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作者:萧魏讲历史

前言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越来越发达,随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各种的消息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让大家产生错误的判断。

其实我们看到的影视剧与小说也不是完全出于真正历史的,有很多故事都是来源自无法考究的野史。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如果我们肯静下心来,坐在图书馆,好好翻看大陆古代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历史中记载的人物和故事存在很大的误差理解。

我们在认识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认真地去查证,不要把事实与小说混为一谈。

在古代曾经出现过四个最有名的谎话,许多人对此都是深信不疑,甚至还将其写入了课本之中。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殊不知,我们对其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看待事物,我们对这些记载也都只是道听途说,便信口开河,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四个最著名的谎言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又是怎么知道他们说谎的呢?

康乾盛世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难得的明君,他们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勤政爱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三位帝王,都非常的重视农业,发展商业,还举用贤才,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清王朝逐渐走向了繁荣。

在这个时期,大清王朝的国力逐渐强盛起来了。经济上有康熙年间的盛世繁荣,政治上有雍正时期的整顿吏治,和乾隆时期的盛世繁荣。

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保障,百姓们也都能在维持温饱的同时,送孩子去私塾读书。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在当时,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实力都是空前强大的。康乾盛世也被人们称为“康雍乾盛世”

盛世之下,也有着许多的弊端。但是在历史上,康熙和雍正这两位帝王,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大清推向了鼎盛之期。

在康熙时期,农业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雍正时期,人口增加了很多,而且商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而乾隆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这个盛世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是在那个时期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雍正整顿吏治,实行了摊丁入亩政策,这一政策有效地减少了人口数量,也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将官员们的工资降低了很多。而且雍正还实行了养廉银制度。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但是,繁华之下,有着太多的弊端,乾隆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是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在当时,没有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来约束官员们的行为。

所以这一现象也导致了官吏的腐化堕落,这些官员也开始逐渐影响到百姓的生活,社会矛盾逐渐被激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在乾隆时期,各地之间出现了许多的小规模农民起义,而这些起义都是由于人民生活困苦所引起的。

起义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清政府选择采取惩治官吏的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对策。

这些官员嘴上说改掉陋习,但背地里依旧老样子,继续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困苦,即便是历代的帝王,也无法改变这种局面,最终将大清带入了灭亡的深渊。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秦始皇焚书坑儒

在周朝被推翻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诸侯争雄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国家之间进行都会互相争战,转身也会化敌为友。

在这个时候,为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各个诸侯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的发展,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上也非常的发达,因此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但遗憾的是,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大多数已经失传,一个是因为年代太过古老,已经难以保持完整,另一个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和阴阳家都有着各自的思想,其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而法家和阴阳家则是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在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秦始皇采取了统一政策,从而使得国家更加团结。

然而,在统一之后,秦始皇却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所有的思想统一起来,不再允许个人拥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想法。事实上,这一想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了,只不过没有秦始皇那么疯狂罢了。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秦始皇一统后,命令将大量的儒者烧死,同时他也拒绝了儒者的统治,而是选择了法家,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了无数的伤亡,也让无数的书卷被烧掉,这也是秦始皇被世人诟病的原因。

而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靠的就是当时秦国内部非常团结,而他们之所以团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统一了。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事实上,秦始皇焚书坑儒并不是为了消灭儒家,而是为了消灭一些以儒家为幌子,坑害平民,招摇撞骗,甚至还破坏了整个国家的安定的江湖术士,这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人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好事。

秦始皇执政以后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他认为如果不对这些江湖术士进行处理的话,那么国家很难保持安定。

为此,他毅然决然的下达命令,将那些蛊惑人心的江湖术士全部斩尽杀绝,甚至还有与他作对的儒家,由于手段过于残忍,所以一直被人们诟病,但他也的确杀死不少无辜者,焚烧了不少有益的典籍。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烽火戏诸侯

