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暢銷書《局外人》的作者是加缪,作者用極其冷峻而旁觀的筆觸向世人提出了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當你不被社會、世界所了解時,還有勇氣堅持做自己嗎?
其實核心情節很簡單,一個是默爾索參加母親的葬禮,一個是他開槍打死了一個阿拉伯人,最後放棄上訴機會被判處死刑的故事。
默索爾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他不像于連一樣,對功名财富充滿興趣;也和西門慶不同,糜爛的情欲充滿整個生命。他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在紫陌紅塵的芸芸俗世中,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置身事外的局外人。
用魯迅的話來形容并不過分: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觥籌交錯和群體狂歡都是你們的,與我無關。”
默索爾疲于應酬和交際,周末,他所有要做的事情就是看報,靜靜地呆在陽台上,看樓下人來人往,步履匆匆,歸來離去,沒有興趣愛好,就是發呆。
在工作上,沒有上進心和追求欲:老闆想在巴黎設定一個辦事處,讓他去開拓市場,大展拳腳,升職加薪,他的回複卻是,有沒有都無所謂,什麼生活都差不多。
在愛情方面,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女友問他愛不愛自己,他的回複是,愛不愛的無所謂。女友又問,如果别人和你求婚,你會答應嗎?他說會。
最誇張的是,母親死了,他不知道哪天去世的,小說開頭,“我也不知道,媽媽究竟是今日還是昨日去世的。”讓人振聾發聩。在葬禮上,他并不流淚,不願見母親遺容最後一面,在遺體面前喝咖啡抽煙,出殡第二天就去遊泳、和女友開房。
他的種種行為被社會所不容,最後是以被判道德的死刑。
他是一個置身事外的孤獨者,無人了解的局外人,離經叛道的虛無者。他對我們今天追求的功名富貴、圓滿家庭,那種花團錦簇的熱熱鬧鬧一概不在乎。
這種行為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他是不是一個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形似走肉的不孝不仁不義的渣男?
但其實這一切的表現都是由他的人生觀決定的。默爾索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虛無主義者。他認為人生是無意義、無價值、不可了解的。當他在牢裡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在過一種新奇的生活,而不是在坐牢;當他最後被判處死刑的時候,他也接受了,他認為什麼時候死都是一樣的。
那他在乎什麼呢?他最在乎,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即使與全世界為敵。
曾經,我非常不了解,明明有生的機會,為什麼他要甘願放棄呢?
在監獄裡,被輪流問話的時候,有個檢察官一直在慫恿默索爾,隻要你皈依上帝,相信基督教,那麼上帝就可以拯救你,而默索爾的選擇是甯可放棄上訴的機會,也不改變内心最真實的看法。
律師問他,可不可以說母親去世自己當天很悲傷。他的回答是,不可以,我不撒謊。一開始得知自己被判死刑的時候,默爾索閃過一絲恐懼,他說,但是後來又很快想通了,他覺得“死亡既然無可避免,那麼何時死,怎麼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最後他向神輔發出了自己怒吼的最強音,他說“他沒有把握說自己還沒死,雖然我什麼都沒有,但我能把握我自己,把握我的所有,比他強的多。”在他看來,我能切切實實把握此刻的人生,我是真實的,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就這樣,最後,在周遭的月色下,在滿目繁星的陪伴下,默爾索慷慨赴死,完成了對真實自我盛大的獻祭。
我想默索爾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當你在周圍人異樣的眼面前,當你不被别人了解的時候,你是選擇向别人妥協,融入他們的熱鬧當中,還是守着自己的那份清冷與寂寞?
前者等着你的,可能是可預見的花團錦簇,而如果你選擇後者,可能是别人眼中的“怪人”。 你真的敢做真實的自己嗎?
比如大學期間,很多人為了拿學分,為了掙獎學金,他們去盡力地搞社交,去參加活動,而你覺得這些沒意義,還是一頭埋在學習中,你能完全做到旁若無人嗎?
當你在工作中,憑着自己出色的能力很快升職加薪,于是公司裡面流言四起,所有的人開始遠離你,對你有了看法,你能忍得住不去解釋嗎?
當你大學畢業,得不到父母的了解和支援,不做老家的公務員,而是堅持去大城市闖蕩,你難道非要說服他們了解你懂你嗎?
當你老公出軌,你不離婚,你有勇氣面對周圍人說你離不開出軌渣男,還不離婚嗎?
說到這裡必須說一句,很多女人,他們因為某些原因在老公離婚後不敢離婚,但又覺得很丢臉,是以隻好不停的對周圍人洗腦說自己就是為了孩子不離婚,想得到别人的了解。其實這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理不了解又有什麼關系呢?
其實人不被了解的時刻有很多,沒有人能完全懂你,即使靈魂伴侶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認為是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那也無所謂,隻要我們自己了解自己,我們知道我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堅守着最初的自己。
想起了明代中後期嘉靖年間,嚴嵩父子專權誤國,社會沖突激化,朝中很多大臣對他們不滿,有直言進谏者楊繼盛被嚴嵩父子用計謀整死,有夏言被害死,後來徐階數十年忍辱負重,韬光養晦,對嚴嵩父子笑臉相迎、卑躬屈膝,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孫子做偏房,
這在當時激起了很多人的怒罵,大家都覺得,徐階這麼一個大臣居然也是軟骨頭。但是徐階沒有解釋,默默忍受,他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他自始至終一直保持着真實的自己,最後用自己的智慧一舉鏟除了嚴嵩,成為内閣首輔。
以前的我總是喜歡求得别人的贊同、了解和支援,後來發現人生在世,我們實在沒必要求得大家的了解,比如有的人說你沒主見,有的人說你性格擰巴,有的人說你活潑樂觀,難道你要挨個把那些不了解你的人的想法扳過來嗎?完全沒必要啊,你也不是為他們而活。
始終記住,一定要活出真實的自己,即使不被别人所了解,他們的了解也不會讓你富可敵國啊!
但如果失去了真實的自我,那你的一切努力都是無意義的。
希望多年後,你已不再是原來的你,但你仍然是那個真實的你,沒有被他們所謂的世俗世界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