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

有人通過努力升職加薪,總會有人質疑存在“潛規則”;

有人喜歡打扮得幹淨得體,便有人覺得“窮講究”;

有人性格内向不喜應酬,便往往會被說成“不合群”。

你若想反駁,他便一副世事洞察的樣子告訴你,現實就是這樣的。

後來看到一個問答,豁然開朗。

如何反駁“現實點,這個社會就是這樣?”

你是怎樣,你的世界就是怎樣。

你心裡有什麼,眼裡便看到什麼

多年前,木心在上海的一家餐廳吃飯,鄰桌是兩位男子。

中年男人對青年男子說:“你年紀輕輕,講究衣着,我是随随便便,不在乎了。”

青年男子笑了笑,沒說話。

中年男子又說:“衣着講究,總歸是兩個意思,一個,要漂亮,一個,表示自己有錢。”

青年人反駁道:“我又不算講究。”

中年人說:“還不算講究?!世界上但凡講究衣着的,隻不過是這兩個目的。”

一旁吃飯的木心看不下去,接了一句:“還有第三個——自尊。”

是的,我們衣着得體,不僅僅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自尊,也是尊重别人。

但是,中年人心裡隻有“炫耀”,是以,看到的也是别人的“顯擺。”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他的處事态度。

人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戰國時期,孟嘗君是齊國宰相,權傾朝野 ,門庭若市。

後來,他被齊王驅逐出境,風光不再 ,門可羅雀,甚至當初要好的朋友也都和他斷了聯系。

後來,孟嘗君重新得勢,被召回齊國。

在齊國邊境上孟嘗君遇到了齊人譚拾子。孟嘗君說起那些忘恩負義的“朋友” ,憤恨不已,打算秋後算賬。

譚拾子卻告訴他:

“誰富貴就靠近誰,誰貧賤就遠離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是集市上早上人多,晚上人少一樣,大家隻是根據需求行動而已。”

孟嘗君聽完,放棄了報複的念頭,依舊與那些人正常交往,人盡其用,成為一代良相。

趨利避害,嫌貧愛富,是人的本能,能夠看透人性,并升華認知和行為的人,才是本事。

羅振宇說過:“影響一個人認知水準的因素有教育背景、父母、社交圈,是以不斷學習,不放棄成長,随時更新知識,是更新認知的管道和途徑。”

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放大自己的格局,看到的才是山河遼闊,人生才處處風景。

你把時間花在哪裡,

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都曾心懷夢想,渴望成為人群中閃閃發光的那一個。

但是,一路走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差距卻越來越大。

因為這個世界上,讓人變好的事情,都不容易,要吃苦,要有毅力,披荊斬棘。

于是,很多人半途而廢。

吃不起學習的苦,于是隻能看着身邊的同學考研讀博,一路高歌猛進,差距越來越大。

工作後,一邊瞧不起眼前的苟且,總覺得“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一邊渾渾噩噩,怨天尤人,又不想費力提升自我。

于是消極應付,漸漸失去競争力。

一位年輕人問自己的導師:我怎樣做才能活成我希望的樣子?

導師說:花時間去做。

年輕人疑惑地說:不是,您可能沒了解我的意思,我是說怎麼活成我心中理想的樣子?

導師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決定了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無比贊同。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認識一位自媒體作者,前幾天她在作者群裡說,她的第三本書就要出版了。

其實,她寫自媒體文的時間并不長,隻有三年,基本是一年一本書的速度。

大家一片贊歎,有人叫她介紹經驗。

她說,沒啥經驗,多花點時間寫就好了。

群裡有人說,唉,我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真的擠不出時間啊。

想起作家劉同說過的一段話:

騰不出時間學習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傷悲。

騰不出時間思考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後悔。

騰不出時間運動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減肥。

騰不出時間呵護親情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流淚。

我知道,這位作者每天早上都是五點起床,寫到七點,晚上下班後再寫一個小時,風雨無阻。

甚至生寶寶住院的時候,都在寫。

所有的閑暇時間都用來讀書寫作,是以成就了寫作夢想。

哲學家培根說:命運往往是人自己造成的,每個人都是自身的設計師。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公号背景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問:我已經30多了,現在想做什麼還來得及嗎?

我給她說了村上春樹的故事。

村上春樹年輕時是一家酒吧的老闆,白天賣咖啡,晚上是酒吧,每天營業到淩晨,非常辛苦。

30歲的時候,他萌生了寫作的念頭,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經營酒吧耗費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于是,他每天淩晨打烊後,至天就坐在廚房的餐桌旁開始寫,直到天亮,才小睡一會兒。

半個月後,他寫出了處女作《且聽風吟》,後來斬獲新人獎。

後來,他關掉了酒吧,專心寫作,每天寫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成了舉世聞名的作家。

他在寫作上花的時間,也給了他豐厚的回報。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當一個人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便是成功的開始。

但是,有多少人的時間是這樣度過的?

下決心要做點什麼,提升自己,但是一回到家裡,便開始刷短視訊,一邊刷着别人的故事,一邊感歎着自己的人生,時間久這麼流逝了。

周末好不容易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學習,卻又惦記着約好的飯局,想着明天再開始吧,風一樣的出了門。

一個人從來不是被生活打敗,而是被自己打敗。

你選擇了努力,就會收獲成功和贊許;選擇了放棄,就收獲困頓和焦慮。

天不渡人,唯有自渡

最近,北大保安張俊成的故事,再次刷屏。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27年前,出身貧寒的他,來到北大做保安。

那一年,他17歲,隻有國中學曆,身穿保安制服,站在最高學府的門前,他興奮又驕傲。

你是什麼樣,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0102030405

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事情,他決心參加自學考試。

為了參加北大教育訓練,他把執勤時間都調換到了夜班。

從那以後,他每天隻睡三小時,北大的每個時間點他都見過。

不到半年,他就瘦了15斤。

在随後3年時間裡,他啃下了艱澀難懂的專業知識,13門課程全部以高分通過,成功拿到北大法律專業自考專科畢業證。

随後,他婉拒了北大的挽留,回到家鄉長治,應聘到一所職業學院做老師,後學院倒閉。

2015年,他和朋友合夥建立了一所面向農村孩子的職業學院,成為一名任校長。

人生,是個不斷層層層篩選的過程。

用考試篩掉成績差的人,用工作篩掉能力差的人,用頭腦篩掉認知差的人。

很多時候,人的一生會經曆什麼,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前幾天和一位警察朋友聊天,說起最近幾年電信詐騙特别多的事兒。

我說,那些詐騙電話,其實都挺可笑的,都是蹩腳的國語,一聽就知道是騙子,如果他們好好學一下國語,上當的肯定會更多。

朋友說,其實騙子是故意這樣的。因為通過這種蹩腳的國語,騙子迅速會篩掉一些警惕性高的人,節省很多精力。剩下的,才是他們的詐騙對象。

聽上去有點荒謬,但想想确實有道理。

一個人總被爛人爛事糾纏,可以反觀一下自身,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世界複雜,不要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有句話說好,天不渡人,人需自度。

王小波說過,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上一些壞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就這樣坦坦蕩蕩做個尋常人也不壞。

關鍵是,心懷光明,磊落坦蕩。

共勉。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