不对。如果这么去做,至少从创业团队来看,很难拼得过大厂,以及OpenAI。”在这股大模型热潮中,张逸嘉认为,创业公司的机遇更多在于有明确需求、并非共识的方向。

他还表示,希望和用户共创,去构想未来的AI和人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模式,从而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看到人和AI之间可能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搜狐科技与张逸嘉的对话实录:

搜狐科技:您提到超拟人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目前它的拟人程度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人吗?

张逸嘉:它在一些场景已经超过人,比如说我比较钢铁直男,在模拟暖男的角色上面,它其实比我更会跟女生聊天。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好的水平。

搜狐科技: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外这方面的差距有多大呢?

张逸嘉:在拟人这件事情上,我们的工作并不弱于国外。如果纯去讲功能性,我们有一定差距,但在拟人方面,我们对标的是国外的Character.AI。在同样的中文内容上面,我们并不差于它。

搜狐科技:大模型实现自动生成文案、代码等,但逻辑思维有时候比较差,或出现事实性的错误,这方面如何解决?

张逸嘉:长期来看,这肯定能解决。一些搜索公司采用了工程化的方法来解决模型涌现产生的幻象问题,相当于根据产生的内容,再去做一个模型,来监测它是不是正确。更漂亮的方法肯定是直接通过模型来解决,这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会有一定难度。

从拟人场景来看,其实也不是绝对要求模型完全正确,毕竟人也会犯错误。在拟人的场景里面,这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有时它的不确定性,反倒带来了一种娱乐性,才造就了很多场景应用下去的可行性。

搜狐科技:从长远来看,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会不会最后具备人的意识或情感呢?

张逸嘉:从目前来看,它会有记忆,然后也会在有些场合里面表达出来共情的能力。我们在做的模型里面,训练过程中加了很多共情、陪伴等语料,它能体现出来,但它是不是从逻辑层面或心理学层面能够理解,达到人所具备的情感,其实很难解释。要达到电影《Her》里面的那种状态,还是需要一些工作去做的。

搜狐科技:很多观点认为大模型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路径,甚至是唯一路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是否会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

张逸嘉:通用人工智能这件事情,AI从业者经历了几次浪潮,这一次确实让人感觉最接近。但大模型是不是唯一路径,我觉得不一定。我觉得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可能是围绕大模型及大模型之上的额外工作,或者说会以组合的方式实现。

搜狐科技:目前国内互联网巨头,包括很多创业公司和科研机构,都在做大语言模型,如何看待这个浪潮?未来需要这么多的大模型吗?

张逸嘉:如果说一个大基座模型真的已经好到每个人都很容易地去使用,去定制,能满足需求,那么大可不必需要这么多。但目前还没有达到通用人工智能,而且都需要个性化的需求和体验,很难说一个基座大模型就满足所有人的诉求。所以需要基座大模型,也需要结合自己领域的数据,去训练出来某个领域的模型,最终可能是通过组合生态,更好地去和应用和用户的需求去形成闭环,我觉得这件事情更为重要。

搜狐科技:在这样的一个热潮中,创业公司有哪些机遇?

张逸嘉:创业公司要去找一些看得到需求,但不是非共识的方向。如果都想到共识的需求,创业公司去做,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其实都不占优势,一定程度也是资源的浪费。

但是不是都要对标做中国的OpenAI,我觉得其实不对。如果这么去做,至少从创业团队的角度来看,很难拼得过大厂,以及海外的OpenAI。有非常多的场景不是绝对的对生产力的诉求,还有人在情感上的诉求、定制化的陪伴等,这块可能是更好的切入点。

搜狐科技:聆心智能跟其它做大模型的公司相比的话,定位有何不同?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逸嘉:我们很早就在做对话和情感,如何去表征情感,表达情感,如何把情感融入到模型之中,如何让模型的情商更高,表现得更像人,使得它能够千人千面,让每个人都能够去塑造想要的通用的人工智能陪伴,这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希望用户和我们一起共创,去构想未来的AI和人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和沟通模式,从而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看到人和AI之间可能的发展方向。

搜狐科技:AI或大模型的风险问题也很受关注,对企业来说,如何在推进AI发展的同时,又能规避或是处理好它的风险,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张逸嘉:我们核心在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让它变得更可控。在可控维度上面,不只涉及到言语上的安全,还涉及到伦理上的安全,就是价值观。围绕安全可控,我们做了安全的框架,做了安全的评测,基于这样的框架控制模型,使得它在各个维度方面保证它的安全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