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走出美术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大地艺术,是一种始发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其表现为大地景观和艺术作品本身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这也是一种在自然界创作的艺术形式,创作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将土地、山谷、江海、公共建筑作为画布,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拉近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让世人重新关注、回归大自然。
Desert Breath
Desert Breath(沙漠呼吸)陆地沙漠造型艺术项目是一个创办于1995年的陆地艺术项目,位于撒哈拉沙漠和红海接壤的地带,占地10万平方米,从1997年3月首次出现以来,这个巨型结构就一直令游客和在家中使用谷歌地图的人感到困惑。

这个装置以两个相连的螺旋为特点。一个螺旋有垂直锥形体,另一个有锥状陷穴,形成了178个凸起和凹陷下去的圆锥,共同组成了一个向外扩张的螺旋。这些锥形体展现了两条相连的对数螺旋线。沙子从沙漠四周吹过来,渐渐填满锥状陷穴,使这件艺术片发生着变化。
在螺旋的中心,是一个直径为 30 米的圆形水池,但谷歌地图的最新照片显示,这个湖已经干涸。事实上,整个结构正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消逝。设计师希望“沙漠呼吸”可以成为一个记录时间流逝的工具。
艺术家之所以选择这个靠近埃尔-戈纳市的地方,是因为这里是无边海洋和无边沙漠的交汇处,设计和建造这样一件100万平方英尺的艺术品,是为了赞美沙漠不仅是一种思想状态,也是一种思想景观。
螺旋形防波堤
1970年,十分喜欢螺旋形图案的美国艺术家Robert Smithson,利用推土机把大量砂石、泥土、结晶盐等天然物料,在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上,筑起一条从海岸边延伸至湖中心的500米防波堤。
整条螺旋长约1500英尺(约450米),一直延伸到盐湖深处,螺旋中心离岸边46米,占地面积近十英亩,堪称“庞然大物”。1972年,由于水平面上升,这件作品被淹没,到了2002年,由于干旱,水量锐减,作品才又重新浮出水面。
史密森是个特别喜欢螺旋形的人,之所以选择在盐湖这个地方创造一个大螺旋,源于盐湖城先民的一个古老传说——盐湖通过一条暗流与太平洋相连,这条暗流不停吸入流水,在水面上形成了强大的漩涡水纹。史密森便延伸了这个传说,使这件大地艺术巨作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到自然的荒野中去,寻找人与大地和谐的关系的迫切愿景。
“螺旋形防波堤”自1970年起出现巨大螺旋形图案,至今已吸引数以千万人前往一探究竟,也是获官方正名最经典的大地艺术作品TOP10之一。
Arte Sella项目
1986年,艺术家Emanuele Montibeller在阿尔卑斯山下的Sella Valley创立Arte Sella项目,只为在人与自然之间重新建立理解的关系。
他们以山林大地为舞台,各自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创作者到这里以自然为源进行创作,包括死去的树、飘落的树叶,甚至是阳光、空气、穿梭于山林的风。
Patrick Dougherty《You are free》
艺术家不是艺术品的绝对主角,而是接受自然完成他的作品。”“必须保护自然作为作品的穹顶。”“这些艺术品来自风景,然后回归自然。” ——Arte Sella
Francois Lelong《The sun》
参与的艺术家包括尼尔斯·乌多、阿恩·昆兹、隈研吾、约翰·格拉德、米开朗基罗·皮斯托莱托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
艺术是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是人提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与美的衡量标准的联系,它既属于整个人类历史,也属于艺术家私人的文明史。 —— 维托里奥·法冈
CédricLe Borgne《看不见的女人》
天空博物馆
它的素材源自被风暴拦腰折断的一棵橡树,艺术家以“建筑”作为表现形式,博物馆的命名来自于人类对珍稀之物的理解,它在凸显自然的脆弱性。
Animo d'oro
Animo d'oro的创作之源与“天空博物馆”同理 —— 它来自风暴中被折断的云杉树。
不同的是创作者将树的部分镀金,以此关照森林中撒下的阳光、清风,这些自然元素的组合,成就了自然本身。
Reservoir
John Grade的最新装置Reservoir坐落在森林中的一片空地上,它由五千个透明水滴组成。
每个水滴都细密地附着在由树干支撑的半透明网上,就像是在松树之间闪闪发光的枝形吊灯,阳光使其晶莹透亮,风吹过银铃作响。松树、土地、风和光,它们就鲜活地存在于作品之上。
Dentro Fuori
建筑之内,使人免受风吹雨打,建筑之外,是通向自然的窗户。
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尽管现代主义美学和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社会逻辑使得自然被无节制的开发,但现下严峻的环境状况却使现在的都市化与自然重新得以平衡。
建筑就是足以表现自然与现代化衔接的代表之一。来自Michele De Lucchi的建筑项目《Dentro Fuori》,就是通过“自适应”方法处理环境方面的问题。
它的存在与自然环境进行交互,自然元素,例如光,植被,水,热和风都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所在。
Simbiosi
《Simbiosi》是一座5米高的雕塑,Edoardo Tresoldi作品被放置于山腰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塑本身必将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和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因它深植于大地,故在某种意义上也连接了地域和精神的维度。
