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俘被苏联人抓走之后,受到咋样的待遇?那还能有个好?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人最缺乏的就是劳动力。
毕竟整个二战,苏联人光战死的就有两千六百多万,就这两千六百多万里头,青壮还占了不老少。
就算是到了现在,苏联变成现在的俄罗斯,因为这批死亡的人口,他们还没倒腾过来这口气,女性就占了总人口的53.5%,这就属于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
而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整个国土就被德国人打成废墟,那那都需要人来进行建设,您自己琢磨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战俘,跑到人家地头上帮忙搞建设,重体力劳动这肯定就逃不过,而且这吃的也上不去。
毕竟六十万人的食物供应,咋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大战结束之后,苏联人自己都缺少食物,您就别说日本战俘的了。
为了这事,日本人到现在还在纠结,想讨要个说法。
其实日本人也有脸说这事。

中国战俘他们是怎么对待的?欧美战俘他们又是怎么对待的,挖煤矿,当做人体实验的目标,怎么缺德他们怎么来。
咱不说别的,1939年日本制造诺门坎事件,前后两次挑衅苏联,好家伙被苏联掐着脖子打老半天,这下子老实了。
回头就征集了中国七百万劳工,修了一条长达一千七百公里的防线。
当然这事不值得嚼咕的,问题是事后日本人赶尽杀绝,完工后这些劳工大多数人,不是被活埋就是被毒气杀死。
您以为日本人就拿中国人做活体实验吗?不!二战那会,也有不少欧美战俘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日本人也拿欧美战俘做人体实验,明面上说是接种防疫,注射啥的,结果导致欧美战俘大面积的死亡。
这下边就是一个幸存的英军少校战俘,偷偷在日本人建立的战俘营中写的日记中的一部分,您自己瞅瞅。
1943年2月23日,安葬142名死者。在105天内死去186人,全为美国人。到8月6日死者达208人。到11月21日死者达230人以上。
以上这些人是咋死的呢?全都是被打了所谓的针剂之后死亡的。
当然以上这些说的貌似和题主的问题一点都不搭,其实小编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伙,六十万关东军被苏联人抓走,待遇不好,这事有因就有果,你做了初一,还不允许人家来个十五吗?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么说,也不算把题主的问题回答了,就算是打了一个背景墙而已。
那么接下来,咱就把这事给大家伙嚼咕嚼咕。
话说,苏联人之所以会进攻东北的关东军,完全是因为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人用中国人的利益和苏联人做了一场交易,最终让苏联人在欧洲战场结束之后,在三个月内发动对关东军的进攻。
您看看弱国无外交,自己的利益不能被自己做主,这也叫个事。
当然有小伙伴要问了:“美国人为嘛要请苏联人进攻关东军呢?”
很简单,美国人被日本人歇斯底里如同野兽般的进攻弄害怕了,就感觉自己一个人打日本人,这伤亡顶不住,所以这才有了这么一档子事。
事实证明,美国人想多了,日本人之所以歇斯底里,完全是因为他就那点子底子挥霍了,挥霍完毕之后,啥也不剩了。
于是历史上,咱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1945年八月六号零点,一百五十多万苏联红军,从三个方向进攻日本关东军,一个星期,就用一个星期,日本人所谓的精锐之花就被打崩了。
苏联红军剩下的就是漫山遍野的去抓俘虏,好家伙一口气就抓到了五十九万四千人,而被击毙的日本人就有八万三千多人。
当然被抓的战俘数字,您要是和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报告就有很大的出入,他的说法是四十五万战俘。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这是因为这个秦彦三郎想把在停战之前强征入伍的十六万新兵给刨出去。
当然咱不管他数字多少,咱只知道苏联人这一口吃进去,他就不打算放人了,前头咱不是说了吗?苏联人劳动力缺乏,这六十万咋也能给他修条路,锯个木头啥的。
当然,苏联人也没有那么绝情,把所有日本战俘都给拉走,而是留下了差不都十一万人,给送回去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好端端的咋就给日本人送回去了呢?
