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帝建避暑山庄的实际目的

作者:小小张晓晓

清朝皇帝夏宫,康熙42年(1703年),为康熙皇帝指示修建避暑山庄。宫殿位于河北承德武烈河西岸狭长谷,距北京市200公里。避暑山庄建成于乾隆55年(1790年),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规模是现有古典皇家园林最大。避暑山庄最大的特点是山间有园,园内有山,分为宫殿区和园林景区两部分。其中,园林景区分为湖区、平原区、山区,有殿、堂、楼、馆、亭、榭、阁等100多栋建筑,历代皇帝钦定的有72处景观。

康熙帝建避暑山庄的实际目的

清朝的宫廷建筑主要是金色的墙壁和宏伟的氛围,避暑山庄可以说是非常不同的。它放弃了紫禁城、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的标志性红墙和黄色瓷砖,都覆盖着灰色瓷砖的顶部。避暑山庄的设计和建造者敢于在建筑过程中进行如此大的改革,这与康熙皇帝是分不开的。

即使把康熙皇帝放在整个中国君王史上,也是一位难得的贤君。他知识渊博,智勇双全,心中有真知灼见。康熙皇帝在16岁时切断了鳌拜的政党。在他近61年的长期政治生涯中,他宣布将终止圈地,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省,平定噶尔丹叛变,打击沙俄侵略阵营……并且深知节俭的重要性,他总是以“勤俭能兴邦,奢华能亡国”的道理自勉。因此,在修建避暑山庄时,他会提出用灰瓦盖顶,想要突出的是“勤俭”的理念。避暑山庄开工时,康熙市曾专门标明建设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称“陶甓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逾侈之费” 。

康熙帝建避暑山庄的实际目的

避暑山庄楠木殿最能体现康熙皇帝的“勤俭”理念。宫殿采用纯楠木结构,天花板和门窗也采用楠木雕刻,顶部覆盖灰瓦。所谓楠木殿,俗称避暑山庄正殿“淡泊敬诚殿”。诸葛亮的《诫子书》含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句子,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因此,康熙帝以“淡泊敬诚殿”为宫殿命名。所谓“淡泊”,就是不欲净心,没有太多奢望;“敬诚”是指只有在安静的心态下才能修身养德,追求崇高的目标。

除了康熙皇帝个人偏好的影响外,避暑山庄选择了灰色的屋顶,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非常有观赏价值的。这座宫殿位于山上。如果你选择红墙和黄色瓷砖的设计,而不是天然的野生乐趣,选择灰色的屋顶要和谐和美丽得多。 一些以前参观过避暑山庄的游客感到困惑。为什么一座皇家宫殿建得这么简单,而位于宫殿东侧和北侧的外八座寺庙却如此辉煌?

康熙帝建避暑山庄的实际目的

这些宫殿有不同的汉、蒙、藏风格,一个个壮丽,高大巍峨,装修规格甚至超过了宫廷。康熙皇帝舍不得给自己的行宫花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逾侈之费”,为什么愿意在这些寺庙上涂上金漆,油漆,铺玻璃瓷砖甚至金瓷砖?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各民族关系。他们希望宗教能成为维持各民族关系的桥梁,从而减少战争。因此,当时有人说寺庙不修长城。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金碧辉煌的寺庙矗立在简单的避暑山庄旁,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