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新媒体时代下,见证奇迹的一年,当抖音铺天盖地的新疆风景以其原始、多样、清新、辽阔的特色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时,无数游客无法按耐美景的诱惑,浩浩荡荡,向着新疆这片广阔天地,奔涌而来。
伴随着新疆旅游的热潮,以前默默无闻的美景与处女地,被当今追求自然、原始的游客奉为天赐,甚至连我的家乡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也被逐步探索与开发,几十年来老旧的民居、公路,瞬间崭新,我们称赞党的好政策,同时也在期盼年轻人何时归来,振兴乡村。
自古以来,天山北坡,就是民丰物富之地,处在天山山脉与北部平原沙漠缓积地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南部的天山原始森林,保水固水,调节空气湿度,天山海拔较高,头顶有终年不化之雪山冰川,山腰气温较低,雨量充沛,动植物品种多样,山下大片缓积脉落,散步着农田与村庄,随着雨水冲刷,天山山脉不停的给缓积地带带来大量富含丰富养分的黑色土壤,同时天山北坡川川浅流、沟沟汇水,你在地图上看到的每一个山沟,都有一股清泉或者大河流淌而下,遇到下雨天气,山洪暴发,几天几夜水声如雷,阻断交通,冲毁扩大岸堤,将齐腰粗的百年松树连根冲起,奔涌之下,夜晚睡觉,躺在床上耳边依然是三四公里外传来的轰隆水声,这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从记事起,我就整日奔跑在洪水扩宽的河道玩耍,平时4公里宽的河道里只有一条冰冷刺骨的河水常年流淌,后来上大学,再回到乡村,这条河越来越小,甚至断流,再也听不到那轰隆的水声,再也看不到那卷着石头和松树的滚滚洪流,以前骑马过河的地方修起了一座双向四车道多垮梁桥,上面刷满彩色油漆,起名彩虹桥,但是那河水,却越来越小,父亲告诉我,家里的麦子地,一年只浇一次水就在收粮食,要不是这黑土肥厚,村民们早已了无生计了,我开始查阅资料,在上游多地探索,试图弄明白,在这偏远的小山村,曾今充沛的水资源,到底去了哪里。
经过实地考察,与老农论证,我认为,虽然近几年气候变化,雨量减少,耕地面积增加,用水量增大,但是我们天山北坡的泉子街镇、大有乡、新地乡,冬至碧流河镇、半截沟镇,依然不缺水资源,南部山区原始森林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平时山中降雨随着沟沟壑壑渗透,蒸发,白白流淌到下游,冬季山区30-50厘米深的积雪、冰川,也在开春时没有被收集储存,而近几年来夏季雨少,秋季雨多,更加加剧了夏季的干旱,加剧了秋季的水资源流失,因为秋季不用水,农田已经深耕待墒,土地休养生息中,水资源就汇集到下游,在者就是这么多年来,水利系统没有更新,我小时候爷爷和父亲义务劳动,修建的石头水泥渠、闸门至今仍然在天山山脚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现在铺设了滴灌,但是没有普及,仅仅在土豆地、个别小麦地进行滴灌,其他的农作物还是大水漫灌,本就不充足的水资源被落后的灌溉理念和灌溉系统再度浪费一大部分,2022年6月我回到家乡,我们家的豆子地、麦子地都已经金黄,才迎来了村村轮换的第一轮水,照样是大水漫灌,因为滴灌时间久、设施贵,在小片地块不实用,种种原因,导致天山北坡一带近6年来水资源匮乏,农田大幅度减产,政府出台很多政策,但是依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也没有改善大部分人的家庭境遇。
我认为,南部天山,应该视山沟走向,下游地势高低,修建多座小水库,因为大水库费钱,需要的资金多,且不符合天山纵深长,沟壑多、散水多,汇集难度大的客观地貌特征。利用多座小型水库,把秋季的雨水,春季的冰川积雪融水收集起来,保有一个固定的量,这个量,是完全可以满足水库所辖下游各村镇夏季灌溉用水量,多余的水量,全年平均的汇集到下游,不影响下游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奇台县的耕地用水,同时上游储水量增加,土地灌溉量正常,才能保证下游地下水位不下降,维持一个基本原状。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农作物品类不合理,以我们泉子街镇为例,处在天山北坡,气候适宜,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2.8℃,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32℃;7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40.9℃。无霜期年平均14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89小时,年总辐射13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355毫米,这样的地区,如果不知道种什么,可以参照同纬度地区,因为温度、日照、降水量基本一致,我们一早种植的大蒜、蚕豆、土豆、小麦,豌豆,产量都不高,需水量较大,同时由于地块太小,不适合机械化作业,难以形成规模,而我们同纬度种植的地区种植的,都是中药材、果木林木等高产出的经济作物,与泉子街镇相同的北纬43度的国内地区:延边、吉林、长春、辽原、四平、通辽,都是以种植板蓝根、边条参、蓝莓、烟草、麻、薯类、果木、胡麻、苏子、甜菜、食用菌,但是这几个地区都有一个规模巨大的种植业,就是中草药,我们泉子街镇冬暖夏凉,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露水充沛,就是天然的种植中草药的高海拔理想之地!这里不适合种植各类经济类农作物,因为种植这些农作物需要的护理知识多、用水量大、非机械化下收割量大,在劳动力缺乏、村民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下,中草药乃至中草药形成规模,打造中草药之乡、之都,建成中草药深加工基地,加上南部山区畜牧业的牛羊粪,最终配套成为无公害中草药有机种植加深加工基地,才是泉子街镇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然,当前新疆旅游热下改造民居和交通,改善硬件设施,充分发展旅游业,让村民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红利,也是另外一条让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大道,这条大道容易出政绩,但是不长久,均量不可控,需要高素质的村民,有眼光的村领导班子和县领导班子,需要持之以恒的宣传,齐全的硬件设施,丰富的民俗活动,会讲故事、能联系历史的各类典故景点,才能在新疆单一的天山北坡风景带中艰难维持旅游收入,保民维持生计。
民之根本在于田,想要天山北坡千里沃野富庶发展,耕植于田才是长远之计,旅游业只可锦上添花、不能当作雪中送炭。
泉子街镇、吉木萨尔县要发展,除了依托五彩湾工业区,还要大力挖掘、总结北庭都护府、千佛洞的深厚历史积淀,以此立旗帜招八方来客,打造南部中草药种植经济带和天山北坡旅游经济带、除中草药种植的主业外重点推哈萨克叼羊、赛马、伴山公路马拉松、露营基地……打造中部作物种植与城镇一体化示范区,工业示范区,本土企业经济示范区,打造北部水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新疆曲子调子,归纳总结推出典型民俗活动……要多引进光电、新能源高科技企业,不要把外地不容许建设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引进我们雪山蓝天的家乡。
发展之路艰辛而旷远,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若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找到适合家乡发展的康庄大道,但我始终认为,区域特色的种植、合理的水资源保护调配、现代化的灌溉,一定是乡村发展的主业,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能让年轻人都能回乡创业,才是家乡发展多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