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搶占大資料産業高地

《廣東省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出台,旨在加快建設資料強省。其中,《行動計劃》明确指出,用5年左右時間,将廣東打造成全國資料應用先導區和大資料創業創新集聚區,搶占資料産業發展高地,建成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

廣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主任賴天生表示,廣東省将充分發揮資料資源的戰略作用,“用資料說話、用資料決策、用資料管理、用資料創新”,推動廣東省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結構優化和轉型更新,建設資料強省。

打造應用先導區

廣東一直非常重視大資料的發展,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省級的大資料管理機構——廣東省大資料管理局,同時也積累了較好的大資料發展基礎,如國内領先的資料基礎設施,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電子資訊産業,豐富的資料資源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根據《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标,到2018年,廣東将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資料新技術、新産品、新标準,培育5家左右大資料核心龍頭企業、100家左右大資料應用、服務和産品制造領域的骨幹企業,建設10個左右大資料産業園,推動基于大資料的新興業态蓬勃發展,大資料及相關産業規模達4000億元。

到2020年,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資料中心,以及10個左右地市級政務資料分中心,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适度、保障有力、綠色集約的政務資料中心體系。建成10家以上大資料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應用中心(其中國家級研究機構5家以上)。政務資訊資源采集率達70%以上,建成全省統一的政務大資料庫,基本形成公共機構資料資源統一彙聚和集中向社會開放的運作機制。基本形成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大資料産業發展新生态和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創新驅動新格局,培育8家左右核心龍頭企業、200家左右大資料應用、服務和産品制造領域的骨幹企業,建設20個左右大資料産業園,形成一批服務經濟社會民生的大資料融合發展新業态,大資料及相關産業規模達6000億元。

重點發展制造業大資料

大資料是促進産業轉型更新的重要力量。廣東正處于工業轉型更新三年攻堅階段,如何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促進工業轉型更新是廣東着力思考的焦點。“廣東是制造業大省,發展制造業大資料助力轉型發展是必然選擇。”賴天生表示。

據介紹,廣東将重點支援工業企業開展裝置、産品以及生産過程中的資料自動采集和大資料分析,推動大資料在研發設計、生産制造、經營管理、營銷服務等産業鍊全流程的應用,運用資料驅動智能制造發展,并依靠大資料挖掘分析提供按需、優質的個性化服務,支援品牌建設、産品定位、精準營銷等,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服務内容和服務形式,形成資料驅動的制造新模式,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行動計劃》明确指出,将運用大資料驅動智能制造加快發展,推動網際網路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面向智能制造單元、智能工廠以及物聯網應用的低延時、高可靠的工業網際網路,支援工業企業開展裝置、産品以及生産過程中的資料自動采集和大資料分析,形成制造業大資料存儲中心和分析中心,建設一批資料工廠、智能工廠。支援工業企業運用大資料發展數字化3d列印、個性化定制、線上支援等全生命周期運維,推動綠色制造新技術與裝置開發。引導工業企業挖掘利用産品、營運和價值鍊等大資料,實作精準決策、管理與服務。重點在汽車和機車制造、家電、五金、電子資訊、紡織服裝、民爆、建材等行業,組織開展工業大資料創新應用試點示範。

根據目标,到2018年,廣東将建成60個左右工業大資料創新應用試點示範項目,建設15家左右資料工廠。到2020年,廣東将建成100個左右工業大資料創新應用試點示範項目,建設30家左右資料工廠。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