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作者:古史迹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文|古史迹

编辑|古史迹

“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这是《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徐世勣的评价,这位中国历史上堪称千古一帝的君王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能臣猛将。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但即便如此,李世勣也是他心目中的一道活长城,这位唐朝初期的名将,足智多谋,为大唐的初期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许多贡献,在大唐共辅佐了三代皇帝,尤其是在唐太宗一朝。

他追随唐太宗平定四方,建言献策,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军师,然而他在临终时却为家人留下遗言:自己的后代如果出现高人又行为不轨便不能留,否则一定会造反。

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大臣,一生为国而战,他的后人又怎么会造反,他又怎么会知道。

然而后来果真如他所说,自己的后人与朝廷作对,最后不得善终。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出身世家的瓦岗将领

“瓦岗山上众将散,一统江山归大唐。”

作为隋末著名的起义军势力,瓦岗山前期的实力尤为强大,连李渊的起义军都难望其项背,而徐茂公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历史上的徐茂公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家境殷实,徐父和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但凡远亲近邻只要有需要帮忙的,父子都愿意能帮则帮。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隋朝末年,在隋炀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国政下,隋朝的统治逐渐走到了末路,天下狼烟四起,无论是农民草莽还是各个贵族集团,都先后起兵自立为王。

徐茂公见此时天下大乱,朝廷不得民心,就参加了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农民起义。

徐茂公足智多谋,给翟让的起义提了许多有用的战略和建议,因此翟让很快就召集了一批人马追随他。

此时隋军出兵两万想要剿灭瓦岗,翟让畏惧企图逃走,但徐茂公制止了他,并对瓦岗军采取了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将隋军一举歼灭。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大业十三年,李密在瓦岗自称为魏公,而徐茂公被李密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在徐茂公等人的支持下,瓦岗军很快强大,成为当时的一大势力。

然而,随着瓦岗实力的大增,其内部开始出现矛盾,李密也并非是个能真正成就大业的明君。

为了排除异己,先是翟让在宴会上被李密杀死,徐茂公也受了重伤,为了安抚人心,李密将翟让手下的旧部分给徐茂公等人。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翟让的死也终结了徐茂公的瓦岗生涯,瓦岗山上乱作一团,最终瓦岗众将离心离德不欢而散,瓦岗起义也就基本失败了。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归顺大唐屡立战功

公元618年十月即武德元年,瓦岗兵败王世充,李密率领瓦岗众人归顺李唐,此时的李渊已经在长安称帝,李密归降以后原来的属地由徐茂公暂为接管。

此时的徐茂公在李唐非常受重视,甚至超过了其余诸将,但是历史似乎给人开了个玩笑,徐茂公就是不能做主帅。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徐茂公如果在李世民或者李靖麾下作战,那就是一员无可匹敌的猛将,但只要自己一做统帅,就没有那种所向披靡的锐气,仿佛有劲没处使一样,历史就是这么奇怪。

归顺大唐之后,徐茂公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诸侯,最终也迎来了他命中注定的一战。

贞观三年,大唐北击东突厥,徐茂公率领一路人马出击,打通袭击颉利可汗的道路,徐茂公奋力厮杀,使得突厥溃不成军,最终唐军合围,活捉颉利可汗。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这一战是徐茂公生涯的最高点,当然,他一生中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比如锁五龙时随军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等等,但是和平定东突厥比起来,那都是小巫见大巫。

正是因为在大唐屡立战功,所以徐茂公才获得了无上荣耀,被赐予国姓,赐了他李姓及良田和宅院,从此,徐茂功的本名徐世勣改名为李世勣。

这是徐茂公的第一次改名。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徐茂公在朝为官,始终能做到公私兼顾,这一点我想是所有老板都比较喜欢的。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公私兼顾,尽享殊荣

能够反映出徐茂公公私兼顾的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徐茂公归降大唐时期,徐茂公的请降书信始终是写给李密,无论是献出土地还是功劳,时时刻刻不忘旧主的知遇之恩。

第二件事是在李密死后,李密归降大唐但是心术不正,反叛被杀,徐茂功向李渊上奏表示自己曾经是李密的下属,请求李渊允许自己和其他旧部一起将李密安葬。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第三件事是处理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谋反,徐茂公审案时极尽公平,最终成功推选晋王李治为太子。

徐茂公如此忠贞,李世民也是给了足够的回报的。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画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徐茂公也在其中。

到了唐高宗时期,他依旧是皇帝非常倚仗的一位重臣。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为了让高宗李治意识到徐茂公的重要性,李世民还耍了个小心眼,先是将徐茂公贬为外官,并告诉李治将来要任命他为仆射,这样他才会更好的为李治效力。

