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父母?

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父母?

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父母?

图源丨微博@英雄映像_大咩

上图最近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父母不正常才会导致孩子不正常;

父母病得更重;

父母需要治疗

……

类似的评论很多,果真如此吗?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的父母教育

父母的唠叨、指责、高期望、严格要求、甚至惩罚等,这些确实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但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接触家人,还要面对同伴、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业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等等同样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影响。

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简单归咎于父母,也许会让父母思考、羞愧和内疚,但其实无法有效去帮助家庭去改善亲子关系、解决问题。

热门微博中提到的这家医院建议青少年父母也做心理评估的目的,也并非是想把问题归责于父母、批判父母,而是通过评估全面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为什么要给父母做心理评估?

青少年因为心理疾病就诊,同时评估父母的心理状态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将既往多年科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干预的一个体现。

首先,让父母参与心理健康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父母的精神健康状态。

既往很多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重型抑郁和广泛性焦虑的遗传度大约为4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为60%~90%[1]。

疾病家族史地评估是精神疾病临床评估内容中的一项,与青少年血缘关系亲近的家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可以作为一个评估青少年精神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发展、疾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并且,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发现,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对自己精神状态关注和了解程度不高,有些父母自身经常出现情绪波动、担心紧张、失眠等症状,但也从未引起重视,将其归结于既往成长、工作或生活事件等,长期受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青少年患者的父/母由于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而影响他们参与孩子的养育过程,这些青少年患者可能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陪同就诊,存在不愿意暴露或隐瞒精神障碍家族史的情况,这也不利于青少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因此,父母作为青少年的一级亲属,评估父母的心理状态对于更全面地评估青少年病情、更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对于有严重精神障碍家族史的青少年患者,特别是有自杀家族史的青少年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密切关注相关风险、及时干预,提醒监护人做好风险管控。

父母评估内容可能包含父母养育态度、方式等方面地评估,可以了解青少年

家庭环境情况。

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土壤”

环境因素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而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生命历程的第一位引路人,也是最重要的引路人,他们的状态对于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评估父母的心理状态,也是了解和评估青少年家庭环境的一个窗口。

比如:可以了解家庭结构是双亲家庭/单亲家庭还是重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可以了解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胞关系;了解家庭既往或近期是否有重要事件发生……

改善青少年成长的“土壤”

近年来家庭治疗在青少年心理疾病干预方式中很常见。

家庭治疗理论[2]提出了用循环因果关系去注意人际关系中相互作用的循环,问题是关系互动的产物,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在家庭环境中各种关系循环互动的产物,并非简单的父母问题导致青少年问题的线性因果关系。

这种循环因果关系视角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家庭互动情况,了解问题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问题归因。

从评估家庭结构、调整家庭关系着手,改善家庭环境,改良青少年成长的“土壤”。让家庭成员能够认识到问题是怎么互动循环产生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临床接诊青少年家庭过程中,通常都有这样的特点:

父母认为:高标准、严要求都是因为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不听话、懒惰、叛逆;

孩子认为:“坏情绪”都是因为父母批评指责、否认、不理解,相互指责、把自身问题归咎于对方、认为只有对方变好了自己才会好。

父母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把孩子带来治疗,要求改变孩子;

孩子认为:父母各种无理要求令人感到深恶痛绝:“凭什么他们不改变要我改变”......

以上线性因果模式导致相互指责,父母越指责,孩子越逆反、越玩手机、越不爱学习;而孩子越玩手机、越不爱学习又造成父母的指责和管控程度升级。

如此循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僵持,这些是父母与孩子互动循环的结果。只有打破这个循环,重新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才能解决问题,修复关系。

家庭杜绝“污名化”心理疾病是治疗顺利的重要保障

一提到“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字眼,人们就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新闻中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杀人的画面,也往往会因此认为精神病患者是危险且可怕的,这就是人们对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

污名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背负了各种令人难堪的标签,承担了来自社会大众的各种歧视与莫须有的指责,还会让其承受更多压力,在其本来就因为精神疾病而不堪重负的心灵上又增添新的伤口。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相对弱势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时,情况则显得更加严峻,而家庭污名是青少年患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既往的一项研究中[3],有一半的被访青少年表示,曾经受到过来自家庭成员的污名。这些青少年往往会受到家庭成员的一些消极对待:

如不被家庭成员信任、受到家庭成员的贬低或排斥等,体验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感受到孤独、抑郁、挫败感等;

也可能导致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恶化,在家庭中难以获得情感支持,变得更加消极,自尊、自我效能感等进一步下降。在学习等能力上变得更不可靠,更不具有责任心,对他人表现得更加危险与冷漠等;

这些行为上的变化影响到患病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患病的青少年会更加无助,也更可能发展出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如沉迷手机、网络等,持续积累的负面情绪可能因此加重自身病情,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风险。

父母对于青少年患者是否获得有关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咨询等心理卫生服务有着决定权。

如果父母对于精神疾病抱有错误的观念,则很可能耽误患病青少年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或导致其面对更多的压力而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4],父母对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程度越高,更难发现自己的子女出现精神疾病,从而导致其子女不能及早识别和发现问题,降低了更早获得帮助、降低疾病严重程度的可能性。

因此,青少年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认识,以及在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度、配合度,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治疗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仅需要给与青少年多一些关爱和支持,也需要给与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帮助青少年患者康复的道路上多一些勇气和力量。

参考资料:‍‍

[1] Cross-Disorder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psychiatric disorders estimated from genome-wide SNPs.Nat Genet,2013,45(9):984-994.

[2] 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第11版),方晓义婚姻家庭治疗课题组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3] Moses T. Being treated differently: stigma experiences with family,peers,and school staff among adolescents with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 Soc Sci Med,2010,70( 7) : 985-993

[4]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孙智信,杜亚松. J Clin Psychiatry,2022,Vol 32,No.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