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0月15日电(记者李青记者刘金峰、三志)"网友们,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甜瓜籽,谷物很饱满,甜甜酥脆,药用价值强。"昨日,第二届龙秋瓜榆节在三洲区徐桂村开幕,活动现场红主播"泽巴子"热情推荐给网友特色农产品——瓜子。

据了解,第二届龙秋瓜榆节,由武昌区扶贫办、忻州区扶贫办、武昌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旨在展示"湖北省民俗文化艺术小镇"的人文精彩,展示武昌区三店街和扶贫专责小组精准扶贫成果, 提高精准扶贫村特色产业品质。
忻州三店古名龙秋,位于河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湖北省民俗文化艺术的发源地。近年来,在武昌区扶贫专项小组的大力支持下,三田街坚持产业扶贫,全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建成千亩瓜示范园。示范园区打造集"鳄梨酱种植、甜瓜观赏、甜瓜烘焙、药材、休闲保健、网络直销"于一体的甜瓜产业链,在拓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三店产业提供扶贫新模式, 注入新的活力。种植甜瓜不仅发展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增加了村里的集体收入,也为当地许多贫困户和留守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特色农副产品展位,瓜子、金菊、土蜜、桃胶、桃酒、龙竹豆丝、虾米、青蛙米、柳子香麻花、元天栗等特色农产品一一亮相。在龙丘甜瓜展台上,展出了细瓜、甜瓜皮、甜瓜根、天花等系列甜瓜产品。当地人的俗话是:种瓜脱贫致富,养生健康长寿。很多村民争先恐后地买瓜子,住在长冈山村徐固街的谢女士,特意跟同事来追赶,到甜瓜基地拍照后,再到展台品尝甜瓜籽,听说甜瓜有清肺咳嗽的效果,她买了100多颗瓜子带回家。
武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桂村组长孙志祥介绍,种植鳄梨酱是许桂村精准扶贫重点产业项目,徐桂村鳄梨酱基地已转入400多亩土地,年亩产近万元,年销售额4亿多元。该村每年可从鳄梨酱基地获得10万元的固定红利,以增加该村的集体收入。基地雇用近20户人家建档案卡贫困户"家门"工作,每户每年增加近1万元。该基地还带领163名村民获得土地出让费,家庭平均收入约760元。
据悉,自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武昌区已确定53家同行援办单位,已派出优秀干部550余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救助。23个贫困村共建立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森林果花、光伏发电、村企联营等68个扶贫项目,全部实施,每年将为村集体募集资金3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