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小時候,常聽人說媽媽結婚時有多風光,彩禮是著名的三大件:上海全鋼手表,鑽石牌縫紉機,鳳凰牌自行車。現在的90後,或許這些東西你給他都不要,但是在當年這些東西可是無比的豪橫。一個家庭裡能同時買到這三件東西,代表你不光有錢,還有稀缺的購買名額,這在方圓百裡可是屈指可數。

今天讀何丹的《新國貨浪潮》,讓我又想起了當年那些老物件的影子。它從大國風物,中國制造,新國貨啟示錄,新國貨報告等幾個方面對中國近代商業進行詳盡介紹,讓我們對近代商業發展能夠獲得比較清晰的認識。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中國近代曆史上經曆了三次國貨運動:第一次是振興民族工業。這次國貨運動開始于1905年。民族工業是百姓的生活之本,商人看到洋貨橫行的中國大地,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他們自強自立,創辦國貨企業,使中國人民金錢不流到外國人的手中。

實業家裡面比較代表性的是張謇,他在辦實業之餘,更不忘民族大義,還去搞教育、興水利,築交通,開醫院。他的所作所為最終都是追求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的綜合可持續發展。通過教育、實業、公益三位一體,促進當地的資源就地轉化為企業資源,而企業資源又最終反哺當地和國家。

除了張謇之外,還有如張之洞、黃楚九、劉鴻生等一批實業家,為中國的民族工業添磚加瓦,最終将我們國貨的生産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第二次國貨運動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前,物資定産定量,百姓可選可用的東西就那麼多,是以誰家買了新鮮玩意,一定會遭到鄰裡的圍觀和羨慕,而今天那些商品,早就落伍,被淘汰出商品市場。

從1984年開始,一大批國貨企業家完成了從産品到商品的飛躍,為中國制造走向全球奠定了良好基礎。

他們其中有馬勝利承包石家莊造紙廠,李經緯注冊的健力寶,柳傳志成立的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未來的聯想)等,這批新興的起來給中國經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活力,為中國的經濟崛起指引了方向。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曾經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也曾繁盛一時,但由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令中國近代經濟被後來居上的資本主義國家碾壓式超越。清朝末年,洋貨橫行,為了購買人家的商品,我們白花花的銀子都跑到了他們的口袋。改革開放後,我們的加工生産與制造齊頭并進,貿易順差應運而生,帶動國民經濟飛速發展。

二、三十年的時間,中國人的吃穿用度發生了質的飛躍,以前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漸漸淡出曆史的舞台,随之而來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成了家庭必備電器。

手機從暴發戶專享通訊工具,到現在入手一部的全民普及;汽車從公家配置,到現在私家車遍地,可以看出我國從生産力到消費能力正在全方位提升。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第三次國貨運動正在發生,在網際網路時代,智能與便捷沖刺人們的生活,中國用積極的反應和快速的接受能力,将高科技技術運用到各個行業。

說第二次國貨運動我們是在追趕發達的經濟強國,那麼第三次國貨運動,就是我們在争取與他們平等對話,從技術到品質再到能力的一較高下。

中國的制造能力、供應鍊以及消費水準在這個時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身實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華為、比亞迪、聯想等國貨品牌也具備全球競争優勢,成為真正崛起經濟強國。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受到美國等一批資本主義國家的忌憚,他們把中國視為假想敵,千方百計地阻撓中國經濟的發展。而經濟強大便會帶來民族自信,今天的中國人民正在積極應對這些問題。

與時俱進是最重要的商業模式,在中國近代這100年裡,中國商品從依賴進口,到實作自産自銷,再到馳名商品走向世界,是一批批國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一個民族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結果。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最後,新時代,國與國之間競争主要拼的就是商業,誰是商業強國,誰就有對不公平說不的底氣,這是一個國家的權益保障。

《新國貨浪潮》給我們全面地梳理中國近百年的經濟發展脈絡,是道地的中國商戰史,讀懂了它也就讀懂了中國經濟,是一本很值得研讀的作品。

《新國貨浪潮》經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必删

作者:歸月 喜歡讀書、寫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