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核心要点:

  • 1上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工厂的效益就已经不太好了,年轻人就已经不再把工厂单位看作“香饽饽”,选择进入工厂的人就很少了。我在田野调查中看到一个数据,一个在日伪时期建立、1950年代重建的工厂,破产的时候,70后职工比例只有12%。
  • 2东北工厂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东北一些城市在处理中小企业产权和人的问题时,方式是“运动式”的,在这样的急风骤雨式的运动中,人的问题并没有妥善处理好,最后带来了隐患。
  • 3下岗工人再就业是非常难的,多数是高度重复的再就业方式,像王响这样选择从事出租车司机的,也有一些,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承包或者购买一辆出租车,还得会开车,有驾照。
  • 4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在转型过后的东北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只能前往北上广深等其他城市就业。留在东北的年轻人,不少人继续进入体制内工作,要么从事自由职业。
  • 5经历过变迁的个体心理会有创伤,以往的工人老大哥的光环不在了。这些人也非常失落,无法在断裂带来的失范中找到自己新的定位。有的时候我们听到他们一直在言说过去,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言说现在。
  • 61997-1998年的国企改革就是一个重要的重构整个社会基础的“事件”,因为它是突然的、剧烈的、大范围的,在此事件影响下的东北社会也是突变的,带来了一种失范状态。
  • 7东北文艺和文学的受欢迎,一方面契合了当下年轻人迷茫的心态,他们对曾经被高速行驶的列车落下的一批人的经历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这些叙事在经历过复杂改革进程本身的相对年长的人群当中也赢得一些共鸣。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近日,一部名叫《漫长的季节》的网剧受到网友热烈追捧,豆瓣评分更是飙到了9.5分。该剧以东北老工业区的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一出生活悬疑剧。剧中的“老年三人组”在追查20年前旧案的过程中,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有人说这部剧是旧时代的挽歌,呈现了剧烈变化的老工业区以及变化之下个人的行为逻辑和心理困境。也有人提到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集体创作,着迷于神秘而又带有危险的东北气质。彼时的东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产生巨变?又带来了哪些影响?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团队对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谢雯。

对话专家:

谢雯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剧中的时代背景有现实依据吗?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如何?

谢雯:我特意留意了下剧中王响(范伟饰)的年龄。有一场1998年的戏,王响说他已经在这个工厂工作了三十来年,那么他就是六十年代加入工厂的,他应该是1950年前后出生的人。王响这个年龄段以及50后、60后是工厂的主力。和王响不同,龚彪(秦昊饰)是1997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了厂办工作,应该是个70后。其实像龚彪这样的,在当时已经比较少了。当时的大学生已经看到工厂的颓势,选择加入工厂的并不多。我在田野调查中看到一个数据,一个在日伪时期建立、1950年代重建的工厂,破产的时候,70后职工比例只有12%。

这部剧的背后糅合了很多东北符号和东北元素,但是没有确指,处于一个杂糅的状态。比如剧中提到铁西区六马路这个地名,这是具有明显沈阳特征的。马德胜(陈明昊饰)这个角色融合了沈阳劳动公园里爱跳舞的大爷作为他人设的一部分。两个主演范伟和秦昊也都是沈阳人,所以这个剧口音上“沈阳味儿”比较重。导演辛爽本身是吉林人,这部剧背后也有吉林的影子,剧中出现过多次的拌桔梗是吉林特色。而剧中核心情节桦钢重组,有网友说是鞍钢(鞍山钢铁),我个人倾向是更像通钢(通化钢铁),因为鞍钢整体转型是比较平稳的,而通钢2009年有比较激烈的重组过程,在全国的影响很大。剧中有港商接手的情节,这可能是主创团队为了设置冲突点而创作出来的。在我调研的厂子当中,并没有遇到港商直接接手,但确实有香港资本市场操作的例子。当然这是一部文艺作品,导演也没有想把这些细节“写实”,都是为了创作服务。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工厂的效益就已经不太好了,不少工厂的工人陆陆续续更换单位,或者离开工业企业,一些有门道的可以到其他更加保靠的、或者更加新兴的产业,比如保险、电力、铁路等等,大多数人只能自谋职业。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为什么当时工厂的效益这么差,年轻人都不愿意待了?

