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繡球莢蒾,别稱木繡球,八仙花。忍冬科,莢蒾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可達4米;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葉柄均密被灰白色或黃白色簇狀短毛,後漸變無毛。葉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邊緣有小齒,側近緣前互相網結,聚傘花序,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組成,花生于第三級輻射枝上;萼筒筒狀,萼齒與萼筒幾等長,花冠白色,輻狀,裂片圓狀倒卵形,花藥近圓形;4-5月開花。

本是同根生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提起莢蒾,很多盆友都會對此有點陌生,可是如果提起天下聞名的揚州瓊花,您定能恍然大悟,其實瓊花就是莢蒾的品種之一,下面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這具有傳奇色彩的莢蒾吧。

莢蒾屬全世界約200種,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約74種,南北皆有分布,其中很多觀賞價值較高,知名品種有揚州瓊花、繡球莢蒾(木繡球)、皺葉莢蒾、香莢蒾等。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前世今生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在莢蒾屬裡面,瓊花栽培曆史悠久,最早記載見于《詩經·國風·齊風·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南北朝劉孝威曾有詩雲:“香纓麝帶縫金縷,瓊花玉勝綴珠徽。”瓊花猶如潔白美玉,素雅清麗,深受人們喜愛。

瓊花是莢蒾花的統稱,其中,揚州瓊花最具代表性,古代隋炀帝開鑿運河下揚州觀賞瓊花,造成國破身死的後果,使得揚州瓊花成為亡國之花而天下聞名。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到了宋代,随着當時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瓊花又被重視起來,供與帝王們觀賞。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曾稱贊瓊花是舉世無雙之花,還在瓊花觀内題下“無雙亭”。并賦詩曰:“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

《瓊花》

【宋】王月浦

蕃釐觀裡瓊花樹,天地中間第一花。

此種從何探原委,春風無處著繁華。

千須簇蝶圍清馥,九萼聯珠異衆葩。

幾見朱衣和露剪,金瓶先進帝王家。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從曆史資料記載來看,揚州後土廟瓊花應該是莢蒾的一種稀有變種,天下獨本,南宋的周密在《齊東野語》裡記載,揚州瓊花和聚八仙(繡球莢蒾)非常相似,然而香氣要濃郁,并且很難移栽成活,在宋亡後離奇死亡,從此天下再無揚州瓊花。後人則用聚八仙替代,如今的揚州瓊花大多為莢蒾屬其他品種,珍品揚州瓊花隻能從曆史資料和詩詞中想象了。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真假難辨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今)揚州瓊花

宋淳熙年間,揚州太守鄭興裔既見過真品瓊花,也見過聚八仙。他在《瓊花辨》一文中列舉了兩花不同者有三:“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漸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别以為獅子山隻有牡丹可賞 獨具風姿雅韻的瓊花正次第開放

揚州瓊花雖獨具風姿雅韻,但已芳蹤難覓,所幸莢蒾猶在,聊勝于無。谷雨過後,正是獅子山繡球莢蒾次第開放的好時節,随小編站在花下,一同欣賞這令隋炀帝念念不忘,歐陽修贊歎舉世無雙的瓊花。

來源丨武定獅子山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