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作者:轻鸢

1996年的世界大事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了。另一个很小的新闻,是那时49岁的阿诺·施瓦辛格,发现他的事业正在急速下坠:1996年他主演的《蒸发密令》和《一路响叮当》,票房却都差强人意。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还是票房宠儿,但他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年近50的施瓦辛格亟待转型,他想像当年的喜剧电影《龙兄鼠弟》和《幼儿园警探》那样,挑战不同的形象。

感谢多莉将克隆的话题炒热,2000年阿诺推出了一部关于克隆人的电影《第六日》,但事与愿违。那么饶富野心的《第六日》如何落得失败的下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施瓦辛格在电影《第六日》中饰演未来世界的直升机驾驶员亚当。在这个世界里,克隆技术非常成熟。如果你女儿最爱的宠物不幸去世,你可以在她上学的时候去商场快速克隆一只,而她回家后不会发现任何异常。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克隆人类是被严格禁止的。这条被称作「第六天法规」的禁令防止人们像上帝一样在第六天造人。

亚当与这些克隆技术没有任何关系。直到某一天,他参加了公司的健康检查。他不知道的是,这项检查事实上「下载」了他的人生回忆,并将这些回忆灌输到一具跟他一模一样的克隆人身上。但是阿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事实:当他下班回家后,惊讶地发现另一个他早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而他已经陷入腐败政客和反克隆组织之间的恶斗中。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第六日》:那不是鬼娃恰吉!

亚当真是衰,他应该抄起电离子轨道枪,把所有还能动的家伙扫成灰烬。但他没有,相反地他很害怕,像个举足无措的倒霉中年人。这很奇怪,因为观众期待看到的是像《终结者》和《真实的谎言》中那样能够用子弹和爆炸解决一切的施瓦辛格。但《第六日》却与观众的预期不同。

施瓦辛格身上的「杀戮」开关很明显被关闭了。当陌生人告诉他必须跟他们走才能解释清楚时,观众很清楚这些陌生人就是坏蛋,而他应该立刻出手。但他没有,他甚至还想跟不速之客讲道理:“听着,我不认识你们……”。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当然,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片段。整部电影还是有很多飞车枪战、激光枪引发大爆炸,以及未来直升机的激烈追逐镜头——施瓦辛格还是能够空手拔起锁在地上的铁椅。

但是,施瓦辛格在电影中像个普通人的片段也不少。例如,他甚至无法阻止女刺客跳进车里。在其他的电影中,这种情况通常用一拳就可以解决问题。

观众敏锐地意识到:《第六日》不是《终结者》,它理应是充满肾上腺素的激烈打斗,在克隆人世界掀起一场血战。施瓦辛格似乎从动作英雄降格成了菲利普·迪克小说中的主角,经常感到困惑和无助,只能不断逃亡。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第六日》:剧情牵扯生化技术,那一定要有生化怪物

是谁剥夺了他的神力?是谁让观众失望了?是谁让《第六日》变成《银翼杀手》拙劣的复制品?

答案是他自己:他不想再做无脑的动作英雄了,他确实想成为菲利普·迪克笔下的银翼杀手,面对混乱失序的科技发展,无能为力却又绝望地试图螳臂当车。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第六日》和《全面回忆》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是这样的:《第六日》确实原本想要拍成一部《终结者之克隆阴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高强度动作大片。

这部电影请来了曾执导《雪山怒吼大追缉》和《007之明日帝国》的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他是80年代惊悚动作电影的高手,拍摄这种平凡人身陷巨大阴谋的作品小菜一碟。

