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國小老師,
當你的學生開始寫情書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是嚴肅教訓、請家長來學校、還是任其發展?
你一定想不到這位90後老師是怎麼做的!
一張惡作劇紙條引發的“情書風波”
一個多月前,這樣一張小紙條,悄悄出現在了青藍青華實驗國小五年級(3)班不少同學的課桌抽屜裡,落款是不同的名字,但字迹卻是同一個人的。該班班主任駱倩雲在收到同學們的投訴以後,經過排查發現,“情書惡作劇”出自班裡的小張同學。
駱老師還發現,最近在實驗課上,一旦要孩子們手牽手做實驗,男女生之間就扭捏得很,甚至會發出“咦”這種聲音。下雨天的時候,男孩子甯願五個躲在一把傘下,也不願意和另外一個女孩子拼傘。她敏銳地意識到:孩子們的性别意識正在悄悄出現。這次的“情書風波”正是聊聊青春話題的好時機。
90後班主任教同學“寫情書”
面對這封五年級國小生的情書,駱老師并沒有慌張,也沒有嚴厲教訓張同學,而是和全班同學一起和大家點評這封情書,并探讨“情”這個話題,教張同學“寫情書”。
在班級讨論會上,同學們踴躍發言,陸建宇同學說,“情書是表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張宸同學說,“情,可以是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駱老師告訴同學們,世界上除了有伴侶的愛慕之情,還是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這些情都需要表達出來,而且要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
駱老師以此為教育契機,讓張同學寫一篇800字的作文,對身邊的四位老師、父母、同學、朋友表達最真摯的感情。在老師的啟發下,張同學重新寫的情書進步不小。
當駱老師把這封情書和同學們再次分享的時候,大家面對“情書”的态度更加坦然了,張同學也真正地感受到了身邊有這麼多的真摯感情存在。
“情書風波”後記
在“情書風波”之後,駱老師說現在班上還興起了分享古詩詞的熱潮,每周都會有不同詩歌書籍被推薦而且,孩子們也很樂意去感受這些經典文學裡的真情實感。一次情書事件,演化成了文學分享大會,這恐怕是駱老師一開始也沒想到的吧。
性别意識的啟蒙,不僅意味着需要生理衛生課的啟蒙,更需要将性别意識的啟蒙看作是一堂人文教育課。在這門課上,我們要交給孩子們什麼是愛?什麼是尊重?什麼是美好的生活?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多一分包容、多一分換位思考的了解、多一分有溫度的關懷,讓孩子的成長軌迹充滿希望、愛和美好。
(整合自錢江晚報、新浪微網誌,
如有侵權告知即删)
關注我們
長按識别左側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