没法子,这里边有一些个老弱病残,还有日本女兵,拉回去又没多大用处,这部分就有七万多人,这还有得病的俘虏差不多有四万,这就被放走了。
所以在历史上,中国老百姓还收留了不少这样的日本人。这就是中国人,太善良了。
咋说呢?当时在东北还有非军事人员的日本人,根据日本人自己统计,其实在东北的日本人就多达一百五十五万。
后来因为苏联感觉这劳动力不够,日本政府当时就同意再抓一些个普通日本人作为补偿,赔给苏联人。
于是在当时日本用欺骗的方式,说要给曾经当过日本兵的日本人发什么通知还是证明,或者其他什么借口发东西啥的,让接到消息的日本人去那那取这些个东西。
结果这些人到了地,就被当做俘虏给抓了起来,塞到了去西伯利亚的火车上了。
这事在二战日本兵的一个回忆录中就有记载,书名叫《活着回来的男人》。
根据描述,主角谦二有一天在他所在的战俘营地(还在东北没出发),发现他们这些个穿军装的人里头,混入了一些穿木屐,穿和服的家伙,明显就不是当兵的。
后来才知道,这些家伙都是上当受骗的,其中有一个还比较悲催,他是给自己老婆取这些东西的,结果到了地,就被抓到这里了,气的鼻子都歪歪了。
说是要告那个发布假消息的家伙,只是他不知道的,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当然以后想告,那也得从西伯利亚活着回来才成。
咋说呢?这个谦二在这六十万战俘当中,他的处境还算是好的。
原因就是当时苏联人抓到这些战俘,这就要送到西伯利亚高原上效力,就在这个点上,这个谦二生病了,这就走不了,所以他就没有赶上最早那批人。
等这谦二的病彻底好了之后,他到是赶上了差不多最后这几波里头了。
在这里咱必须说明一下,越是早出发的,到的地方就越恶劣,这死亡的概率就越高。
所以这个谦二本身身体就不咋好,你说他能够活着回来,全因为他去的晚,分给的地方还好,就在西伯利亚的首府赤塔。
根据谦二的回忆,他到了赤塔,还瞅见了当年日军入侵西伯利亚留下的一块石碑。
这简直就是讽刺啊!如今的谦二却成为了战俘,再次来到这块石碑边上。
当然谦二来到这里,头一年也比较恶劣,到了第二年就好很多了。
干嘛说这谦二呢?小编就是告诉大家伙,其实日本战俘去西伯利亚修铁路,砍木头,不是说待遇都一样,也是分地方的,环境恶劣的待遇自然就上不去了。
谦二这条线,也不值得说道,小编用另一个日本兵的视角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这人叫户村幸一,他本来是满洲建国大学第七期的学生,他是属于被强制征兵的新兵,被征召为第二国民兵。
当时被抓到了的日本战俘,一直想着他们被抓了,了不起最后苏联还得把他们送回到日本。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因为《波茨坦公告》日本人也是知道的,他们感觉苏联会按照这个公告行事,把他们送回去。
其实哇《波茨坦公告》一直都有,但一直以来日本人压根就没有把这东西当回事,现如今他们当了俘虏,到是想起有这么一个公告。
而这种想法,一直会持续到他们到达最终目的地才会破灭的。
当时这个户村幸一也这么想,所以他广播里头听到他们家天皇的终战广播之后,就没有脱掉军服,呆在了部队里头。
这一待下去,他就后悔了,因为他成为了去西伯利亚的那波人中的一个。
他们这些个战俘,被押上火车的时候,还抱着回日本的想法。
当时那些个火车车厢,都是用粗糙的木头钉成的,外面还被涂成了暗红色,咱当地的东北老百姓都叫这种车厢为苏联瓦罐。
这人一上去,门鼻就被人用粗铁丝给拧死了,上边开一车窗,当换气孔的使用,里头的日本战俘,想要上厕所,车厢里头的一块地板上被开了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窟窿眼,这就是他们方便的地方。
就这一个车厢,硬塞进去一百多个战俘
当然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发现不对劲,想要逃跑的,但他们无一不要面对,苏联人手里的大盘鸡和波波沙,所以被苏联人打死的逃跑者也是有的。
剩下的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想着他们会被苏联人送回日本。
那么一开始这些战俘的想法,他们会去海参崴,从这里回日本。
结果一路上走来走去的火车,让他们失去了方向感,当看到贝加尔湖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日本海,高兴的都要跳起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块写着贝加尔湖的站牌。