Cattedrale Vegetale
巴塞罗那的建筑师Giuliano Mauri希望用发光的树替换路灯,建一座教堂。
《Cattedrale Vegetale》是有机建筑,这个巨大的作品有3个中殿,高12米,占地1220平方米,有420根立柱,500个支架,教堂的框架由3000根树枝编织而成。
鹅耳枥幼苗被种植在立柱内,幼年时立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20年后当鹅耳枥成年时,立柱将腐蚀殆尽,只留下一排排的树木作为对这一艺术作品的留念。
克里斯托夫妇的大地艺术作品
提起大地艺术就不得不提克里斯托夫妇,他们在长达57年的生涯中不断重新定义装置和大地艺术的尺度,创作出一系列突破既有门类、展现无限可能的作品。他们利用布料、条带、塑料袋等普通的廉价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出售创作草图和建筑模型来筹集制作经费,让不切实际的构想成为现实。
《油桶墙——铁幕》
铁幕是克里斯托夫妇创作的第一个大地艺术作品。早年间,克里斯托夫妇在构想艺术项目时最常买的材料就是油漆,而用完的油桶变成了他们创作铁幕的灵感来源。
当时的东欧正处于冷战欧洲分裂时期,他们对欧洲分裂,抵抗柏林墙持有反对态度,而油桶的日常功能暗指西方对石油的以依赖,因此便创作了《油桶墙——铁幕》这件艺术作品,希望借此能够开启更广泛的对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指涉。
1962年6月27日的夜里,克里斯托夫妇开始组装他们首个大型户外项目。他们在巴黎拉丁区一条窄巷中,用89个平放的油桶堆起一座障碍物,从街道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挡住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过道,足足八小时。
这个行为引起了骚动,而由于未经警察许可,两位艺术家还差点因此被捕。但《铁幕》却俘获了巴黎的想象力,这件作品也在后期成为了有力的政治宣言,同时也开启了克里斯托夫妇的“大地艺术”之旅。
《包围岛屿》
《包围岛屿》是他们在1980年-1983年受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油画《睡莲》的启发而创作的。作品用超过60万平方米的粉红色布料,覆盖佛罗里达的11座岛屿,从高空俯瞰,犹如漂浮在碧海上的11朵睡莲,成为奇景。作品落成不到两周,就引来数以万计的观光客,有120人乘坐了充气船参观了这件作品,成为了佛罗里达文化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座地标。
作品拆除后,群岛的环境也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变得比过去更好,因为艺术团队为了这项工作,在装配开始之前就清除了岛周围漂浮着的垃圾。
《包裹新桥》
横跨塞纳河、穿过西提岛西端的新桥是巴黎最古老的桥,也是巴黎最具历史意义的纪念碑之一。克里斯托夫妇想把它从建筑物、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变成一件艺术品,于是便提出了用塑料布把整座桥体包裹起来的计划,在巴黎最古老的地段营造出一幕奇异而虚幻不实的摩登景象。
在长达近10年的构图后,项目终于在1985年落成,并轰动一时,克里斯托夫妇也一时间跻身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之列。
《包裹海岸》
克里斯托夫妇作品里最有标示性的是用织物包裹建筑。1969年,克里斯托夫妇踏上了海岸,用92900平方米的防腐布料和56公里的绳索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悉尼附近1609米的海岸的包裹。当时,整片海岸的峭壁都被银白色织物覆盖。峭壁的坚硬、嶙峋被柔软的织物轻轻覆盖,棱角仿佛隐去了,十分壮观。
《峡谷垂帘》
1970年-1972年的《峡谷垂帘》是克里斯托夫妇另一件代表作,他们将重达3.6吨的橘黄色尼龙布,垂挂在美国科罗拉多来福峡谷相距1200英尺的两个山体斜坡夹峙的U形峡谷间,巨大的橘黄色帘幕横拉在山野峡谷之间,颇具壮丽之美。
这个耗资40万美元的作品,却因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而在尼龙布挂上去28小时后,不得不紧急取下。
《伞的狂想曲》
这项艺术工程从洛杉矶的山谷一直绵延到东京的佐藤河谷,总长度达12英里,覆盖面积达75平方英里,有两千多人参与了此项目,耗资2600万美元。一共立起了3100顶巨伞,每顶伞就有5米高,重200多公斤,其规模已经超越了人类艺术史上任何单一作品在物理空间上存在着的纪录。
美国加州干燥空旷,枯草干岩,因此选择了明黄色的伞呼应环境;日本茨城湿润平缓,水田纵横,因而选择了蓝色。克里斯托利用东西半球17个小时的时差,让两地的伞在1991年10月9日那天、在太阳升起的同一个钟点打开。他本人则时差坐飞机出席了两地的开伞仪式。
《包裹国会大厦》
1995年6月,正值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高46米、长183米,宽122米德国国会大厦,被10万平方米的银白色丙烯面料和1.5万米的深蓝绳索包裹起来,成为一座通体闪烁着银色光芒的大地雕塑。
这件作品持续了14天,吸引了500余万名游客,震撼了全世界。时至今日,欧洲各地上千个画廊仍在出售这件作品的方案和草图复制品。这对艺术伉俪的世界声誉也因此达到了巅峰。
这些极具颠覆性的项目,使这对夫妇艺术家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大胆、最有创造力的大地艺术家。
2005年2月《中央公园计划 》
“对我而言,一切都是冒险!”这是克里斯托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来自东方的大地艺术
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越后妻有是指日本新潟县南部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等地区,共有760 平方公里土地,比东京23 区还要广阔,距离东京大约2小时的车程,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这里的人们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越光米”、“八海山”清酒是这里赫赫有名的特产。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了土地,人口稀少,老龄化现象严重(越后妻有总人口约6.5万人,其中65岁以上年长人口约占37%)。
