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作者:百味故事驿站

书接上文,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05 诸侯纷争

在分封时,项羽对刘邦还是心有芥蒂的。在范增的谋划下,他将刘邦分派到巴蜀为王,那里在古时是荒凉的盆地。刘邦见项羽分自己到如此鸟不拉屎的荒蛮之地,火冒三丈,按论功行赏的话,他应得的远不该如此。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西楚霸王--项羽

他手下的部将也都愤愤不平,希望刘邦起兵反项羽,但第一谋士张良这时站出来,劝刘邦还是忍一忍,他现在还不是项羽的对手。

刘邦虽和项羽一样,没读过多少书,但他骨子里没有像项羽那样高傲自大的毛病。尽管他很愤怒,但仍然听进了张良的话,压住了火,并请项伯到项羽面前为自己说好话,多讨要些封地。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又和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所以愿意从中调和。项羽得知刘邦低头向自己讨要封地,心里挺高兴,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刘邦从蜀王变成了汉王,地盘大了一圈。范增事后得知此事,不禁捶胸顿足,直呼大祸不久矣。

一日,义帝(傀儡楚怀王)被杀,据说是项羽派人所杀,刘邦借此理由,起兵讨伐项羽。而此时,齐国因不满项羽的分封,起兵叛乱。项羽正亲率大军,赶赴齐国镇压,自己的大本营彭城兵力薄弱。

刘邦直入彭城,一举拿下项羽老巢。项羽在战前得知此事,大怒,决心一定彻底消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邦。项羽周密部署作战计划,兵分两路,一部分兵力继续镇压齐国叛乱,自己则精挑细选3万兵马,悄悄调兵回巢。

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刘邦,没想到项羽带兵杀回。双方在彭城进行激烈的交锋。结果,项羽再次以少胜多,仅用3万兵力就全面溃败了刘邦的56万大军,造就又一有名战役——彭城之战。

刘邦险些丧命,落荒而逃。项羽夺回彭城后,没有趁势继续追杀刘邦,歼灭残余,这是项羽又一次轻敌的表现,高傲自满使他打心眼里看不起刘邦和其他对手,只要他想打,就一定能打赢。

刘邦残余退守荥阳、成皋一带,和项羽形成了长期对峙。项羽有恶必惩,见刘邦已受到教训了 ,他又调转马头去讨伐齐国。殊不知,此时开始他已在走下坡路了。

06 楚汉夺齐

刘邦来硬的不行,就在张良的计策下,挑拨和瓦解项羽与部将英布的关系。最终,英布投靠了刘邦。后又在陈平的离间下,赶走了项羽身边的大谋士范增。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项羽已失去了左膀右臂,元气大伤,但他自己还不知。他一直以来在齐国和刘邦据守的边界线之间来回奔波,内部消耗极大。

刘邦一边养精蓄锐,一边也悄悄瞄准了齐国。齐国是战略要地,攻下齐国就可以瞬间扭转乾坤,改变天下格局。刘邦派名将韩信攻打齐国,竟旗开得胜,齐国被收归刘邦所有,一时间,刘邦实力远超项羽。

一向居高自傲的项羽开始有些心慌了。他终于放下身段,先是派人劝说韩信自立为齐王,形成三分天下稳固的局势,但被韩信拒绝了。后又同意了刘邦一直以来的求和,愿以鸿沟为界共分天下、和平共处。

07 垓下决战

然而,刘邦这时不干了。如今局势不同,大半天下在自己手上,项羽的实力也大不如前,这是扳倒项羽,夺得天下的绝妙时机。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垓下遗址1

垓下遗址

于是,刘邦突然毁约起兵,杀向项羽。楚汉再次开战。项

羽仓促应战后不久,就失守了固陵、陈县等地,他赶紧改道引兵至垓下,开始作决战的准备。

垓下之战,项羽又一次以一敌百,10万人对阵60多万。虽他有多次以少胜多的经验,但这次刘邦派出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强将中的强将。项羽的队伍被三面包围,四面楚歌。

面对劲敌,项羽率领的部队始终保持着纪律严明、无畏艰险、军令畅通的良好作风,就一如此前八年的行军作战风貌一样。这场血战极度惨烈,楚军没有逃兵,只有冲杀,10万的部队在短时间内就战死了8万多,几乎全军覆没。

项羽一生骄傲无比,尤其是在率兵打仗这方面,一直是他最自豪的地方。自他开始率兵起,都是百战百胜,还有几次以少胜多的漂亮仗载入史册。

垓下之战,彻底摧毁了项羽的全部兵力,击碎了他心中所有的憧憬和骄傲。他不想逃生了。在被追兵逼至乌江边,负责江上船只航运的亭长正在停船靠岸。亭长见到浑身满是伤的项王和他的26个部将时,震惊不已。

亭长立即准备起船,让他们渡江,这样后面追兵没船就无法再追杀。可项羽拒绝了亭长的请求。

他下了马,将缰绳递上。亭长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接住。项羽对他说:“这匹乌骓马,五岁正当年,它随我出生入死,我曾骑它一日行千里,所向无敌,如今不忍杀死,就赠予你吧。”

然后,项王目送亭长带着乌骓马驾船离去。许久,他回头令26位部将们下马,将马放生,然后全部背对乌江,紧紧集结列队,排成三面环阵,准备最后一场血战的到来...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霸王别姬

项羽是天生的将领,论行军打仗,无人能及。为人作风正派,一身傲骨,做事光明磊落。作为将军,最后战死杀场,也算是他将领生涯的最好归宿。

但实话实说,和刘邦比起来,项羽没有多少政治领袖的才能。有好几次得天下的机会摆在眼前,他都没有抓住。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他是骨子里的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像恶灵一般,如影随形。这导致他出现三个大问题。

出道即巅峰的项羽为何最终乌江自刎?(下)

垓下遗址2

一是思想认知产生偏差,楚本位思想严重。项羽心目中楚国是比秦国更先进的国家。他对秦始皇创建的封建帝制不认同、不接受,所以他自立为西楚霸王,而不是建立帝制,回自己老家那边定都彭城而不是定都咸阳。而刘邦在这个问题上,也面临同样的选择。刘邦没有教条,吸纳了新事物,选择了沿袭秦制。此外,项羽也正因对楚家族的依赖心理,他始终在项伯和范增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偏向项伯,导致一系列决策失误。

二是导致严重轻敌,同时也对使阴招不屑,想当然地以霸王自居。他俯视和分封其他各诸侯国,招致各路诸侯的不满,为自己后来留下无穷的祸患。项羽也是同样俯视和瞧不上刘邦的,所以就算在鸿门宴和彭城之战时,都放过了刘邦,也不以为意,感觉就像是猫逮老鼠,逮了放,放了逮。

三是固陈守旧,无法吸纳新观点新事物。他听不进不同的声音,自以为是,这样他身边没有多少谋士能留得住,最后就剩个项伯和范增。项伯按今天看来,算是个刘邦打入项羽内部的间谍奸细,为项羽出的主意都是助他灭己的馊主意,只有一个范增是实实在在为项羽出谋划策打天下的人,但他最后也是黯然无奈地离开了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