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景觀優美文化深厚體驗獨特 大河旅遊成為新亮點

長江、黃河、珠江、海河、漓江、鴨綠江、瀾滄江等大河流域的許多景區都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的大河類型多樣、景觀優美、文化内涵深厚、旅遊活動豐富、體驗獨特,吸引着衆多遊客。如今,大河旅遊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睐,已走上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成為新興旅遊熱點。

新興旅遊熱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口生态旅遊區,不僅有河海交彙、珍稀瀕危鳥類、濱海灘塗景觀等獨具特色的生态旅遊資源,還擁有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态系統。遊客朝可觀升騰的海上日出,夕可覽靜谧的平野沙洲。美如紅毯的濕地灘塗、婆娑的水上柳林……生态畫卷盡在眼底。

近日,世界旅遊聯盟與山西省臨汾市人民政府、南開大學共同釋出的《2021大河文明旅遊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大河流域地區是人類生存發展、文明進步的源頭。大河文明旅遊發展方興未艾,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旅遊産品,湧現出一大批大河文明旅遊新興業态,未來将逐漸成為旅遊業的重要部分,旅遊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釋出的《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中國水域景觀類景區2019年接待總人數達7.88億人次,僅次于文化遺迹類景區,在所有景區中接待量排第二;中國水域景觀類景區2019年創造了731.34億元的旅遊總收入,僅次于地質地貌類旅遊景區。由此可見,大河旅遊擁有廣闊的旅遊市場空間。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儲存着大量曆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沿線有豐富的沙漠、草原、瀑布、峽谷等自然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黃河流域3A級及以上進階别景區1010個。過去10年,不論是旅遊總收入還是國内旅遊收入,沿黃河各市的增長速度均遠超全國平均水準,說明大河旅遊市場在快速發展。

生态保護優先

今秋,市民遊客漫步在南京市興隆街道的長江邊時,紛紛被新穎的長江大保護“水韻興隆”主題系列打卡點所吸引。人們在領略長江風景的同時,還了解到保護長江生态的知識。

生态環境是最寶貴的旅遊資源,是自然和文化旅遊資源的基礎,大河旅遊的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生态環境。《報告》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在生态保護的基礎上發展大河旅遊産業,生态觀光類旅遊産品是最基礎的大河旅遊産品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探索出一條生态保護與旅遊發展并進之路,已開發8條“綠色長江”生态文明旅遊線路,讓遊客在旅行過程中認識長江、關注長江、愛護長江。

為推動黃河流域的生态保護,黃河沿線陝西、河南、山東等地建設了諸多生态旅遊區和自然保護區,為遊客提供優質旅遊體驗的同時,也向遊客傳輸生态保護理念,努力打造旅遊發展和生态保護的雙赢局面。《報告》指出,發展大河旅遊,生态保護始終放首位,要建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大河旅遊發展新格局;形成供需均衡、文旅融合、綠色發展、産業更新的良性循環。

随着旅遊觀念不斷提升,遊客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需求日益旺盛。大河旅遊包括的大河水體、景觀及周邊的森林、保護區等資源為遊客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親水休閑的度假勝地不斷湧現。尤其疫情後,遊客更加關注旅遊中的健康和安全,大河旅遊依托流域良好的自然人文環境,其休閑、遊憩、康養功能被進一步開發,将成為發展健康旅遊的沃土。

流域合作共赢

一條河流通常跨越多個地區,對大河旅遊資源的管理比普通旅遊資源更加複雜。黃河幹支流流經9個省區,流經的區域隻有合作才能實作黃河旅遊的共赢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強化區域間資源整合和協作,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建設一批展現黃河文化的标志性旅遊目的地。發揮上遊自然景觀多樣、生态風光原始、民族文化多彩、地域特色鮮明優勢,增加高品質旅遊服務供給,支援青海、四川、甘肅毗鄰地區共建國家生态旅遊示範區。中遊依托古都、古城、古迹等豐富人文資源,突出地域文化特點和農耕文化特色,打造世界級曆史文化旅遊目的地。下遊發揮好泰山、孔廟等世界著名文化遺産作用,推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長江擁有數百條支流,流經中國11個省區市,連接配接了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縱觀長江全線,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為長江旅遊增添了缤紛的色彩。無論是青海、西藏的宗教文化、高原風光,川渝滇地區的曆史文化與宜人氣候,鄂湘贛地區的紅色曆史與山水名樓,三峽地區的壯闊景色,還是長三角地區的園林街巷或城市景觀,都吸引了大量遊客。

流經的區域通過旅遊資源互補,實作協同發展、錯位發展,共同打響長江旅遊的品牌。在日前舉行的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2021年鄂渝輪值主席會議上,湖北、重慶兩地宣布将攜手把長江三峽打造成世界内河遊輪旅遊最佳目的地,推動長江三峽區域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