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欣儿、王亚赛、实习生郑淑轩
如果不同时代出生的中国男孩被允许一起跑1000米,会发生什么?

过去30年的答案是:跑得越来越慢。
当男孩们在1985年到达终点时,男孩们在2014年只能跑900米,而且他们冲线的几率很高。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毛振明对媒体表示,他回忆起北京第一次体检的场景:学生跑1500米呕吐,"因为他们不上体育课,不做体育锻炼,每天都被压在那里。
数据中的数据来自中国每五年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健康状况进行的一项研究。其实,不仅仅是长跑,这篇关于未来的报道,描述了中国儿童的柔韧性、力量、速度、耐力等诸多体能指标。
不仅长跑,很多物理指标亮红灯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研究中近150万中国青少年的身体数据,包括肺活量、垂直跳远、坐姿额弯、50米跑步、向上倾斜、向上领先、1分钟仰卧起坐、8×50米往返、1000米和800米。
根据物理测量数据,该研究对学生体重指数的值进行了加权。根据1985年的调查结果,该研究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体重指数值设定为0,学生体重指数值的峰值发生在1995年,达到1.2。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发布的新一轮全国大学生体能与健康研究(2019)收到了好消息,与往年相比,中国学生的肺活量、柔韧性、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体能指标都有所提升。
结果表明:
与2014年相比,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和19-22岁男童肺活量分别增加82.5毫升、153.6毫升和20毫升,2019年各年龄段女孩分别为9.7毫升、161.2毫升和92.3毫升,各年龄段女孩分别增加105.3毫升、166.0毫升、187.2毫升、147.0毫升和102.2毫升。
与2014年相比,2019年所有年龄段的女孩的一分钟仰卧起坐得分分别提高了1.9、1.9、1.8、1.6和1.0,7-12岁的男孩增加了0.7。与2014年相比,2019年13-15岁和16-18岁男生和女生50米跑成绩分别高出0.09秒和0.01秒;
豆芽成史,小胖成新话题
矛盾的是,与身体素质的下降有关,可能是中国儿童在过去30年中改变了他们的形状。
矛盾的是,身高的物理指标在30多年的时间里确实有所改善。
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表明,1985年至2019年间,中国19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从167.6cm增加到175.7厘米,增加了8厘米,而19岁女孩的平均身高从157.4厘米增加到163.5厘米,增加了6厘米。
与此相关的是,超重、肥胖和消瘦以及生长缓慢已成为中国儿童面临的新问题。
在过去的30年里,失重儿童的比例从2014年的7.5%下降到中国儿童的4.1%,而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比例从1995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20.5%。换句话说,在2014年,五分之一的儿童超重或肥胖。
据了解,新一轮全国学生体能健康研究(2019年)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的老问题仍有待解决,但教育部体育健康艺术厅副司长、一级督察刘佩军指出: 整体增长趋势放缓,对年轻学生肥胖问题放缓最为明显。
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加强体育教育和课外锻炼,加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管理,实行各专业间体育活动制度,促进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督促和引导学生在中小学每节课走出教室,适度活动和放松。推进高校体育评价改革,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小眼镜"多,年轻人近视年轻
另一个问题是近视。
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近视,戴眼镜更早。
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能与健康研究:2014年,每10名小学生中有4名近视,每10名初中生中有7名近视,每10名高中生或大学生中有8名近视。
报告还指出,从2005年到2014年,中国7至12岁(小学)儿童近视率上升约10个百分点,13至15岁(初中)近视率上升约13个百分点。报告警告说,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的家庭作业,或者是最近中国青少年发布视频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同一省份,城市学生的近视率通常高于农村地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以及甘肃、云南、内蒙古等一些西部省份的近视率也比较高。
而要把时间拉到最新一轮全国学生体能与健康研究(2019年)上,据教育部相关新闻发布会报道,中国学生近视率高的问题仍需解决。教育部正在实施八项专项举措,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电子产品的使用,以不断降低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率。
刘培军在会上也就存在"青少年近视基数和比例较大"的问题发出了积极信号。刘培军指出,近视防治青少年效果开始显现,基本实现了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实习生李家浩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负责编辑:卢伟
校对: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