被称为“大地艺术节之父”的国际策展大师北川富朗先生(1946年生于新潟),1996年开始深入研究越后妻有地区,并于2000年发起“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北川先生同时也于2010年发起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每三年举办一次,以“人类属于大自然”为主题,每一届艺术节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个艺术家会走进社区,以山村和森林为舞台,与农村里的年长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义工共同改造、创造出数百件散落在村庄、田地、空屋、废弃学校里的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反转城市》
公共艺术介入城镇公共空间,以区域的景观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可以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脉资源和投资环境条件。公共艺术以城镇家具的形式介入城镇空间,将城镇功能设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城镇功能设施,为城镇赢得荣誉,给民众提升了自我确认感。通过公共艺术活动或作品,有利于为城镇留存共同的文化记忆,形成区域的文化认同。
俄罗斯艺术家Llya和Emilia Kabakov《梯田》
艺术家让艺术在田野里共生,除了带来美观与发展,甚至还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废弃的房屋,被遗忘的学校、梯田,纷纷被改造变成新的空间,推动了越后妻有的经济发展,缓解了政府的经济压力。艺术正以超出自身的意义,回馈给这片大地更多无以名状的惊喜。
废屋改造为民宿的作品《梦之家》
草间弥生《花开妻有》
公共艺术并不只属于现代化的城市,也属于自然和乡土文化。国际艺术节不只把国际团队和作品都空降到另一个国家这一种模式,也可以因地制宜深耕发展。尽管当代艺术家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城市,他们也可以回到自然和乡村去创作艺术,并通过艺术令更多公众去回归自然和认识乡村。
安东尼 葛姆雷《北方天使》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以煤矿和造船业为命脉的工业大城纽卡斯尔和盖茨黑德因保守党上台改变政策、重工业衰落逐渐萧条,人口纷纷外迁,一场大火也将盖茨黑德烧得精光,政府急需振兴这个古老的工业大城,让城市居民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安东尼 葛姆雷正是以历史背景为灵感,选用配合了当地没落的煤矿业铸造的钢铁为原料,以天使的外形隐喻希望,创造了超大型雕塑《北方天使》。
徐冰《背后的故事》
人类属于自然,以艺术的展现形式,将人置身于艺术与自然的氛围,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追求。同时利用大自然为重要元素,形成环境与自然共生的结构和大地艺术有着相似的本质。作品蕴含着一些生态主义的思想,遵循生态主义原则。
Selgas Cano 《未来型住宅》
艺术家把大地艺术的核心美学思想与乡土的艺术改造相结合,利用艺术与自然结合,对其进行乡土改造,重新焕发活力。
马岩松《光的隧道》
“光之隧道”全长750米,由“天河”入口—隧道—观景台组成。隧道穿行于清津峡六方石构成的峡谷岩壁中,尽头处的“镜池”,水面、镜面、自然融合,映射出隧道外四季的风景,表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美学意蕴。
隧道的尽头——镜池是项目的高潮部分。将清津峡溪水引入形成镜面,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形成的富有诗意的画面。洞顶墙壁铺设的磨砂不锈钢板将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线反射到隧道内部,内和外的边界模糊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虚化了现实的天空和云。
如今的越后妻有艺术祭,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节,拥有“全球最美乡村复兴样本”之称。在艺术遍布的760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无数作品静默无声,他们是艺术的创造,是文化的结晶,亦是日本乡村振兴的见证。
成都天府大地艺术祭
成都市首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在邛崃市开幕。艺术季将历时一个月,以“天府大地 风物共生”为主题,通过大地艺术装置作品和系列主题活动,把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特质与川西林盘、天府大地有机融合,充分展现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西方大地艺术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中国的大地艺术给世界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来证明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形成中国特色的大地艺术是当代艺术建筑家要考虑的重点。
艺术介入乡村,并不是用艺术的主观视角干预乡村的发展。它们不是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而是遇到了彼此,并互相成就。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呈现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会是很大的能量,这也许正式中国大地艺术所追寻的方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