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漆器是扬州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它的绚丽光彩和独特风姿让很多收藏爱好者为之倾倒、为之叹服。2006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非遗,传承文化,今天(11月16日),一起来领略扬州漆器的魅力。

非遗人物:

张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76岁张宇,正和学生们潜心制作一件大型红雕漆作品。张宇介绍,这件作品一套屏风分五片,名叫《岱宗览胜》。为了这件《岱宗览胜》,张宇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精心设计、绘制画稿。之所以选择泰山作为主题,是因为张宇认为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屹立在世界东方,画稿上综合了泰山上的主要景点。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中天门、云步桥、南天门、玉皇顶……张宇的画稿浓缩了泰山景色的精华,宛若一幅细致、素雅的工笔山水画。根据画稿制作的红雕漆作品,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已经初显了泰山独有的雄壮气势。张宇介绍,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之后兴于汉唐,盛于明清。张宇说,“髹”是动词,是刷漆的意思,在次基础上进行加工再装饰,就变成“髹饰”。

在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钻研和创新下,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日渐成熟、精湛,到今天已经有雕漆、雕漆嵌玉、彩绘、骨石镶嵌、平磨螺钿等十大工艺种类。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扬州漆器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色,兼有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包括各类屏风、挂屏、橱柜、桌椅几凳、文房四宝等等产品类型,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古稀之年的张宇来说,漆器就像是一位感情深厚的挚友。1958年,15岁的张宇进入扬州漆器玉石工艺厂学徒,开始学习绘画和各类漆器的制作技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宇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提升了美术理论水平和绘画设计能力。60多年来,张宇主要从事漆器的创作设计。张宇说,画稿出来后,他会进车间跟踪到整个作品完成,无论哪个步骤都要自己把关。

张宇认为,要做好漆器作品的设计,除了深厚的绘画功底,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要熟悉、掌握漆器装饰的全过程,因为扬州漆器厂有十大品种,各个品种的设计的要求不同,比方像刻漆主要以线条为主,镶嵌则不同,镶嵌就要一块块分割下来,在画的时候就要懂得材料,选择合适的工艺处理。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张宇认为设计的功夫在画外,需要有文学、历史、地理、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积淀为设计提供灵感,同时还要不断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宇接到了设计一件平磨螺钿漆器作品去参赛的任务。所谓平磨螺钿,体现的是贝类材料在漆器中的巧妙运用。在一个雪天的夜晚,张宇在自家院子里苦思冥想。突然看到孩子把纸灯笼挂在了树上,看着眼前带着些许梦幻感觉的场景,张宇突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越剧电影《柳毅传书》。他觉得,《柳毅传书》中,海底龙宫流光溢彩的奇幻感觉和眼前的景象异曲同工,这个题材恰好又十分符合平磨螺钿的工艺特质。张宇介绍,“点螺”就是把贝类的材料磨得很薄,薄如蝉翼,然后切割成头发丝那么细的丝,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这样的手法。最终,在张宇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将平磨螺钿和点螺工艺巧妙结合的第一件扬州漆器产品《柳毅传书》屏风制作完成,在全国首届百花奖评比中一举夺魁,还获得了优秀创作设计奖。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多年来,张宇创作设计了诸多漆器佳作:红雕漆《江天一览》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被誉为“中华之最”;大型漆艺壁画《华夏魂》是特地为香港回归创作的漆艺精品,《石壁溪水》《云壑松风》等多幅雕漆精品,连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评比特等奖和金奖。他还引领恢复了停产近30年的宝螺镶嵌工艺和彩绘勾刀戗金工艺。所谓“宝螺镶嵌”,就是将颜色打磨光亮,再现天然色彩;而彩绘勾刀戗金工艺,就是用刀勾出花纹,再进行彩绘和戗金。

扬州非遗丨张宇:漆艺人生,髹成大器

身为扬州漆器界的泰斗,张宇将漆器的传承看作是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张宇说,有生之年,他会尽量多做点好产品、多培养点学生,把技艺传承下去。

所谓“髹漆成器”,扬州漆器也髹饰了张宇的精彩人生。正是有了他这样的漆艺人的坚守付出,扬州漆器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代代相传。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朱蒋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