我们在上学时,都学习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周王朝末期,一个叫做周幽王的昏君,他有一个叫做褒姒的漂亮妃子,周幽王在和褒姒在一起后,整日寻欢作乐,根本就不关心国事。

他泡在美女堆里纵情声色,整日过着奢靡的生活。后来,更是动用了大量的工匠,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而且周幽王对褒姒也是疼爱有加,对她有求必应。大臣们见皇上如此昏庸,便一起上奏,希望周幽王处死褒姒,周幽王在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还因为褒姒而挑起众臣之争。

我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相关资料是,褒姒是一个高冷美人,平日里总是不苟言笑。

有一次王都爆发了战乱,战乱四起,各大王公贵族都被战乱惊动,纷纷赶来增援,被褒姒撞见,她觉得很有意思,便被逗得开怀大笑。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周幽王是第一次见褒姒笑的如此开心,在褒姒的请求下,周幽王再次点起烽火。

要知道在当时,点起烽火就代表着,周幽王遇到了危险,附近城池的将士们在看到狼烟滚滚后,便会骑乘快马第一时间赶往国都。

等将士们赶往国都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发生战乱,点燃烽火不过是因为,周幽王想博褒姒一乐,将士们对周幽王此举更是十分伤心。

大臣们也是连夜启奏,批判褒姒蛊惑皇上,希望周幽王处死褒姒,还周朝一个明君.

周幽王在此次事情结束后,并不满意,他见褒姒整日苦闷,便决定再次点燃烽火,将士们又是迅速奔袭而来。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却万万没有料到,一朝天子,竟然把点燃烽火这一重大举措,当做儿戏,还点燃了两次,只为博妃子一笑,他们愤怒之余,也无可奈何。

从那以后,将士们不再相信周幽王,当王都真的出现敌人,周幽王点燃烽火时,没有一个人前来救他。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所有人都认为是周幽王在玩弄他们,于是就没有人过来,最终,大周也就从此灭亡,这真是可笑至极。

大家都以为周幽王是在欺骗臣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周幽王毕竟是一国之主,就算他再愚蠢,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直到后来清华大学整理竹简时,才发现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的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申皇后反对周幽王废除太子。所以申皇后回到申国求援,结果周幽王得知消息之后,决定发动战争。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结果被大戎族联手消灭,后世流传下来的传说,都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浅薄。的确,越是了解历史的人,见识越广,对世界的理解越深,对历史的理解也就越多。

火烧阿房宫

到了现在,我们只知道在《史记》中记载了阿房宫的建筑规模,但具体的细节我们却不得而知。

历史上的阿房宫被项羽烧毁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谜团,当年的秦始皇,强迫平民,建造阿房宫,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所以项羽在来到咸阳后,便火烧阿房宫,这既是一种对秦朝的反抗,也是一种对将士们的激励。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但其实项羽并没有烧毁阿房宫,要知道在阿房宫赋这首诗里,阿房宫的雄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既然是那么大的建筑,怎么可能仅凭项羽的一把火,就烧的一干二净呢?

而且在考古学家进行实地考察后,并没有在在阿房宫建立的地方并没有找到焚烧的迹象,而且也没有在焚烧过后遗留下来的灰土的痕迹。

其实在考古人员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建筑遗址,在这些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砖块和泥土,从这些地方可以判断出当时的阿房宫是没有被烧毁的。

从实际出发来看当时的阿房宫可能仅仅建造了一个地基而已,并没有古文中写的那样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你可能深信不疑的历史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真假难辨

结语

总体而言,我们所熟悉的许多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都还没有得到证实,并非全部的史实都是完全准确的,我们对过去所掌握的东西也并不完全,要想要更深层次地理解,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

我们不能在没有了解事情的本质之前,就对一个人进行批判,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也令人不耻。

这也要依赖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和学者展开探索。但是,我们也要保持一个求真的态度,不能有任何的偏见,否则就会让人觉得好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