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無劇透!
文中所有相關圖檔均來自《海王》預告片
請大家放心食用 (●゚ω゚●)
《海王》| aquaman
《海王》上映了。在dc系列的漫畫角色中,海王一直是被大家調侃較多的一個,比如能跟魚說話這個梗更是經常被大家拿來無情地嘲笑。
在生活大爆炸中,海王還被raj無情吐槽 | the big bang theory
不過,來自海洋生物專業的我倒是對這個技能向往不已。因為如果擁有和海洋生物交流的能力,肯定能省去許多實驗方面的煩惱(霧)。另外,水下呼吸、超強抗水壓能力什麼的,采起樣來一定也會友善不少: p
與我一樣,《海王》的主演傑森·莫瑪(jason momoa)大學時曾就讀于海洋生物專業。嗯,看來“海王”一角由他飾演還真是合适呢。
好啦話不多說,下面我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海王》這部電影中都出現了哪些有趣的海洋生物吧。
頂級掠食者也要替他撐腰
海王是燈塔看守人湯姆·庫裡(tom curry)和亞特蘭蒂斯女王亞特蘭娜(atlanna)的孩子,從小在陸地上長大。電影(包括預告片)中,海洋生物最先登場的場景是在一個水族館中。因為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人的血統,海王擁有與海洋生物交流的能力。
當小海王在水族館中和魚交談時,受到了兩個大孩子的霸淩。此時替小海王“出頭”的,是一尾錐齒鲨(carcharias taurus)。
就是它
錐齒鲨是一種大型鲨魚,最大體長能達到3.3米。它們分布在除東太平洋外的所有近岸溫暖海域,栖息水深在1~190米。雖然錐齒鲨外形兇猛,且具備超強的遊泳能力,但平時它們不太好動。除非受到挑釁(或者是小海王的号召),否則它們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錐齒鲨,俗名沙虎鲨 | d ross robertson / biogeodb.stri.si.edu
頂級掠食者的裝備即使在它死後也是如此可怖——錐齒鲨頭骨的牙齒特寫 | d ross robertson / biogeodb.stri.si.edu
影片中經過錐齒鲨這麼一撞,兩個欺負小海王的熊孩子立刻老實起來。小海王此時也似乎察覺到了自己擁有的超能力,瞬間覺醒——水族館中的各種生物“站”(遊)到了小海王身後,充當起了魚型背景牆。在這堵背景牆裡,除錐齒鲨外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海洋生物。
魚兒們給小海王撐腰
石斑魚,是葛格還是美眉?
故事發生在美國東海岸毗鄰大西洋的緬因州,是以這家水族館自然少不了一些大西洋分布的物種,比如“背景牆”中就至少有兩種分布在西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石斑魚,它們分别是博氏喙鲈(mycteroperca bonaci)和拿騷石斑魚(epinephelus striatus)。
紅箭頭指的是博氏喙鲈,黃箭頭指的是拿騷石斑魚(的後半身)
石斑魚類大多數是雌雄同體,通常按照先雌後雄的順序發育成熟。也就是說,當它們第一次成熟時都是石斑魚美眉;随着它們的生長,卵巢開始退化、精巢開始發育,它們又将變成石斑魚葛格。
博氏喙鲈 | randall, j.e./ fishbase
盡管看着呆萌,但常栖息在珊瑚礁區的石斑魚類其實是這裡的頂級捕食者之一。它們不喜歡撕咬,而是利用口迅速張開形成的負壓把各種獵物瞬間吸到口中。一些聰明的石斑魚類還會和其它海洋生物一起合作捕食,比如在鰓棘鲈屬中就能觀察到和波紋唇魚、藍蛸[xiāo]以及爪哇裸胸鳝一起合作捕食的行為。
拿騷石斑魚 | herb segars / animals animals
像“異形”那樣捕獵
說到裸胸鳝,海王身後的背景中也有它。它們不僅是水族館中的常客,也是一些低級謠言中的常客——如果有人聲稱在水庫或湖泊中釣到它們,毫無例外,都是謠言。
紅箭頭就是裸胸鳝
裸胸鳝是一種海水魚類,它們一般栖息在熱帶或亞熱帶淺海的珊瑚礁或沙粒底質海域。之是以叫裸胸鳝,是因為它們胸鳍缺失。裸胸鳝的身體細長,常常鑽到岩石縫、珊瑚礁縫隙或沙中,然後把頭露出,伺機捕捉獵物。
裸胸鳝(右):“我躲。” | doug perrine / seapics.com
這并不是裸胸鳝捕食技巧的全部。裸胸鳝們都有一個稱為咽齒(pharyngeal jaw)的結構,如果你看過異型,應該很容易了解:當裸胸鳝張開大口,咽齒張開并被拉向前方;當裸胸鳝的口再次閉合,咽齒就能把獵物死死咬住,同時拉向消化道内。如果小魚小蝦們被裸胸鳝盯上并吞入口中,絕對是兇多吉少。
裸胸鳝的咽齒結構 | zina deretsky / wikimedia commons
就像這樣 | alien
“魔鬼魚”可一點都不魔鬼
裸胸鳝、錐齒鲨們常以兇狠的形象示人,如果我有和魚類交談的能力,恐怕也要敬而遠之。相反,看起來沉穩且與世無争的蝠鲼似乎飽含“魚生經驗”,是個值得“交流”的對象。小海王身後的水族箱裡的兩尾蝠鲼,很可能是前口蝠鲼屬的雙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
兩尾蝠鲼
雙吻前口蝠鱝 | taketomo shiratori / photoshot.com
雙吻前口蝠鲼生活在全球的熱帶至溫帶海域,常常結成大群遊動,《海王》電影的正片部分就能看到蝠鲼群遊動的壯觀景象。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它們其實是“溫暖”的大家夥,對人并沒有攻擊性。
在這裡我也要代表蝠鲼們嚴正聲明:電影中出現的反派之一“黑蝠鲼”與蝠鲼這種生物并無關系,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深海的精彩,遠在想象之上
作為一部講述掌管七海的海洋之王曆經艱險、奪回王位的電影,《海王》中出現的海洋生物自然遠不止前面這些人類能接觸到的角色。觀影之前,你需要做的隻是放開你的想象力——
在海中美麗的亞特蘭蒂斯國,亞特蘭蒂斯人竟将海馬、大白鲨、海龜、座頭鲸,甚至已經滅絕的滄龍作為坐騎。
在這裡,騎着滄龍好像也沒什麼不對
在這裡,發光的水母可以當做照明工具,由其制成的裙擺竟可以如此好看;它們進入藍鲸口中後,是否還能存活?
除人類外,生活在深海中的“智慧”生物都是怎樣的呢……
好了不能再說下去了,大家盡情去電影中尋找答案吧!
作者:sundayhao
隔壁漫威有什麼
本文首發于
物種月曆(id:guokrpac)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物種月曆
微信号: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殼
建議你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