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为赶时间赴与女朋友度小美的约会,吴三乘坐某平台快车时,在途中,由于司机对路况不熟,不幸遭遇到交通事故。
由于这次交通事故,吴三搭乘的快车负全责,因此平台司机不得不赔偿了被撞方的损失,虽然吴三虽然伤情不算严重,但司机却让受伤的吴三自行去医院检查,称吴三的赔付问题不应找他应找“某平台”。

图片均来源头条素材
这好端端的,却飞来横祸,治疗费和误工费等费用一来二去加起来都不少,这平台的司机却不愿承担,后来,吴三找到了快车平台,但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却仍未得不到平台的明确答复。这可把吴三先生给气坏了,迫于无奈之下,吴三找到了媒体寻求帮助。
在媒体的介入之下,快车平台快速做出回复:
交通事故当天,在了解到情况后,快车平台客服已及时向司机和乘客询问了解情况,并向双方介绍了平台的“先行垫付”政策,平台可根据乘客提供的就医单据材料,垫付医疗费用。
由于这几天,因为吴三先生还需要复诊,所以没有联系,后续,他坚定地表示会再次让客服联系吴三先生,尽力为乘客提供保障。
问题来了,虽然这次是在媒体的介入下,平台垫付了医药费?可依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到底是平台还是平台的司机为吴三的医疗费及其它费用负责呢?
俊朋法律建议:
一、吴三应有权向与之形成交通运输合同的平台司机主张自己的权益(在此过程中,快车平台不能撇清责任,它负有给乘客提供协助的义务。)
二、乘客需了解快车平台与司机之间是否存在另外的约定(结合交通事故的实际责任情况,再根据约定明确划分责任,如约定中提到平台有连带责任的,平台需要与司机共同承担责任。)
三、即使快车平台与司机的约定中有撇除自己责任的条款(俗称格式条款),也并不一定必然有效,乘客可通过媒体、法律工作者、律师、司法机关寻求法律帮助。
(案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人物名字和公司皆是化名。喜欢的朋友,请留言或关注我,文章同步有相应的音频作品(喜欢音频的朋友可试听),创作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