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爆发全面战争。血腥的战斗蔓延于整个东北亚,几乎所有的西域国家都卷入进来。为了制衡匈奴,断其右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派遣使节联络西域诸国,将他们争取到汉朝一边,用以威胁匈奴侧翼。

一开始,汉朝选择联络匈奴的世仇——大月氏人。然而大月氏人早已西迁,占据了肥美之地,不再想与匈奴争锋。无奈之下,汉武帝退而求次,将目光投向了西域大国——乌孙。
乌孙国,其疆域横跨今天中国和中亚。乌孙民族本生活于河西走廊地区,其后为大月氏人驱逐,被迫迁徙于西域。传说乌孙被大月氏击败后,尚在襁褓中的乌孙王子——猎骄靡被抛弃于荒野中。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婴儿似乎是天降贵人,出现了许多异像。乌鸦从天上飞来,用肉饲养猎骄靡,而野狼不仅不伤害这个男婴,反而用自己的乳汁延续他的生命。匈奴冒顿单于听说此事后,将猎骄靡带回匈奴,并将之养大。
猎骄靡长大后,匈奴单于将乌孙部众交予其统领,并让其帮助匈奴大败大月氏人。在匈奴的帮助下,乌孙人游牧于伊犁河流域,成为西域地区最大的行国。一开始,乌孙是匈奴的属国,是匈奴在西域的代理人。但随着乌孙国力的强大,忘恩负义的猎骄靡对匈奴越来越不恭敬。一开始,猎骄靡还经常朝见匈奴单于。但到了后来,却再也不把匈奴当回事。
汉朝冒险家张骞经过乌孙时,敏锐的发现乌孙和匈奴已经失和。在他看来,只要汉武帝能以实际利益打动猎骄靡,必能将乌孙拉到汉朝一边,实现“断匈奴之右臂”的战略目的。
听了张骞建议,汉武帝当机立断,让他带着大量金帛去往乌孙,试图建立汉与乌孙的双边关系。到了乌孙,猎骄靡震撼于汉武帝所赠礼物的贵重,竟不顾年老,以朝见匈奴单于之礼,向张骞下拜。张骞虽见多识广,但也从未见过如此贪财、厚颜无耻之人。史书记载:“骞大惭”。也就是说,猎骄靡的行为把张骞吓得愣住了。
其后,猎骄靡选了几十匹良马,派遣使节随张骞去往长安,探听汉朝的虚实。到了汉朝,乌孙使节被汉朝的广大和富裕震惊得说不出话。回到国内后,使节极力劝说猎骄靡与汉朝结盟。而贪财的猎骄靡,也果然逐渐倾向于汉朝。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猎骄靡与汉朝暗通款曲的消息很快传到匈奴人的耳朵里。对于乌孙背叛的行为,匈奴单于大发雷霆,并威胁要发兵来攻。在极度恐惧之下,猎骄靡立即联络汉朝,要求娶一位汉朝公主,并与汉结为昆弟。
汉武帝思索再三,最终痛快地同意了猎骄靡的请求。他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作为和亲公主,让他与猎骄靡成亲。当时细君公主不过二十出头,而猎骄靡早已年纪一大把,可以做她爷爷,因此两人并不般配。
细君公主虽然满心苦楚,但是圣旨不能违抗,也只好西行。然而细君公主没想到的是,当她到达乌孙后不久,竟只被立为右夫人,而一个匈奴公主,已然被立为左夫人。在古代,游牧民以左为尊。因此细君公主的级别要低于匈奴公主。
匈奴人听说乌孙与汉朝和亲后,大为震恐。于是匈奴单于也派了一位公主,让她与猎骄靡成亲。相对汉朝,匈奴更近,威胁更大。为了讨好匈奴,猎骄靡只好让汉朝公主屈尊一下了。就这样,猎骄靡坐拥两个大国的公主,只要有宴饮,就会让汉、匈公主陪侍于身旁,好不威风。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猎骄靡不过是表面风光,汉公主和匈奴公主各自代表两国的利益,闺房帷幄之间必然少不了明争暗斗。猎骄靡畏惧两个大国,夹在两个公主之间,不知怎么处理。为了解除后宫危机,猎骄靡上书汉武帝,希望让自己孙子——岑陬娶了细君公主。
在重视伦理的汉人眼里,这样的行为是相当伤风败俗的。对于猎骄靡的决定,细君公主誓死不从。然而很快,汉武帝的旨意到达匈奴。在皇帝看来,乌孙是灭亡匈奴的关键,必须争取。因此他在旨意中说道:“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谁叫猎骄靡是自己最重视的“女婿”呢?
就这样,细君公主嫁给了自己名义上的孙子——岑陬。猎骄靡死后,岑陬继承了王位。汉朝与乌孙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最终成为了坚实的盟友。到了汉宣帝年间,汉朝与乌孙共击匈奴,获得了全胜,几乎让匈奴国彻底灭亡。汉武帝放长线钓大鱼,最终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