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鱼》中国票房扑街,这一次,它输得很彻底!
《小美人鱼》中国内地票房惨败,这次输得很彻底!
当然,不仅中国内地票房惨败,整个海外市场都是惨不忍睹,而在本土也并不乐观,不及预期。目前全球票房刚刚过2亿美元,比起2.5亿美元的成本,注定是要血亏了。

不仅票房惨败,口碑也是一言难尽。
豆瓣5.2分,猫眼也才7.7分。
如此糟糕的口碑,怎能支撑起更高的票房。
而豆瓣开出9.0分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内地首日就斩获了超2500万的票房,而《小美人鱼》上映了一周还未触碰到2500万。
这便是差距!
如此惨淡的票房,似乎早已注定了。
当选角争议四起之时,就应该会想到,可是除了选角的失败,从剧情到主旨表达,可以说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迪士尼公主故事作品,作为一大类别,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以《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为代表。在这一阶段,整个故事基本上都是王子救公主,此时的公主代表的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定义,美丽、楚楚可怜、贤惠顺从、等待男性拯救。
第二阶段,以《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为代表。在这一阶段,虽然故事主体还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但是此时的公主则更具有了一定女性意识,自主、独立、坚强,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第三阶段,则是以《长发公主》《勇敢传说》《冰雪奇缘》等为代表。在这一阶段,显然已经开始摆脱了传统的“王子爱上公主”的故事,而是凸显女性精神和力量,表达着女性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和自我追求,不再受困于男性,甚至男性都成为了反派,成为了边缘力量。
而如今这部真人版《小美人鱼》,无疑又回到了从前,不免让人有些失望和遗憾。这部真人电影虽然对动画做了一定升级改版,可是突破并不大,基底和内核并无多大改变。最终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显得甚至有些简单、幼稚,更加适合于低龄儿童,而不是成人群体。
当然,它就是改编自1989年的动画电影《小美人鱼》,而并不是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即使动画版改编自《海的女儿》,但是也已经与原版大相径庭了。
《海的女儿》原本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可是又不止于此,还有着小美人鱼对于“不灭的灵魂”的信仰与追求。远远比后来的改编作品要更为深刻,具有意义和价值。
虽然动画版为了适合市场,做出了商业化改编,并且大获成功,可是比起原作来说,还是相差甚远。而如今到了真人版,不过是复刻了动画,可是又没有动画那么精致、鲜活,甚至显得有些粗糙。
单单从整个视效呈现来看,显得有些廉价,画面又是昏暗沉闷的,这些都极其影响观感。作为优势的歌舞,到了真人影片中,反倒显得有些突兀,虽然嗓音惊艳,可是演员表现起来并不那么自在,又是生硬尴尬的。
另外,真人版又抛出了不同世界、不同种族之间的和平共处共存命题,但又是草率敷衍的。在这一命题的讲述中,都具化为了主角的叛逆、反抗,而对背后文化的交融并未进一步探讨,一切都只不过是点到为止,让这一命题的表达肤浅而不深刻。
从整个叙事来看,前面小美人鱼的铺垫又较为冗长,而之后与王子的爱情故事又急促、简略,终极对决也相当敷衍,结尾是草率的大团圆,看似跌宕起伏、理想圆满,实则平淡乏味。
不管是小美人鱼,还是王子,一开始都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都是叛逆的,反抗的是父母,所以又像是一部家庭教育片,这对于孩子与父母是极其友好的。可是除去这样的身份,作为普通的成年人,自然会认为该片显得有些幼稚,并不那么成熟,自然就不会为其买单了。
时代早已变了,而观众更是成熟了,审美也升级了。
这也是为何第三阶段的《冰雪奇缘》系列能够大获成功的原因,因为它跟上了时代发展,迎合了新时代下观众的审美需求。那么对于如今的真人版《小美人鱼》来说,无疑就是故步自封,最终是一败涂地。
或许最大的进步当属选角上,为了“政治正确”,不惜自我蒙蔽双眼,最终只因为唱歌,当然也有演技考量,从而选择了如今的黑人演员海莉·贝利。可是在正片中,这些方面的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反倒是外貌成为了最大问题,显得格格不入。老海王的七个女儿,的确种族多样,但是不管从哪一方面看,这条“小美人鱼”都不会成为老海王万般宠幸的那个,更不要说被王子喜爱了。与王子毫无CP感,并不像是王子与公主,反倒是王子与女仆。
观众是一脸问号,为何老海王如此溺爱,为何王子魂不守舍。
甚至反派配角都完全艳压!
这是观众最为直观的感受,是肉眼可见的。
对于选角,迪士尼做出了很大让步和努力,为了正确,为了平权,可是最大的努力却成为了败笔,而应该努力的地方却相当的保守,观众看到的是它的不思进取、原地踏步。它低估了观众,高估了自己。
面对2.5亿美元的高额投入,这一次迪士尼注定要血亏了!
真人版《小美人鱼》的惨败,给迪士尼好好的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