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本文作者:胡小仙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裡有這樣一段話:霍亂流行了并沒兩周,公墓就已人滿為患,隻能把許許多多不知姓名的顯貴人物的枯骨遷進了萬人坑……第三周,聖克拉拉修女院的回廊上死屍都堆不下了……

霍亂也是一種傳染病,傳染速度很快,其主要症狀是急性腹瀉,能讓人在數小時内腹瀉脫水而亡。不過書中這樣的場面,并非是完全虛構的,在病發高峰期夏季,有的國家就有幾百萬人感染,幾十萬人死亡。

這種隻有在書本上、電影裡才得以出現的場景,有時候真的是源于生活。

前兩天看了南韓電影《流感》、美國電影《傳染病》,這兩部電影也是講述病毒的擴散,進而感染全球,導緻人類大面積死亡。電影上的一幕幕與武漢的這次疫情有着驚人的相似,當時就驚出一身冷汗。忍不住讓我想到美國電影《驚變28周》,南韓電影《釜山行》裡的喪屍,這些人也是病毒感染。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病毒不斷在演變,會不會有一天也會像電影裡一樣,被感染的人成了一個個伸出獠牙,向身邊人張開血盆大口的喪屍?

那麼電影裡的喪屍是怎麼傳染的呢?

電影《驚變28周》作為《驚變28天》的續集,講述的是英國人大面積的感染病毒,醫學專家們稱此病毒隻是通過唾液、血液和親密接觸才會傳染,空氣并不傳染(傳染病總是驚人的相似),但病毒依然在英國蔓延了半年,後來美國人幫助英國人消滅所有的喪屍,将最後一小撥僅存的英國人接到美國隔離。

美國人對英國城市進行大面積的消毒,28周後,他們圈出一處安全地段,将存活着的英國人送回去,讓他們重建家園。

病毒不斷的變異,他們害怕還有存活着新的病毒體。美國軍隊日夜駐守在城市的最高角落,守護這批最後的英國人,同時也監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他們非常非常地害怕病毒卷土重來。

這批人中,有一對兒女,他們的爺爺奶奶媽媽姐姐都被喪屍咬死,目前隻有父親還活着。看到父親,兩個孩子流下既開心又悲傷的淚水,是的,至少他們還有一個親人可以依靠,而大部分人回到英國,已經舉目無親。

兩個孩子住在陌生的房子裡,格外的思念母親,他們悄悄地傳回老房子,發現母親竟然活着,也沒有變成喪屍,隻是她受到極大的驚吓,已經神智不清。

原來,這位母親身體裡具有天然免疫力,是以沒有變成喪屍,但已經感染,随時可以将病毒傳染給他人。這項發現讓美國跟随來的醫學專家很震驚,她想從她身上提取血清,制成治療病毒的疫苗。可是,軍隊上司怕再次感染,就在下指令處決她之前,她的丈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溜進妻子的隔離房裡,一吻之下,迅速感染,并且咬死了妻子,沖了出去。

很快,一個又一個人被感染,這座城市再度淪陷。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守護在角落裡的一個個軍人,接到指令,不管有沒有感染,一律将街道上所有的人全部射死,那些被喪屍追逐的人群,一方面躲避喪屍的瘋狂追咬,一方面躲避高空飛來的子彈……

再接着,一架架轟炸機,橫掃整個城市,這座城市與人與喪屍一起葬身火海,然而,被感染的小男孩繼承了母親的免疫力,他在姐姐的保護下,坐上了飛機。

不久,又突然出現了一群喪屍,他們向艾菲爾鐵塔的人群中奔去……

看過喪屍片的人,都知道那樣的場景有多恐懼。如果說流感隻是無形的殺手,那麼喪屍就是有形的殺手,他們将唾液、噴嚏變成一個個雙眼通紅、滿嘴是血,十指尖銳的活生生的鬼,像猛獸一樣,撲倒身邊最親近的人。

如果有一天,病毒再度演變,《驚變28周》、《釜山行》裡的喪屍會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即使不是變成喪屍那麼可怕,但帶着緻人死亡病毒的人,與喪屍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可有辦法治療他們?無法治療是不是也像美國軍隊一樣剿滅他們,亦或者将他們全部隔離?但隔離也會有漏洞。是以,無論哪一種選擇都非常的艱難,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讓病毒擴散。可曾經承諾病毒不會像非典時期出現的話,已不攻自破。

醫學越來越先進,病毒也越來越詭異,而人性卻沒有變。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有人說,武漢現在缺少殡儀人員,不由得再度想到《霍亂時期的愛情》小說裡的那段話,那些不論顯貴與貧賤人的軀體不知道有多少正等待處理。是的,他們不是我們,但會不會有一天,他們就是我們?

盡管電影有着誇張的手法,強烈的對比,以突出人性的善惡,讓觀衆在虛構的情節裡,感受驚恐、痛苦和分離,但與真正的災難永遠無法相提并論。

所幸,武漢現在建立立的幾所醫院,已經将得不到治療的人群幾乎納入,那些在網上救助的人,那些不會上網躲在家裡獨自咳嗽、發燒的老人……終于都得到妥善的處理,這些讓我們喜極而泣。

不知道疫情之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那種痛,該有多痛啊。

大疫之下,重看《驚變28周》,感觸更多更深

隻是,我們不需要煽情,也不需要感動,我們隻希望不要再發生這樣的悲劇,即使災難還會重來,看到的不再是破洞和謊言。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