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英雄聯盟遊戲戰隊edg奪得s11冠軍,中國lpl賽區戰隊edg電子競技俱樂部以3:2戰勝南韓lck賽區戰隊dk,獲得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
朋友圈裡一小部分朋友在慶祝奪冠,一大部分人在問,什麼是“edg”。從朋友圈的完全暴露了年齡。

把握當下的中高淨值客群能夠穩住各項業務的基本盤,但是得年輕者的未來。很多傳統思維的管理者對年輕客群的重視仍然在口頭上,而有些銀行在觸達年輕客群的努力中已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比如4月18日,交通銀行信用卡邀請王一博擔任其全球代言人,同步上線了王一博定制版信用卡。據說官宣當天,交行信用卡創下“全國20萬申請量”的飯圈和銀行業神話。
這是針對年輕群體的消金營銷案例,通過偶像的信任傳導到了信用卡的開卡消費。錢包裡放一張“愛豆”的信用卡和三十年前錢包裡放一張夫妻的照片沒有任何差別。
除了明星代言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私人銀行同樣可以用年輕的方式來表達向投資者傳遞的内容。比如平安銀行私行《張阿姨的小劇場》系列短劇,覆寫年金保險、公募基金、家辦所有的話題,把高品質的内容用一種非常年輕方式呈現出來,實作年輕到年長客群的覆寫。
這樣的形式不僅僅是實作對投資者教育,而且大大降低了品牌的年輕度,對年輕族群釋放了更多的開放資訊。很多銀行現在品牌感雖然安全,但是缺少活力,這在十年後有很多的問題。安全和活力是不沖突的。
年輕人群是最早遠離實體網點的一批人,也是信用消費、超前消費特征明顯的群體,越早系統的覆寫這個群體,越容易搶占藍海,建立忠誠性。
年輕群體的年齡定義不同,有的定義“z世代”,有的是“千禧一代”,但是我們認為,這類客戶不完全從年齡上去劃分,而是從畫像上去描述。他們具有:
1、對網際網路的認同感遠遠超過其他人群
通過網際網路替代大部分對于知識檢索、社會交往、生活服務方面的需求,而且這樣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
2、智能手機及應用是标準配置
無論是網購還是刷視訊,手機不離手是年輕客群的一個标志,每十五分鐘看一次手機已經成為常态。
3、為高品質和便捷性買單意願強烈
與很多中老年客群長期養成的節儉習慣不同,年輕群體更願意為線上資源買單。比如在網絡上充值購買裝備、皮膚;在海外代購平台進行交易;為知識付費;微整形已經非常平常等等。
4、充滿對國力充滿自信
與相對年齡較大的中産客群不同的是,年輕族群恰好趕上國家經濟飛速發展,是以建立起來的民族自信是超過年長族群的。他們已經對歐美物質和意識平視,不簡單認為“國外的東西品質好”。
5、省錢的需求強烈,容易被種草
這一點似乎看起來與超前消費、品質消費沖突,但是他們又十分精打細算,喜歡多方比價,比如說團購參與度,社交電商等省錢模式下形成拼團都是非常的青睐。這也與當下收入有着較為直接的關系。
相比較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之前工作由于信用審批等方面的衡量次元,對于年輕人存在着封閉的思維。天然的形成了一種資質的壁壘把很多年輕族群後置,并未形成有效的長尾覆寫。但這少了一個客戶更新的重要源頭。
其實我們一直倡議針對于年輕的族群,可以有專門的組織形态來服務和培育這一藍海。雖然困難是顯而易見,比如整體的輕資産,低信用度等情況。金融機構是想着,為什麼要把時間與風險浪費在年輕族群?等他們成長為高端客群再服務不行嗎?
從短期的視角和當下的名額而言,似乎這樣看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忽略了兩個背景:第一就是年輕族群的覆寫是完全可通過金融科技等手段進行長尾服務,隻是問題現在更多的是碎片化,而非系統性服務。第二是這個領域是完全的藍海,因為多數金融機構都是這樣的思維,很容易脫穎而出。
我們在一次銀行的腦暴會議上,我們就提出,既然可以有針對于女性服務網點、不同場景服務網點,為什麼不能專門做一個年輕族群網點?對于這樣的考核核心不是aum,而是客戶數,客戶互動,客戶轉化,客戶更新,客戶家庭關聯。這就像是一個潛在客戶的孵化基地,也是年輕内容的生産中台。實體場所就可以在智慧網點進行改建,發揮銀行的優勢。大膽的腦洞一下,edg的轉播比賽是不是也可以在這樣的場所來觀看呢?這不是自來水的流量所在嗎?
當然做年輕族群不是簡單的拍腦袋,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系統性的搭建,讓金融服務更加簡便,在視覺上更加鮮明的,服務語言上為年輕族群所認同。
第二,開發針對于該人群的特色産品,比如個性化信用卡,留學金融,寶類産品等。
信用卡的個性化不僅僅是圖案,比如年輕客群非常在意自己的額度。年輕人甚至在這個方面互相“攀比”。還有分期付、最低還款都是一些比較的因素。
第三,客戶活動驅動圈層的建立。金融機構和年輕族群必須承認是有“代溝”的,但是這種彌合可以通過更多的年輕人群的加入而進行轉化。通過興趣,新鮮、多元、有趣的營銷活動來激發年輕族群的參與,能夠反哺金融機構這塊的不足。現在各家銀行強調私域,對于企業微信和雲工作室都有諸多的任務,但是都是個體推動,缺少這樣圈層的打造獲客。這種圈層大到分行,小到網點層面均可推動。
目前很多銀行在做數字化轉型,做營銷的内容營運,年輕族群也是新物種、新思維的試驗田,邊際成本較低。有的機構已經把年輕客群分為:小白一族、精緻寶媽、小鎮青年等結合場景進行精準開發維護。我們也更希望看到金融機構在這方面有更多的嘗試。
最後,總結幾個年輕關鍵詞作為年輕客群開發的思考:
顔值經濟、跨界營運、第一張卡、早買保險、好奇定投、新婚金融
原創文章,希望讀者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