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膠南街道統籌轄區各級黨組織和駐社群企事業機關、共建機關、“兩新”組織等力量,創新形式将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度融合,為群衆烹制“惠民大餐”,使思想宣傳和學習教育碩果累累。
“戶”聯網微自治
服務群衆更精準
近日,大鄧陶安置區村民初增仁向本區域“劃片包戶”的黨員聯系人萬杲林反映,安置區的排水管道過細,導緻排水不暢,積水嚴重,希望村委解決。萬杲林随即将問題上報給大鄧陶村黨支部書記。很快,安置區排水管更換事宜作為村莊重大事項進入相關程式,經過一個月的施工,問題最終被徹底解決。
問題能夠快速解決,得益于該村創新實施的1+N+X紅色“戶”聯網微自治模式,即1名村幹部帶領N名黨員和多名村民骨幹,進行劃片包戶,服務群衆。“有了‘戶’聯網的加持賦能,我們村莊的上傳下達實作了高效精準。既有效增強了村莊黨員亮身份、當先鋒的服務創優意識,又提高了黨支部的工作效率。”大鄧陶村黨支部書記馮有堂介紹。
眼下,大鄧陶村正依托高效的“戶”聯網平台,積極發動群衆種植金銀花、軟棗猕猴桃等經濟作物,為居民和集體帶來可觀收益,讓紅色力量持續在綠水青山間湧動。
“紅色聯盟”聚合力
便民利民更貼心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醫療服務,太友善了!”日前,“開展義診活動 服務百姓健康”志願服務在李家窪子舉行,區立醫院多名醫務人員現場為居民開展義診服務。據了解,這是該街道“紅色聯盟”策劃組織的又一次便民利民活動。“成立‘紅色聯盟’,旨在吸收、整合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力量,更好為群衆服務,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探索,是凝聚黨員群衆的重要抓手。”膠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賈茂兵介紹。
為打造紅色黨建品牌,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準,膠南街道在水城路社群試點成立了“紅色聯盟”,以社群黨委為召集人,收集整理群衆訴求,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力量,進而實作黨員、志願者服務與社群群衆精準對接。“下一步,水城路社群将依托‘紅色聯盟’,在社群黨建、文明建立、多元融合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搭建社群與居民對話交流的平台,優化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産生1+1>2的效應,讓黨建工作嵌入基層管理服務中,確定社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衆服務。”水城路社群黨委書記劉兵兵表示。
開展黨建系列活動
築牢理想信念根基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膠南街道打造了占地10餘畝的黨建主題廣場,用直覺性、教育性和指導性的文字和圖檔展示黨的百年光輝曆程和偉大成就。
主題廣場建成後,該街道相繼組織開展了黨史知識競賽、紅歌比賽、“青春永向黨·我和我的祖國”詩歌朗誦等系列紅色教育活動,讓黨員幹部群衆在耳濡目染中堅定理想信念。
“通過參演微黨課《我是黨員》節目,我深切認識到新時代黨員要繼承發揚革命前輩的精神風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散發力所能及的光,為家鄉、為祖國貢獻力量。”石寨山路社群黨支部的王心怡說道。據悉,該節目代表新區參加了青島市“三百”微黨課大賽決賽,榮獲特色類一等獎。
“通過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群衆性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廣大黨員幹部群衆加深了對黨的認識,接受了精神洗禮,進而激發了街道上下愛黨愛國熱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膠南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強說。(梁玉鵬)
(本文由青島西海岸釋出制作,來源于青島新聞網,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