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家医院拒绝为她手术,不放弃终得重生

在我的麻醉生涯里,走过太多难忘的病例。其中,有一例是我历历在目的。

多家医院拒绝为她手术,不放弃终得重生

这个病人,只有30出头。然而命运似乎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直盼望能有一个孩子的她。在“怀孕”几个月后,竟被医生告知肚子里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巨大的肿瘤。

听到“肿瘤”二字,她感觉天一下就塌了。更让她绝望的是,这段媒妁婚姻也就此结束。短短几天时间,她的丈夫和婆家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任由肚子一天一天长大。这其中,也不只是没有钱的原因。十里八乡的大夫都看过了,都摇摇头表示没什么好办法。也去过一些医院,都说风险很大。这么大的“肿瘤”,术中就会发生危险。

七个月的时候,肚子已经有几倍“足月儿”肚子那么大。

此时,肿物巨大的消耗,已经让她站不起来了。即便是完全不懂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她得了大病。深陷的眼窝和瘦如麻杆的手臂,都让人觉得她时日无多了。

就在这时,有人告诉她:再去医院看看吧!之前,尽管所有医生都怀疑是恶性的,但并没有确诊。如果确诊了,再认吧。

其实,她并没有认。只不过,她无法行动。看着年迈的父母,她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哭泣。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父母用车拉着她来到了一家技术力量更好的医院。

多家医院拒绝为她手术,不放弃终得重生

到了医院,尽管这家医院技术力量雄厚,面对这个几乎与她体重相等的肚子,也不禁发怵。年轻医生,甚至看到这个似乎随时会被撑破的肚皮而不敢靠前。

讨论的关键环节,大家一致认为有机会完整切除,但术中有大出血的可能。一旦切除过程出血过多或者搬起肿瘤过程血容量急剧下降,都可能导致下不来手术台。

因此,手术能否成功,除了各方密切配合,还要有麻醉科全力支持才行。

问题抛给可我们麻醉科,我们当即进行了全科讨论。

在这之前,我们的信心是非常强的。可以说,只要外科敢做,麻醉科就敢麻。但是,当看到这个病人的时候,大家都皱起了眉头。

首先,这个肿瘤性质不明。如果是恶性的,极有可能血运非常丰富。与周围组织的黏连,可能导致出血量很大。这就意味着,需要做好大量输血的准备。

其次,即便是能够完全切除。搬起这个几十公斤的肿瘤,势必导致腹盆腔受压的血管迅速恢复充盈状态。此过程,就完全可以导致心脏前负荷急剧下降,甚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脏骤停。

再次,即便抗住了大出血这一关,她那只有三十多公斤的身体能否及时消化大量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液,都是一个问题。

总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必定会前功尽弃。

客观来讲,技术上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但是,如果病人和家属的态度坚决,也能让大家敢于接这个活。

在接下来的沟通环节,令大家立刻信心倍增的是,病人和家属都一个态度:交给医院了。无论出了什么问题,都认了。她父亲更是拍着胸脯说:绝不找医院麻烦,山上的挖好了坑。没救了,就直接埋了。

这样的病人和家属,还能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这台手术正式开始了。

为了保证能够及时有效地输血补液,我们在颈内静脉上为她进行了穿刺置管。这个位置的置管,可以保证药物或者液体快速到达心脏,最快发挥作用。

多家医院拒绝为她手术,不放弃终得重生

这样大的手术,动脉穿刺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动脉监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的任何波动。

手术前,特别检测了一下手术台上的功能。在发生低血容量的时候,可以保证第一时间调整成头低位抗休克。

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准备一应俱全以及备血两万毫升的情况下,麻醉开始了。

麻醉开始后,巨大的肿瘤很快就压迫到了下腔静脉。看到血压似断崖式下降,大家迅速在两边托起了她的肚子。迅速缓解的血压,证明刚刚经历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这个情况,护士找来两个托腿架、垫上厚厚的单子来卡住、托起这个肚子。

手术开始后,外科医生仔细处理着肚皮上的每一根“青筋”。大家知道,积少成多,每一根犹如“青筋”的血管出血都可能关系到成败。

令所有人振奋的是,打开腹腔后,肿瘤并没有发生黏连。光光的表面,不仅预示着手术难度大大下降,也预示着这可能是一个良性的。良恶一字之差,可就是不同的命运。

看着这个还未体验人生百味的年轻脸庞,我们都在心里为她祈祷。

完整切除肿瘤后,切除肿瘤后的残端开始逐渐露出它的真面目。一根根被挤压许久的血管,开始复苏、开始渗血。

就这样,一边在全力以赴“抢修”、一边多组人马全力以赴输血、维持血压。

终于,半小时后这场战役以我们胜利告终——她可以安全下台了。

看着满地的输血袋,大家相视一笑。这一笑,预示着她的重生。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解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