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禧(1648—1709),清代書法家。字六謙,又字子文、文一,号香泉,晚号葑叟,浙江海甯鹽官人。
看了他的書法作品,特别是行書作品,主任第一個感覺就是,盡管是清朝的大家,但是他的書法中卻見晉宋風度,同時越看越有文征明的作品影子。
查閱了他的相關資料才知道,這個判斷并沒錯。陳奕禧為清代初期四大書法家之一,其詩歌和書法為兩絕,尤以書法厲害,其中行書就更厲害。他的書法,取法晉人,師古唐宋,加上他精勤鑽研,是以作品被評為“用筆千古不易之正宗”,并被号稱“香泉體”。
初看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熟悉清朝曆史或者清朝書法的人就知道,清朝當時從廟堂到江湖,朝野上下皆十分推崇董其昌的字,而對唐宋書法,并沒有多少人精研,是以當時就出現了很多,甚至是一大批模仿董其昌的書法家。
因為皇帝喜歡董其昌的字,隻有寫成董其昌那樣,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由此可見,絕對權威在很多方面都會對社會産生影響,文藝界更是如此。
由此不難看出,陳弈禧在這種氛圍下,依然師法唐宋,推崇北碑,可以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陳奕禧以行草書著稱于世,善于作大幅立軸,他的作品中,大字沉着渾融,小字穩健而柔美,十分着意于結體變化,字裡行間時作鼓側跌宕之意。
後來雍正看了其作品,盡管如此推崇董其昌,仍然十分欣賞陳奕禧,還敕命将其書勒石,由此可見,真正的好作品,是自己會說話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看看陳奕禧的書法作品到底怎麼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