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訓 培育好家風
——說說我的外公
安陽縣崔家橋鎮中艾亭國小教師 趙冉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家規。在我們家,外公就是家族的楷模,無形中給了我們深深的影響,讓我們直至今日都受益匪淺!今天聊一聊我們家的家訓、家風、家規:孝、愛、廉!
孝敬父母就是最大的福報!
小時候,由于父母們工作比較忙,我和大姨家的哥哥、妹妹都在外公家上學,那時候的我們正是養成性格和習慣的時候。吃飯時第一碗都要先端給外曾祖母,然後是外公,外婆,最後我們一起吃飯。記憶中,外公和外婆沒有大聲給曾外祖母說過話,還總是教導我們要尊敬長輩,外公說了,這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基本的為人之道,孝敬父母就是最大的福報!曾外祖母80多歲的時候,外公已經快70了,我們也都長大去外地上學,可每次回到外公家裡,吃飯時第一碗不自覺地就會端到曾外祖母面前.
曾外祖母96歲的時候離開了我們,外人都說她有福氣,有一群孝順的子孫。是啊,我們又何嘗不是有福氣的人,因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今外公和外婆變得老了,身體變得不再硬朗。外公89歲了,身體在病痛的折磨下每況愈下,脾氣也變得像小孩子一樣任性。可我們依然記得外公的教導:尊敬長輩。兒女們輪流上崗,每天都耐心地哄着,勸着。女婿們也都堅守崗位,而我們這些小輩兒,就在節假日時過去陪伴,逗他們開心。雖然外公已經有點迷糊,但他仍然在兒女的悉心照顧下開心快樂地生活,兒孫滿堂的幸福充滿了我們的大家庭!因為有他們為榜樣,我們這些子孫後代在各自的小家庭裡也都在延續着恪守孝道,牢記家訓:孝!
我先走和你先走
外公和外婆的感情也是我們家良好的家風。外婆性子急,外公性子慢。小時候總是聽外婆不停地催促,快點…,快點…。而外公總是三句箴言:處事不慌,遇事不怒,基本吃素,是為健康之道。然後外婆就會開始新一輪的碎碎念,外公也不生氣,依舊不慌不忙,這是夫妻間的包容。外公包容外婆的碎碎念,這是愛的展現!慢慢地,他們變老了,外婆性子依然很急,外出下樓梯時外婆總是走很快,總是能聽到外公在後面喊:美麗(大姨的名字)娘,你慢點,讓我走到你前面。外婆就會很生氣地說幹嘛非讓你到我前面。外公就會慢慢走到前面說:這樣你摔倒的時候我就能接住你了!散步時,外公總是陪着外婆,還讓外婆走裡邊,他老是說,外婆是咱家的功臣,他工作忙,都是外婆在照顧曾外祖母和孩子們。家裡還得種地,那時候,沒有天然氣,得和煤子、生火、擔水、洗衣服,外婆是最辛苦的人。這是外公給外婆的疼愛和尊重!聊天時他又總是對外婆說:美麗娘,走(去世)的時候,讓我到你後面。外婆還是會地生氣問為什麼,外公就會傷感地說:我要到你前面了誰照顧你啊!這是外公對外婆的寵愛!現在他們總是牽着手走路,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相親相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我們與家人的相處中嚴正家風:愛!
為人正直,做官清廉
外公年輕時當過鄉長,也做過局長,在那個年代是很大的官,可他仍舊堅守本心: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小時候經常聽外公講年輕時候的故事,那時候不覺得怎樣。工作後碰到一些老前輩,他們每次說起外公時總是贊不絕口,都說老何是個好鄉長,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這一刻我感到了無比的榮光!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的外公已是一個在黨50多年的老黨員了,政府為他頒發了“黨員在黨50年紀念章”,當他捧着着證書的那一刻,他的笑燦爛而純粹!雖然我們現在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可我們仍然恪守家規:廉!
此外,外公身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外公家的小院裡總是停留着一群麻雀,外公經常會拿家裡小米和饅頭去喂它們,是以他們也成為了我們家的小成員,常住不走了,以至于我們的車上總是會有麻雀送回的禮物。他常說,不以善小而不為!退休後,他依然沒有放松自己,每天上午9點的固定工作就是讀書、看報,邊看還邊做筆記,畫詞句,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翻開字典查一查,再批注在書上,晚上還會寫日記,記錄一天的生活。他總是說,小時候沒錢上學,都是偷學的,現在有學習的機會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活到老,學到老。而外公也真的做到了,他的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直到前段時間,他的思想糊塗了,慢慢地忘記很多事情,也不太認識我們了,還是不忘拿起書本學習。
樸實的家風、家訓、家規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教會我們做人。外公帶給我們的不隻是生命,還有更可貴的精神力量,最後我希望我的外公能陪我們久一點,再久一點,讓我們能再盡一盡我們的孝道,傳承我們的家風家訓! (安陽縣崔家橋鎮李宋村國小 薛金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