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您見過粟裕穿西裝打領帶的照片?這裡就有一張,非常罕見,非常珍貴。從合影中可以看出,粟裕穿西裝打領帶的樣子非常帥氣,中間是粟裕的夫人楚青,右邊那位是誰?他是一個日本人。
這張合影的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粟裕大将在1984年病逝。1979年,粟裕72歲,已經步入了自己的晚年歲月。粟裕晚年的身體很不好,有多種疾病,在1979年這一年,他比較忙碌,參加了很多重要活動,比如去武漢,見到了武漢軍區司令員王必成和湖北省委書記陳丕顯等當年的很多老部下。

作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粟裕還出席了人大常委會。5月,粟裕以“中日友好之船”最高顧問的身份去日本通路。這是粟裕大将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國土。
粟裕先後通路了下關、大阪、名古屋、東京和長崎等地。在此過程中,粟裕接見和拜見了很多日本軍人,5月18日這天,粟裕拜見了日防衛廳長官山下元利,和很多日軍現役軍官。
山下元利說,久聞閣下大名,聽說閣下是這次友好之船通路團的最高顧問,早就想和閣下見面了,今天能見到閣下,面對面友好坦率地交流,我是說不出的高興。
粟裕大将的威名,不但享譽國内,而且在國外,尤其是在日本,也是非常知名,很多日軍軍官都知道他,粟裕是二戰時期日軍的克星,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奇才和典範。日本這個民族習慣崇拜強者,粟裕就是一位戰場上的強者,一位打不敗的對手。
然後,粟裕還會見了很多日軍退役軍官,其中有一位前日軍中将叫松金久知,他在1978年到中國時曾見過粟裕,粟裕的一句話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軍人有退役,但愛國、關心國防是沒有退役的。
這句話被松金久知帶到了美國,他剛從歐美旅行回來,在美國軍事大學向美軍進階幹部演講時,松金久知專門提到了粟裕的這句話,博得了一緻的好評。這句話和麥克阿瑟的“老兵不死,隻是逐漸凋零”,有異曲同工之妙。
5月下旬,粟裕到了神戶,有一位千裡迢迢慕名而來的日本老人,堅持要求拜見粟裕。為了中日友好,粟裕概不拒絕。沒想到的是,這位老人一見面,就向粟裕敬了一個标準的軍禮,非常激動地說道,老首長,您還記得我嗎?
粟裕仔細看了看,好像似曾相似,迅速從記憶中搜尋,突然眼睛一亮,趕緊上去握着老人的手說,我記得你,你是我們的炮兵營長。那位日本老人頓時熱淚盈眶,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粟司令還記得他。
這位老人叫山田英一,是抗日戰争時期參加侵華戰争的一名日本軍人,炮兵專家。山田英一也飽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是粟裕給了他當頭一棒,讓他及時醒悟過來,回頭是岸。
在抗日戰場,山田英一成了粟裕上司的新四軍的俘虜。出乎意料的是,粟裕沒有殺害他,而是對他進行了耐心的思想教育,山田英一被當頭棒喝,幡然悔悟,加入了反戰同盟。
新四軍繳獲了一批日軍炮火,卻不會使用,粟裕知道山田英一是炮兵方面的專家,決定起用他。山田英一便加入了新四軍,用新四軍的炮火,對付日本侵略者,并當上了新四軍的炮兵營長。
粟裕能大膽起用日軍俘虜,而且委以重任,在當時也是非常有魄力,非常了不起的。山田英一跟着粟裕,迎來了中國抗日戰争的全面勝利,然後又跟着粟裕參加了中國的解放戰争,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徹底洗刷了自己的罪過。
最不可思議的是,山田英一還參加了中國的抗美援朝戰争,在戰場上狠狠用炮火教訓了美國鬼子。1958年,粟裕受到了錯誤批判,被解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山田英一也回到了日本。
此後,一别就是20多年。1979年,聽說粟裕通路日本,山田英一内心無比激動,翹首以盼。他居住在大阪,大阪也在粟裕的通路行程範圍之内,可是山田英一沒有等到粟裕來大阪,就迫不及待地親自跑到神戶去迎接拜見老首長。
他鄉遇故知,更何況是老部下老戰友。粟裕内心也非常激動,他們談了很多往事,臨别的時候,粟裕從行李箱中拿出自己準備穿的新領帶和新襯衣,對山田英一說,此行沒有想到會遇到你,也沒有準備什麼禮物,這襯衣和領帶我還沒有穿,送給你,以紀念我們當年的友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粟裕能把自己的貼身衣物送給山田英一,說明是真的把他當成好朋友。山田英一鄭重地收下禮物,永久珍藏起來,那是他和粟裕将軍友誼的見證,也是中日友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