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明,一个“三节合一”的重要节令

作者:组宣传媒

张德敏(三河)

杏花微雨润,杨柳拂风轻,哀乐共兼有,又到清明时。

清明节历史悠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书》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又被称为踏青节、三月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后来清明节又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的民俗,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清明节。

清明节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二是郊游踏青,欣赏明媚的春光。

——清明祭祖习俗久远

清明祭祖,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古时候,中华民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便成了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原始信仰。

上古时期,人们便在阳春时节,举行对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动。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记载,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三国时期,墓祭已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清明,正是万物复苏、花开景明之象。给先人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这一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卓有形式。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是亿万个个人与家庭的传承来延续的,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这是不忘自己的祖宗,使之成为后人继续前行的起点。

——“寒食节”纪念介之推

另据史志记载,寒食节这里有一个动人的典故。是说: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时,身边一个叫介之推的人,始终不离不弃追随着他。在最艰难的时日里,有一天,介之推端来一碗肉粥给重耳喝。晋文公喝完后,才发现是介之推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他熬的肉粥。重耳大为感动,发誓如果有来日,一定重重报答介之推。

十九年后,重耳果然重回晋国,成了晋文公。他想起当年的誓约,要重重封赏介之推。介之推却屡拒不受。最后,他竟然背起自己的老母亲躲进深山。山中重峦叠嶂,谷深林密,无法寻人。

有一个谋士为晋文公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要把介之推逼出来。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到介之推出来。

后来,有人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母子的尸体。晋文公悲痛万分,命人安葬遗体。却发现介之推背后的一个柳树洞内有一块撕下的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天正是清明的前一天,介之推借此劝谏晋文公要做一个勤政为民的明君。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便下令在这一天不许生火,人人都要吃生冷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其实,寒食起源于上古时,就有春日禁火、改火的习俗。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宋代苏轼也有“且将新火试新茶”的诗句,是说寒食后用新火煮茶的行为。

古时,寒食节“禁火令”也只在民间执行,皇宫却可以例外。唐代诗人韩翃有一首七言绝句《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的前两句写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歌咏。

唐代以前,祭祀祖先并没有上墓祭扫的习俗。唐玄宗曾下《许士庶寒食上墓诏》,是说寒食祭祖扫墓,虽没有经过礼经规定,但民间相传,渐已成俗,所以允许百姓在这一天上墓祭奠。至此,渐渐形成了寒食节祭祖扫墓、上香、为亡灵送纸钱的风俗。

但因官员要请假回乡祭祖,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又颁布政令,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唐会要》载: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后来,又因寒食、清明离得太近,唐中后期干脆把两节合而为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二月十五日,诏令:“自今而后,寒食同清明。”从此,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确定寒食、清明两大节日的融合。由此,清明节祭奠先祖就归拢于“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的秩序中。

清明,一个“三节合一”的重要节令

哀思无限

——“上巳”踏青沐浴春天

清明踏青郊游的习俗也是融合了“上巳节”日。

“上巳”意为“上旬巳日”。魏晋时期,将上巳节的时间固定在三月三日。

“三月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袱禊”。

“禊”是指列祖列宗的牌位,而“袱”是由民间由烧纸钱演化而来,只有中元节才可以烧给祖先,是很郑重的事情。

然后,人们还要结伴去河边水中沐浴,除去污秽。《论语》中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洗濯、去除宿垢,祛除晦气,祈福。

《后汉书》中也有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宋代王楙的《野客丛书》卷十六“上巳祓除”条记载:“自汉以前,上巳不必三月三日,必取巳日。自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

到了唐代,因为三月三也靠近清明,有时候甚至会重合在一天。于是,上巳节的一些活动就渐渐转移到清明,两节一块过了。

杜甫的《清明》描绘出清明游赏之盛,诗后两句写道:“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祓除”更是上巳所特有的节日活动,这首诗表明清明、上巳已融合为一。王维有诗云:“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杜甫的《丽人行》就描摹了唐代贵妇春游的壮丽景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吸纳上巳节元素后的清明节,已成为全民性的欢快节日,而上巳节的内容则逐渐从节令文化中消隐了。

——三节合一祈求希望

清明节,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故“清明”有清风送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首《清明》奠定了清明节祭奠古人的悲伤情调。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的这首《苏堤清明即事》又记叙了清明游春的欢快情景。

《岁时百问》里说: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就融合了寒食祭祖、礼敬先人和上巳郊游、踏青赏春的清明节。也成为一个“哀乐合一”的节日。

清明,一个“三节合一”的重要节令

春花之艳

现代的清明,去先祖墓前祭扫,顺便远游踏青,得以亲近大自然,身心得到放松,吐故纳新,感受春天的生意盎然。在追思先人、敬畏生命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带给人们生命的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