赐姓、封官、交代儿子重用,徐茂公在李世民这里,可以说是享尽了殊荣,不过这个徐茂公是不是和我们以前认知的不太一样?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传奇小说中的瓦岗军师

徐世勣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而在清代长篇章回体的英雄传奇小说《隋唐演义》中。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他是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他身穿道袍,手拿拂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即便是大敌当前,他也能靠着自己的神机妙算巧妙化解。

隋唐系列的小说广泛流传的同时,也让徐茂公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每一个看过隋唐故事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这个神机妙算的军师。

不过这个创作也是有迹可循的,徐茂公在瓦岗的十几年间为瓦岗的壮大出谋划策,与各地军阀及朝廷作战中屡战屡胜,使得瓦岗这支农民起义军在隋末成为一方势力,他是瓦岗当之无愧的军师。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所以在创作小说时,瓦岗猛将太多,权衡之下就将徐茂公塑造成了仙风道骨的军师角色,削弱了他的带兵打仗的能力。

小说里的徐茂公虽然能够出谋划策,但很少会带兵上阵,但现实历史上的徐世勣却是大唐不折不扣的一位开国大将。

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能征善战,是贞观朝二十四功臣之一,无论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唐高宗李治及后来的武则天,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十分器重和尊敬。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只是随着小说的影响和流传,相比起他的本名徐世勣,徐茂公这个名字反而更容易让更多的人知道。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临终遗言,一语成谶

徐茂公少年时正是隋末英雄纷纷起事的时代,他凭借自己出众的能力先是在瓦岗做出一番事业,后来归顺李唐更是辅佐三朝皇帝,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作为唐朝的开国名将,徐茂公不仅仅是足智多谋,战功赫赫。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在备受君王器重的同时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直谨言慎行,一直把家族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上。

尤其是看到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境遇后,他更加明白君王所给予的荣耀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即便是在临终前,他依旧给自己的后人留下遗言,如果自己的后代出现了能力出众但行为不轨的人一定要杀掉,否则必会造反。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的遗言在未来的某一天居然成真。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徐茂公一生为大唐的稳定和开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效力的每一代君王都对他十分欣赏器重。

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生荣死哀,就连他的后代也可以继续继承他的爵位,延续他的荣光,由于他的儿子早逝,爵位就由他的孙子徐敬业来继承。

徐敬业又名李敬业,皇帝为徐茂公赐了李姓以后他的后代也随之改了李姓,李敬业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而它自己又本就善于骑射,足智多谋,曾做过眉州刺史。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多元的一个时代,尤其是武则天称帝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最高统治者。

但是对于武则天的称帝,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确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其中,李敬业就是反对武则天执政称帝的一个。

总章二年,唐高宗李治驾崩,李显继位,但次年就被武后所废,豫王李旦被武则天立为皇帝,这时候的武侯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大权,李旦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也是这一年,李敬业和弟弟李敬猷等人因事获罪被贬为柳州司马,贬官让李敬业等人心里很是不满,他同魏思温等人一起,打着恢复庐陵王帝位的幌子开始作乱。

为了名正言顺,李敬业在扬州起兵时还打着已故太子李贤的名号。

李敬业的谋反武皇自然不会放任不管,很快朝廷出了三十万兵马讨伐李敬业,同时,因为李敬业的谋反,祖父和父亲也被掘墓砍棺,削去了官职和封爵,恢复了本姓。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拥兵数十万的李敬业显然野心勃勃,起兵之后他并不接受温思魏等人的主张,坚持要去攻打洛阳,李敬业的造反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在李孝逸和江南大总管黑齿常之等人的进击下,李敬业最终兵败身死。

徐茂公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居然一语成真,也许是因为他的智谋和远见,也许是因为他辅佐了三代李唐的皇帝让他明白了身为臣子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他才会在临终时留下那样的遗言。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碌碌无为也好过行为不轨,犯上作乱,事实证明李敬业的谋反并不能阻止武后称帝的脚步,反而让自己身首异处,家族曾经的荣耀和功绩也因为自己的造反而被剥夺。

这一切的确如徐茂公预料的这样,这位足智多谋的大将多年的政治生涯让他明白,如果能力和本事不能为君王和朝廷效力,甚至可能会祸害朝廷,成为君王的眼中钉,那自然只有被除掉这一种可能。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定杀之,否则必造反,果真应验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的一个时期,也许正是因为人才济济,才会让大唐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巅峰,才会有贞观之治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