更何况,《第六日》有超过8千万美金的预算,应该更能让他大显身手。

但是,他却发现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男主角,并不想再拍一次《终结者》。

导演回忆道: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我想让《第六日》拍得聪明一点,它少了一点科幻小说味道,增加了更多真实感。当时的阿诺,已经准备好要显露更多的演技,因为他真的想要转型。所以《第六日》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终结者》和《真实的谎言》那样的动作强片,而施瓦辛格已经下定决心,他知道他需要去饰演一个懂得沟通、还有人际关系的角色。
我知道他给人的形象就是肌肉猛男,但他其实也花很多时间下棋——而且他下棋很厉害。没错,他是毋庸置疑的动作巨星,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发挥,但大家看不到的部分。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导演修改了《第六日》的核心,让它与题材非常类似的《全面回忆》区分开来。

于是《第六日》里的亚当更加优柔寡断,他只想从克隆人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美满家庭,而不是毁灭邪恶企业的阴谋。但他甚至对那个偷走他身份的克隆人也下不了手:当他举着枪偷偷从后面接近克隆亚当时,原本只要扣下扳机就能一了百了,但他竟然心软了,他摇了摇头离开了……

《第六日》里的施瓦辛格不像其他电影里的施瓦辛格,这次,他想做一个「人」,而不是那些无脑的魔鬼杀人机器。

他表示: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亚当并非观众所熟悉的典型动作英雄,不是那种从一开始就可以轻松揍扁所有敌人的角色。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挣扎,亚当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庭和人生,只能通过学习反击来实现。与此同时,追捕他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危险和邪恶。如果你能想象当你下班回家时,期待着家里的惊喜生日派对,但发现有个长得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已经在家里享受了……并且此时两个陌生人告诉你,你被克隆了。如果其他人得知这个事实,你和你的家人将会陷入困境。
再看一次《第六日》:亟待转型的施瓦辛格想要成为新世纪银翼杀手

阿诺现身《第六日》首映

施瓦辛格的转型动机值得敬佩。

在他的动作电影《蒸发密令》反响平平之后,这种另辟蹊径的企图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蒸发密令》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差。

导演想要达成施瓦辛格的心愿,他也非常努力地不开枪(电影演了将近一小时时阿诺才开了第一枪),但是《第六日》的成果看起来却非常混乱。

亚当的天人交战,在大银幕上看起来只是无谓的拖延时间,而动作桥段也没有呈现观众期待的「施瓦辛格奇观」。

《第六日》不是《银翼杀手》也不是《全面回忆》,它变成了两者之间尴尬的存在。

观众告诉施瓦辛格,他们不接受他的巨大改变:《第六日》成为他此前14年来美国票房最惨淡的作品,只胜过1986年的《边缘战士》。

让我们忘记票房,忽略他的转型决心,因为他很快就去参选加州州长了。

现在再观看《第六日》,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部电影的野心之大:它尽可能地融入了2000年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元素。除了像菲利普·迪克小说中常见的自我定位和克隆科技的伦理争议,还有虚拟现实机器人、AI儿童玩偶、从视网膜克隆生命记忆、克隆人的幻肢感、程序控制的动物兵器等等。

每一个元素都能成为一系列科幻电影的独立主题,但《第六日》却试图将它们全部包含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更真实的未来世界,但显然超出了导演的能力:他可以讲述一个小故事并制造紧张刺激,却无法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虚构世界。

然而,《第六日》仍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虚拟女友可以自动帮你拉裤链,罗伯特·杜瓦尔会勃然大怒,还有那款酷毙的未来直升飞机,但电影的制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这些元素的潜力。

虽然《第六日》包含许多佳句,但它永远无法成为一部名作电影。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佳句不有趣,即使23年后,这些元素仍然可以带给你一些乐趣。你可能甚至无法猜测出亚当最终的计划,一个孤身一人如何对付能够无限克隆的坏蛋?

《第六日》:直升飞机非常酷

《第六日》是施瓦辛格在踏入政坛前的最后一部科幻大作,也是他不再成为票房巨星的关键时刻。当然,在《终结者3》或《敢死队》里他看起来仍然很威风,但他已经无法仅凭借明星魅力或原创电影剧情吸引观众入场。作为动作英雄,施瓦辛格为我们带来了80年代和90年代动作电影盛世的精彩。

也许仅从纪念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再看一次《第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