谢雯:东北工厂效益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私营企业的竞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北的工厂成立较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有了大量工人加入生产,80年代婴儿潮一代入厂,工厂规模迅速扩张,而这时老工人退休了,工厂仍然要维持工人养老金的支出。这个其实把东北的工厂放在了一个劣势地位。东北以外的新兴私人企业雇佣人数少、职工队伍年轻,并没有这些安置人员就业和支付养老金的负担,这个对于经营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家往往会认为东北的工厂是在产权安排上先天不足,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很重的历史负担。

东北工厂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处理“钱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的问题。1998年也确实有很多重整的乱象。当时的报纸上会登某个工厂的豆腐块文章,要放长假、两不找的人员马上回厂办理买断手续。东北一些城市在处理中小企业产权和人的问题时,采取的方式是“运动式”的,比如沈阳市在1998年集中出售了上百家中小企业的产权,辽宁省1998年一年“并轨”了将近300万前单位职工。在这样的急风骤雨式的运动中,人的问题并没有妥善处理好,最后带来了隐患。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这些下岗的人怎么办,也都像王响一样开出租车吗?

谢雯:虽说一直鼓励下岗工人再就业,但在那个时候,再就业是非常难的。我的很多访谈对象都会跟我讲,当时火车站附近有很多“拉脚”的,蹬三轮,拉一趟一块、两块的,只能以此勉强为生。当时是大量的工人下岗,而这一代下岗职工经历特殊,他们的教育经历也是被打乱的,大多数都是初中学历,每个人在雇主眼里都差不多,同质性很强,所以找工作非常困难。他们所能从事的工作重复性也非常高,很多都拉个小车卖冰棍、在火车站拉脚、在小区窗改门做小卖部,很难有更大的突破。

我之前写过文章,这个时候的就业模式是“地方化的”,难以扩张,只能是下岗职工维持生活。指望这些经济行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基本是不太可能的。像王响这样选择从事出租车司机的,也有一些,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承包或者购买一辆出租车,还得会开车,有驾照(开火车和开汽车还是不一样)。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王响这个角色在剧中经历了很大的转变。一开始你会觉得2016年的王响很“社会”,非常懂得游走在规矩之间。但把镜头转到1997、1998年的时候,你会发现王响是一个完全禁锢在自己“积极份子”框框中的人,包括不好意思给厂长送礼、不好意思开口求人、不好意思低头。下岗之后,他找到了适应下岗后生活的方式,但他整个人的行事逻辑都改变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当然这其中很重要的刺激是他儿子王阳的去世。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后来的国家振兴政策对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有刺激作用吗?

谢雯: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整体经济发展稍微好一些,包括对一些现存的工业企业加强了投资,处理一些工厂的遗留破产问题时,资金也更加充裕。但是振兴的资源更多还是投入到了重工业,因为整体的政策导向还是要“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国家振兴政策推行后,辽宁的经济比例更“重”了。1999年,重工业产值的比重是64.5%,2010年是80.5%。

东北社会的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来,这是东北新阶段发展遇到的棘手问题。很多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在转型过后的东北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前往北上广深等城市就业。而留在东北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继续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些体制内工作可以是政府、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大国企。东北很难有大型外企、成功的创业公司等,城市文化也不够年轻,也就很难吸引年轻人回流。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整体来看,这一批经历了下岗的人,心理上是不是产生了创伤?

谢雯:经历过这些变迁的个体当然有一种创伤,以往的工人阶级的光环不在了。不过,这背后还有个体生命历程中积累的断裂所带来的失意。比如劳模,当时的劳动模范都是为了特定的荣誉,一劳本神(东北话:意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认真工作。而这个荣誉在离开工厂后根本毫无用武之地。有时在旧物市场上看到曾经的劳模奖章,你就会觉得很心酸。还有比如教育,这些进入工厂的职工,尤其是管理岗的,很多还会去继续进修,获得更高的文凭。然而这些文凭在离开那个单位后也完全没有用。到了社会上,他们学历比不过大学生,年龄也没有优势,最后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所以在下岗职工当中,最失意的往往是劳模和到了一定位置的小干部。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下岗职工无法在断裂带来的失范中找到自己新的定位。即使这些东北人喜欢反反复复地讲过去的辉煌,似乎让大家觉得他们怀旧。但我们要知道,有的时候我们听到他们一直在言说过去,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言说现在。这不完全是是因为他们活在旧时代,而只是这个所谓的旧时代,他们活明白了其中的逻辑。而在面临所谓的新时代时,他们无所适从,失语了。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有一段时间,大家非常关注美国的“铁锈带”,我们的东北地区是不是和美国“铁锈带”有点像?

