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作者:Beiqing.com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今年的烏鎮戲劇節上,一部為紀念台灣蘭陵劇坊創團40周年而重聚新演的《演員實驗教室》好評如潮。該戲于16日-17日登陸國家大劇院北京首演。

《演員實驗教室》由金士傑執導并領銜主演,王仁裡、楊麗音、鄧安甯等人主演,用生活化的片段和最質樸自然的舞台呈現再現了台灣傳奇劇團蘭陵劇坊人集體創作的狀态,以此緻敬劇場與劇場人,該戲于1983年首演,當年僅演出了8場。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演員實驗教室》 攝/新京報記者郭延冰

蘭陵劇坊被看作台灣現代戲劇史上最重要的劇團,不僅開啟了台灣小劇場運動,也為如今台灣的主流劇場埋下了種子,及至也影響了台灣的文化圈、電影圈,蘭陵劇坊多人與侯孝賢、楊德昌、張艾嘉等導演有過深度合作。新京報記者專訪金士傑,講述這個傳奇劇團的前世今生。

杜可風劉若瑀是創團成員

若要說起蘭陵劇坊的起源,還要追溯至1978年,金士傑在蘭陵劇坊的前身耕莘實驗劇團團長周渝卸任後接下團長位置,并開始招兵買馬彙集了包括卓明、杜可風、黃承晃、劉若瑀等一批當時在台灣有着一定名号的文藝青年。随後,他更是親自登門請來了剛從美國回到中國台灣的吳靜吉博士來作為劇團的指導,以他在美國紐約LaMaMa實驗劇坊學到的訓練方式來訓練演員,在戲劇還處在一片荒漠時代的台灣,這些年輕人在當時或許并沒有想過自己對未來的戲劇界能影響得如此深遠。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創團成員劉若瑀。受訪者供圖

1980年耕莘實驗劇團因參加第一屆“實驗劇展”而更名為蘭陵劇坊。當年蘭陵劇坊先後推出《包袱》《荷珠新配》《貓的天堂》等作品,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劇場表現技巧,用創新的想法與理念,掀起劇場變革,帶給當時的台灣劇場極大的震撼。

劇團的第一部戲名為《包袱》,演員排成環形360度,是沒有任何對白的肢體劇。當時台上沒有燈,有的演員便從自己的家中搬來了麻将燈。沒有服裝,所有演員全部穿着自己的練功服,即使是女生也隻能靠自己帶着的化妝盒給自己化一化妝。在沒有任何經費、沒有宣傳的情況下,演員們隻是在大紙上畫了一些簡易的海報,貼在各個大學的宣傳欄和走廊上。

金士傑粗略數一數第一場演出大概來了不到40人,但卻都算得上是當時台灣文藝界的重要人士,如蔣勳等人。《包袱》演完後,他們繼續搬了椅子演出了劇團的第二部戲《公雞與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金士傑回憶:“演出結束之後,很多專家和朋友們都不肯離去,繼續圍坐在劇場與我們所有人攀談聊天,衆人鼓勵我們要繼續堅持下去,台灣在等你們這群人等了很久了,你們終于來了。”這些話語和肯定給了當時還處在躁動期的這些劇團裡的年輕人極大的信心。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蘭陵劇坊今年紀念創團40周年時,新老成員都重聚。圖為《演員實驗教室》劇照。攝/新京報記者郭延冰

開啟台灣小劇場運動

1980年耕莘劇團正式改名為蘭陵劇坊,以求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如同蘭陵王的故事一樣,對當時台灣劇場現狀的一種反抗,以變革精神挑戰傳統制式的東西。

同年的7月15日,對于台灣現代戲劇的發展來說,是個極為關鍵的日子,當時擔任“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委的姚一葦,在那一天推行了第一屆的“實驗劇展”。在這次實驗劇展上,蘭陵劇坊的集體創作演出《包袱》,金士傑編導、結合了現代和傳統的作品《荷珠新配》與其他3部其他團隊的作品一起被展示到了大衆的視野中。

《荷珠新配》的主要靈感來源是經典的平劇傳統劇目《荷珠配》,但是在演出内容以及形式上,金士傑完全跳脫了傳統戲劇的舞台語彙,同時也重新撰寫了具有傳統味道的現代戲劇台詞。這部作品在第一屆“實驗劇展”上獲得巨大成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金士傑說:“很多業内的專業人士認為在台灣已經太久沒有出現這樣的畫面了,加上當時的媒體非常的幫忙,很多報紙、雜志都以我們為封面,大家都感覺自己一夜之間成為了明星。”

後來很多評論人稱,蘭陵劇坊和《荷珠新配》的成功,開啟了台灣的小劇場運動。在金士傑看來,當時在台北劇場還是一片荒漠時代,沒有任何好戲出現,但放眼小說、美術、攝影界都有很多新一代的藝術家新的觀念、新的手法出來,偏偏戲劇界沒有。他認為“《荷珠新配》出現的時間點,算是幸運,處于一種大旱逢甘霖的時期。如果單憑這張成績單來看,那麼高的分數是媒體跟輿論對于我們的歡迎和鼓勵,其實超過了實際的分數。”

蘭陵劇坊在建團的十年間,除了《荷珠新配》和《包袱》外,陸續上演了《貓的天堂》《家庭作業》《懸絲人》《社會版》《家家酒》《黎明》以及在創團40周年時重新演出的《演員實驗教室》等多部作品。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金士傑40年前創的劇團,至今仍影響文藝圈

《演員實驗教室》劇照。攝影/新京報郭延冰

現熱門劇團大多是“蘭陵人”所創

蘭陵劇坊1991年正式解散,但即便解散後,以其對台灣現代劇場的影響力,帶動新劇場工作者投入戲劇行業的影響一直在持續。當年蘭陵劇坊的解散退出曆史舞台,嚴格意義上并不算是結束,而是開啟了台灣劇場的全新時代。

十多年間在培養了台灣的劇場工作者的同時,多數成員在離開蘭陵劇坊後也創立了屬于自己的劇團,其中便有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劉若瑀的優人神鼓、李永豐的紙風車劇團、趙志強的如果兒童劇團等等在台灣甚至整個亞洲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表演團體。由此可見,蘭陵劇坊對于台灣現代劇場的影響力是如此的深遠。

今年正值蘭陵劇坊創團40周年,此次除了當年演出的演員金士傑、馬汀尼、楊麗音、鄧安甯、王仁裡再度聚首外,也加入了前後期的蘭陵人其中包括,劉若瑀、趙自強、遊安順、陳芑旂、柯清心、王耿瑜、賀四英、邱俊龍等人,傳奇演員再度聚首的同時還加入了團員的二代:劉若瑀的女兒陳紫綸和兒子黃宏濬以及鄧安甯的女兒鄧雨忱。雖然從蘭陵劇坊創團到1991年正式解散的短短十餘年間,劇團成員有各種原因的流失,但是每一個人都為自己曾為蘭陵劇坊中一員引以為傲。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張彥君

繼續閱讀