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当地村民手里拿着一捆新收割的大米。摄影:李佳贤
昆明新华社10月24日电(记者韩帅南)云南省元江县金秋节,南山村梯田种植300亩多年生水稻"云大107"一金。记者24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近日,农乡部水稻专家组对多年生水稻"云达107"示范区进行田间生产验收,结果显示,100亩水稻产量464.8公斤。
图为当地村民和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生产检验验收。摄影:李佳贤
据了解,多年生水稻"云达107"示范区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和元江县农村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多年生水稻在适宜地区只需要播种一次,从第二年(季)开始不再需要耕种、买种子、播种、育种和种植等生产环节,只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就可以实现多年(季)水稻的轻量化生产。该技术显著减少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简化了许多繁琐的生产环节,大大降低了田间劳动的强度,是对少耕水稻生产技术的一种轻度简化。
沂江南洒水机的主要农业产业是水稻生产和养牛,种植多年生水稻可以达到一年两季稻和三根稻草,并且可以连续种植多年。鹏瑞米"三丰收"模式不仅解决了南山村民的口粮问题,也解决了牛的饲料,实现了粮食的稳步增长,是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云南大学胡凤仪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在云南省科技计划等项目20余年的艰苦探索下,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育种特性培育多年生水稻的方法,独创了多年生水稻育种理论体系和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0比1"的突破, 是一种补充完善的水稻育种栽培技术,为水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到目前为止,云南大学已培育出"多年生水稻23号"、"云大25号""云大107"等多年生水稻品种适应多个生态区,其中"多年生水稻23号"于2018年通过云南省,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批商业化生产应用的多年生作物品种,在多年生作物育种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2018年以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省(地区)在全国南方水稻地区组织了多年生水稻试验示范示范,累计试验示范应用12万余亩。
此外,多年生稻技术已在老挝、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伊朗、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测试和示范,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中国智慧和中国在世界稻米生产中的计划做出了贡献。(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