谢雯:大陆东北地区和美国的“铁锈带”在结构和产业转型以及这种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果上是比较相近的,也有人把东北称之为“中国锈带”。但是东北作为“中国锈带”和美国锈带还是很不一样的。

导致“美国锈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协定的扩大,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经济。使得东北成为“锈带”的主要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是国内的改革和转型,东北的剧烈转折是在2001年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全球化的深入继续固化了沿海地区的地位,使得东北“翻身”变得更加的困难了。

政府的作用也不一样。美国的发展更加放权给地方主体,联邦政府不会去“救”这些锈带城市。几个有代表性的锈带城市,比如密歇根州底特律,印第安纳州加里,密歇根州弗林特,俄亥俄州扬斯敦等等,仍然受工业衰退影响很深,底特律甚至在2013年申请了城市破产保护。而我们国家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点和美国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一些东北的国企重组,地方政府也介入其中,部分央企也重组了一些企业。当然,政府介入重组也有弊端。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回到这部剧的名字《漫长的季节》,从社会学的角度,你如何理解?

谢雯:其实这个剧名来源于班宇的小说(班宇是该剧的文学策划),但是并没有完全使用小说中的设定。我觉得这个名字和这部剧的设置非常有意思,特别符合我们社会学当中对于时间的理解。一个季节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可能感觉非常漫长,因为变化太快了,经历的太多了。这个季节之后的影响又非常深且远,远到之后的二十年这些人都无法忘记这个季节,深到我们二十年后才能真正理解那个季节的意义。

社会学对时间的理解不是简单地关注线性时间,而是强调围绕事件的时间性(eventful temporality),也就是围绕事件组织的时间。时间的进程并不是完全线性的,某些事件会起到重要的重新构建时间和社会的作用。1997-1998年的国企改革就是一个重要的重构整个东北社会基础的“事件”,因为它是突然的、剧烈的、大范围的,在此事件影响下的东北社会也是突变的,带来了一种失范状态。

而在这个事件的作用下,曾经习以为常的工业单位制社会一下子从人们的生活当中抽取走了,而新的一整套社会秩序又在短时期内没有形成。人们一直想要维持过去的道德系统和规范,但是却发现没有办法重建。这种时间的断裂感会带来我们社会学家常讲的“失范”(anomie),因此会出现一种道德真空,失范带来了意义的消解、关系的消解和制度的消解,也给身处其中的个体带来了意义危机和信任危机,人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东北社会是一个从失范中重生的社会。我们既不能仅仅从曾经的、过去的单位制社会去理解它,也不能从理想的市场社会去理解它,也不能从现在来看发展更成功的东南沿海地区的逻辑去理解东北。只有深入到这个社会变迁的机理当中,考虑这样一种失范的过程以及后续秩序的重建,我们才能够去理解东北当下的社会,才能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什么,应该怎样振兴。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受到追捧,你觉得这一批作家为什么喜欢把东北作为悬疑小说的背景?大众追捧的是什么?

谢雯:当然1990年代的东北也确实犯罪率比较高,有一些犯罪团伙的行动,出过几个震惊全国的大案,一些悬疑小说的写作便是以这些大案为原型。另一方面,我刚才讲的这种失范状态也为写作者提供了很多灵感,作家们可以在道德真空的失范状态中加入悬疑的元素,将身处道德真空中人们的处境加以放大,为作家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

《漫长的季节》豆瓣9.5分,为何东北人很难走出剧变且带来创伤的时代?

东北文艺和文学作品的受欢迎,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当下的年轻人普遍比较迷茫,在他们面前并没有一个充满着巨大红利的时代等着他们,所以他们读到这些曾经被高速行驶的列车落下的一批人的经历,会有一些感同身受。另一方面,确实我们过去这些年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缺失了对于复杂改革进程当中不同面向的描述,这些叙事也会在相对年长的人群当中赢得一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