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历史人物,畅谈人物背后的悲欢离合。大家好,我是喜爱历史的柚末,每天分享一个小故事,欢迎大家关注。
我们都知道,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秦朝,完成了统一。可是,大家知道吗?在群雄逐鹿的战国纷乱时期中,先后有四位君王拥有过一统天下的机会,却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之交臂。
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赵武灵王、齐闵王和燕昭王。
一、秦昭襄王
《芈月传》赢稷剧照
秦昭襄王赢稷,公元前325年出生。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芈八子,也就是火爆荧屏的《芈月传》中芈月的历史原型。
《芈月传》昭襄王父母剧照
赢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也是当时距离统一天下最近的君主。他居秦王之位五十六年,在位期间,他授意将士征伐列国,为秦国打下半壁江山。
伊阙之战,秦将白起率军打败了韩、魏两国和东周的联军,使秦国向中原的扩展再也没有了阻碍。
秦赵长平之战,更是整个战国后期重要的转折点,秦将白起不仅杀掉了赵将赵括,更是坑杀了40万赵军,赵国势力被狠狠打击,再也没有抗秦的实力。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还于公元前272年,诱杀了义渠王,彻底解决了来自秦国疆域西部的威胁。
《芈月传》义渠王剧照
公元前256年,秦国在攻韩过程中俘虏了周赧王姬延,灭掉了东周。
此外,秦昭襄王知人善任,重用谋臣范雎,对外创造并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了六国的合纵,削弱了六国的力量。
若不是因为暮年的秦昭襄王偏听谗言,导致了民生凋零,否则以秦国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灭亡六国不过弹指之间。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病逝。先后继位的秦孝文王赢柱和秦庄襄王子楚分别在位三天和三年,短暂的在位并没有时间和机会完成大任。
这样,肩负统一六国的重任便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庄襄王的儿子秦王嬴政这位“天选之子”身上了。
秦始皇画像
二、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评价其为“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从这一句评价中可以看出赵武灵王的一生绝不是庸庸碌碌的。
赵武灵王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继位。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赵武灵王初继位时只有15岁,面对秦、魏、楚、燕、齐五国派来精锐军队前来吊丧的行为,他不仅能看清局势,还提前布置,用强硬措施针锋相对,挫败了五国精兵,戳穿了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保住了赵国的基业。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极大提升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吞并四邻的中山等国,为称霸北方奠定了基础。
倘若,赵武灵王的执政照着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统一天下有极大的可能。但是他的一念之差让他失去了机会,也为自己奠定了不幸的结局。
事情还要从赵武灵王的后宫说起。早年,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妻,生有公子章,已经立为太子。
后来,韩夫人逝世,赵武灵王另娶吴氏女,吴氏也生了一个儿子即公子何。据传,吴氏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去世前她向赵武灵王提出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这本是关系国本的大事,不想赵武灵王脑袋一热,竟然真的废黜了公子章,立了公子何,并禅位给他,自己做了太上皇。
赵武灵王心中亏欠公子章,便想尽办法用赏赐去弥补,但却没能阻止后期公子章的反叛。最终公子章被杀,赵武灵王也在宫闱内斗中被活活饿死,一生的丰功伟绩落得个唏嘘的下场。
三、齐闵王
影视剧齐闵王剧照
齐闵王有个好基础。他的父辈们励精图治,发展国力,在战国初期,齐国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样背景下继位的齐闵王,是妥妥的“富二代”。手中掌握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他本人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频繁的对外战争,屡建奇勋,奠定了他一统天下的实力。
那为什么最终齐闵王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呢?
因为——失了民心、臣心!
齐国有位直言批评齐闵王过失的百姓,被齐闵王知道后直接杀掉了。这件事让齐闵王的声望一落千丈,百姓对齐闵王十分失望。
后来,齐国宗亲中有个叫陈举的人,同样因为直言不讳,也被齐闵王处死了。从此,齐国宗亲渐渐和齐闵王离心。
失去了民心、臣心的君王,又怎么能统一天下呢?他统治后期骄傲自大,穷兵黩武,令齐国内部土崩瓦解。多年征战让齐国得罪了其余众国,最终引发了燕、秦、韩、赵、魏“五国伐齐”,他也被自己的相国杀死。
一统天下,称霸中原的美梦,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燕昭王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燕国,也有一位这样一位复仇君主,他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也是有能力统一天下的。
燕昭王
他的父亲燕王哙在位后期,年事已高不问世事,大权旁落到国相子之手中。子之阴谋夺位,哄的燕王哙让位于他。
子之为王得罪了燕太子平为首的贵族们,燕国的邻国齐国为了渔翁得利,竟派出军队公开支持太子平,导致燕国内乱。
内乱中,燕王哙、子之、太子平相继去世,燕国无君两年有余,如果不是赵武灵王帮助在韩国为质的公子职(燕昭王)回到燕国继位,恐怕燕国就会亡于内乱了。
燕昭王在燕国身处水深火热的情况下继位为王,他兢兢业业干了28年,谦卑有礼,招贤纳士,引得各国优秀人才纷纷前来燕国谋生。
在谋臣志士辅佐下,燕国上下一心,财富日益增长。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共同伐齐。齐闵王被杀,齐国大败,国土被分,燕昭王狠狠报了齐国乱燕之仇。战后的燕国步入黄金时代,跻身战国七雄。
相关史料记载,燕昭王在位期间,是燕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绝对有实力完成统一,而最终没有完成这壮举的原因,竟是因为燕昭王为人低调,不喜征战,加之热衷修仙之术,就把统一天下的正事给耽误了。
四位君王虽然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但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依旧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