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大河報記者 高鵬 攝影 吳國強

“村裡受災比較嚴重的28戶都重新蓋房了,政府給的有補貼,大家慢慢恢複了正常生活。”回憶起今年7月遭遇的那場暴雨襲擊,新鄉輝縣市峪河鎮穆家營村黨支部書記王元全仍曆曆在目,當時,1117戶的村莊,都浸泡在了雨水之中。他最感謝的,是在受災最嚴重時政府救援力量、“大河報号”直升機的及時出現。如今,村子裡已恢複了往日的生活氣息,“隻要人在,沒有什麼坎過不去。”作為村裡的緻富帶頭人,王元全仍信心滿滿。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7月23日、11月6日,記者分别拍下的穆家營村村貌

● 遭遇暴雨襲擊,整個村子成了“澤國”,村民全部安全渡險

11月6日上午,當汽車駛近穆家營村時,路邊的莊稼地裡還能看到暴雨襲擊後殘留的積水,“我們都開玩笑說,今年的莊稼地能歇一年了,明年能有個好收成。”王元全笑道。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在穆家營村房屋的外牆,仍能看到當時雨水浸泡留下的水位線

走在村子裡,每家每戶的外牆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分界線”,記者用自己的身高對比,最高的離地有2米高,最矮的,也有近1米,王元全說,這一條條印記,就是整個村子被浸泡的水位線。

“俺村從7月17号就開始下雨了,一直下到21号,中間就沒停。”王元全說,持續的暴雨之下,穆家營村難有招架之力,成了一片澤國,一些不願意轉移的村民隻能站在自家屋頂避難。村子裡一些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磚瓦房,在此次暴雨中,圍牆也大面積倒塌。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王元全記得,村子裡以前也經受過大雨的襲擾,但連續5天不間斷的暴雨,是頭一回,回看記者當時俯空拍下的照片,他仍被震撼到了:1117戶的村莊,都浸泡在了雨水之中,成了一座“孤島”。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7月23日下午,“大河報号”直升機将救災物資空投給穆家營村受災群衆

7月23日下午,得知穆家營村被淹的消息後,“大河報号”直升機搭載着食品、礦泉水、藥品等救援物資緊急馳援,“真的很感謝你們大河報,雪中送炭啊!”王元全說,當時村裡斷水斷電,政府出動了救援力量将行動不便、身體有病的村民緊急轉移,一些受災不嚴重的村民,選擇在當地留守,“這些緊急投送的物資,全部給了他們。”

● 房子重新蓋起來了,生活也會慢慢好起來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穆家營村的受災房屋正在修複重建

如今,走在穆家營村裡,除了受災不嚴重的房屋,大都在緊張地修複重建,有的已經蓋完了2層小樓主體結構,有的已經打好了地基。相較于過去的房屋,這些新房都有一個特點:地基高。在一處剛打好地基的宅基地上,僅打好的地基都到了記者的腰部。“都害怕呀!”王元全說,暴雨停下,村子裡的積水一個多禮拜才逐漸褪去,凡是家中進水的,電視機、冰箱、空調、床等家具,都報廢了。

記者回訪災區 | 政府補貼+村民自建,穆家營村受災房屋都修複重建了

穆家營村的受災房屋已修複重建,蓋完了2層小樓主體結構

據統計,穆家營村因暴雨積水倒下的房屋共61座,目前已有28戶選擇重建。“村民重建房屋的,政府也會給與補貼,最高能有5萬元。”峪河鎮副鎮長周晴霞告訴記者,對于這些受損房屋,住建部門會依照受損程度按abcd劃分等級,受損最嚴重的房屋為d級,政府會提供最高額的财政補貼。除了重建房屋,臨時轉移的村民也能獲得補貼。

“接下來,每家每戶根據家裡地的畝數也能收到補貼,還有取暖補助。”王元全說,3個多月過去,村民們已恢複了正常生活,待莊稼地的積水完全退去,大家要謀劃着種莊稼、發展養殖業等産業掙錢,“災情總會過去,隻要人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李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