后来这些日本战俘,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份《关于日军战俘的接收、安置、劳动使用》的第9898号决议,当然这个决议是在苏联国防委员会上通过的。
这份决议下,让这些个日本战俘,分配得到了细化,您都不知道他都精确到了个位数。
没法子,苏联他需要劳动力了,那个地方都需要。
别的就不说了,光一个西伯利亚,苏联就设置了二百六十七个收容所,就这下边还有两千一百一十二个分营。
咱前边提到的哪位,是这些分营当中的一员。
其实西伯利亚仅仅是这些战俘收容最大的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有,赤塔,蒙古,哈巴罗夫等等,到处都有日军收容所。
其中去往乌兰巴托有一万三千名战俘,两年的时间就死掉了一千六百名。
好了,咱不说其他地方,就说西伯利亚这块。
根据一个叫三本善丸的回忆,他们到了地方还要接受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定他们的健康状况。
但实际上的检查,就是让他们脱光了,被捏一下肚皮和屁股。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是干嘛呢?
他们是在确定日本战俘的胖瘦,毕竟肚子和屁股上的脂肪是比较多的,以此为标准,给他们这些个战俘划拉成三等。
这脂肪最厚实的,被划拉成头等,所以他们是最健康的,那么重体力劳动什么伐木,采石头,铺铁轨的,再或者利用他们的身高优势,钻到矿洞里头挖矿就归他们了。
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个日本战俘来的时候,身上穿的可都是夏季单衣,面对西伯利亚的酷寒,要是没有足够的运动,活络开身体,让身体发热,那么他们的手脚就会被冻坏,以至于被切掉。
多运动一下还是有好处的,不过运动的前提,必须有足够的食物消耗才成,没有足够的食物消耗,大体力运动这会要命的。
显然,日本战俘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所以日本战俘的食物来源就多种多样起来,比如老鼠,青蛙和蛇。
以至于一个叫安吉连收容所的地方,在第二年,苏联人发现,他们居然找不到一条蛇了。
当然想要渡过严寒,厚实的衣物是必须的,但他们的衣物是有限的,仅有的也是那些随身穿过来的夏装,以至于有人死掉之后,这些死人的衣物就成了日本战俘的抢夺之物。
而且抢夺的时候要快,因为时间稍稍一长,这些衣物和身体就会被粘到一块,变的硬邦邦的,脱都脱不下来。
这个事是小编在看《活着回来的男人》看到的,主角谦二亲身经历过的。
在这里生病基本上意味着死亡,至于医院也是有的,但这里的医院止泻药都没有,所以进不进医院都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里头不仅有苏联人的看管,其实日本人自己也再虐待自己人。
您比方说有一个叫吉村的家伙,大家伙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日本人,他是乌兰巴托西北部羊毛厂战俘收容所里头的队长。
他发明了一种叫祈祷天明的刑罚。
这怎么用呢?他规定他看管的战俘,每天四点半起床,早饭开吃之前,每个人都必须从两公里的山外头,拉回来两根木头。
早饭结束之后,就是连续八个小时的工作,这一干就到了晚上九点。
到了收工清点任务完成度,如果有人没有完成,吉村就会把这个人扒光了衣服,捆到树上,让他站在哪里祈祷天亮。
当然面对天寒地冻的天气,这些个被惩罚祈祷的家伙,最终不会挨到天明就会被冻死。
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有一个。
列举个数据,您就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一个叫村山常雄的人,他统计了四万六千三百个死亡战俘。
这里头将校军官死亡率只有1.5%,下级士官的死亡率是8.3%,而普通士兵达到了90.2%。
当然最终回到日本的战俘,还是有很多的,达到了五十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